同居式養老

同居式養老

同居式養老是悄然出現的一種新的養老模式,有些老人老伴去世後,孩子們因工作無暇照顧,又不習慣養老院生活的,於是一些老人因志趣相投自願組合在一起,過起“同居”的晚年生活。理想的養老,是解決三個層面的問題: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由此看來,同居式養老這種模式,不僅較好地解決了老有所養的問題,對於老有所樂的問題更具針對性。老人最怕寂寞,尤其是子女不在身邊的老人,同居式養老很明顯是驅逐寂寞的良藥。

概述

同居式養老同居式養老
在中國,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如何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為,成為中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來自民政部門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60歲以上的老人大約有2.12億,其中15%為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15%為失能和半失能老人。

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曾對中國的養老模式做過一次專項調研,該基金會副秘書長繆瑞蘭指出,已開發國家65歲以上老年人占總人口的比例從7%提升到14%大多用了45年以上的時間,而中國只需27年就可完成這個過程。

更令學界擔憂的是,雖然中國傳統文化推崇“孝道”和家庭養老,但是落實這種“孝道”的現實基礎卻在逐漸弱化和動搖。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家庭結構的變化,如今中國主流家庭結構已轉變為只有一個孩子,這意味著年青一代的養老負擔將變得非常繁重。此外,人口流動的加快導致代際分離現象日益突出,中國有相當多的老人獨守家中,成為空巢老人。即使是與父母同居一個城市的年輕人,也因高強度的工作和快節奏的生活而很難抽出時間給予父母更多陪伴。

案例

劉舒仁與三位“家人”一起生活劉舒仁與三位“家人”一起生活
山東省平原縣的劉舒仁老人中風偏癱已臥床6年,由於他子女在外地工作,6年來,照顧他的是另外三個老人,67歲的馮奶奶負責一日三餐,70歲的譚爺爺負責為他護理,80歲的劉爺爺負責日常採購和聊天。三個老人管吃住,劉舒仁的女兒給每人每月付工資800-1000元。四個毫無血緣關係的老人各司其職組建“新家庭”,聚在一起也不會感到寂寞。諸如此類的“同居式”養老,在其他地方,也已經悄然出現。

同居式養老的出現,實際上是對家庭養老問題的一種現實回應。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套用托翁的這句話來描述一下當下的養老問題,倒有點貼切:養老困難的家庭各有各的困難,像劉舒仁老人這樣的家庭,屬於經濟條件尚可,但子女無暇照顧,又不習慣養老院生活的,同居式養老顯然比較適合他。另外據媒體報導,還有其他一些同居式養老的例子,老人經濟條件一般,生活費用不是像劉家這樣包乾,而是採取AA制,搭夥過日子,倒也其樂融融。

缺陷和風險

稍加深入分析也不難看出,同居式養老模式的缺陷和風險也是顯而易見的,比如說對突發事件諸如急病發作的應對以及一些重體力活,老人們往往是力不從心的;生活能夠自理或行動有輕微不便尚能互相照顧,如果完全不能自理,是否還能繼續“同居”?另外還有同居中經濟關係、人際關係的處理也容易出現偏差。老人本來是需要別人照顧的群體,正是由於別人無法照顧,他們只好自己照顧自己,也就是說,老人之間的互助固然值得嘉許,但養老問題,是互助不能完全解決的。同居式養老的種種缺陷,實質即在於此。

媒體觀點

同居式養老,有其合理性,但不應該也難以成為主流模式。其實養老模式,對於老人來講,沒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適的。老年人最為理想的生活,就是具有選擇養老模式的自由,即掌握充分的資源,能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養老模式。目前距離這一理想還有非常遙遠的距離。很多老人缺乏起碼的經濟基礎,他們的養老模式往往是被動的、無奈的,因而也是艱辛的。 

因此,對於養老模式,個人和民間可以積極探索多種模式。但作為政府社會,還是要做好最基礎的工作,那就是要逐漸夯實養老的制度基礎和物質基礎,這樣,老人才有自由選擇的可能性。不做好這些基礎工作,而是一味地鼓勵“模式創新”,這對於解決大多數人的問題而言無濟於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