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址在長春市光復北路3號原偽滿洲國溥儀帝宮舊址,1951年夏籌建於吉林市,翌年2月開放。1954年遷至長春現址。吉林省博物院於2003年9月成立,2004年2月14日正式掛牌,直屬吉林省文化廳。該院在原吉林省博物館和吉林省近現代史博物館基礎上建成,是一座以歷史與藝術為主、系統展示中華民族悠久文化歷史的綜合性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基本信息

展館簡介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
吉林省博物館是中國省級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館址在長春市光復北路3號原偽滿洲國溥儀帝宮舊址,1951年夏籌建於吉林市,翌年2月開放。1954年遷至長春現址。後又在2003年與吉林省近現代史博物館(革命博物館)合二為一,組成了現在的吉林省博物院。

該館陳列面積2000多平方米,基本陳列為“吉林省歷史文物陳列”和“吉林省自然資源及開發利用展覽”。“吉林省歷史文物陳列”,由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烏桓鮮卑、高勾麗、渤海、遼、金、元、明、清等部分組成,陳列典型器物1331件。該館常年有各種類型臨時專題陳列展出,還多次舉辦館際間交流展覽。館藏張大千畫展,曾在鄭州南京、揚州、杭州、青島等地博物館展出。

該館編輯出版有《吉林省自然地理》、《長白山》、《吉林省歷史概要》、《藝苑掇英·吉林省博物館藏品專輯》、《書法叢刊·吉林省博物館藏品專輯》、《名畫鑑賞·文姬歸漢圖》等專著和藏品圖錄。

建館歷程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
1951年5月吉林省政府批准籌建吉林省博物館,12月竣工。1952年1月27日,吉林省博物館在吉林市江灣路12號正式開館。1954年9月,吉林省博物館隨省政府遷至長春市偽滿皇宮。2003年9月,原吉林省博物館和吉林省近現代史博物館合併組成吉林省博物院,地址位於長春市人民大街3188號。
吉林省博物院的新館舍已於2007年5月8日動工,現在正在建設當中,新館址位於長春市淨月經濟開發區的吉林省長春科技文化中心綜合館內。新館計畫於2009年10月前交付使用。新建後的吉林省博物院建築面積為3.2萬平方米,硬體設施將達到國內博物館的先進水平,展覽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吉林省博物院將會建設成為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博物館。
作為吉林省文物收藏、保護、陳列展覽、科學研究的中心,吉林省博物院將更好地發揮其職能,不斷豐富和深化人們對歷史文化的理解和認識,積極為發展全省的博物館事業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院長簡介

李虹霖,吉林省長春市人,滿族,副研究員。曾獲得香港公開大學MBA工商管理碩士學位,吉林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是我國著名書畫鑑定大師徐邦達先生的入室弟子,師從徐先生學習書畫鑑定工作十二年之久。著有《翰墨遺珍》、《中國歷代書畫探考》學術專著和論文等多部。現任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吉林省政協常委、中國科聯經濟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曾獲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企業家、吉林省十大傑出青年等稱號。

館內藏品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
該館藏品近8萬件,其中本省出土文物1萬餘件。歷代書畫 1.1萬餘件,銅器瓷器玉器、木器、漆器等傳世文物近2萬件。自然標本約2.6萬件。一級藏品144件,其中書畫 106件。藏品中,尤以烏桓、鮮卑、高勾麗、渤海、遼金時期文物最富特色。榆樹漢代鮮卑墓葬出土的鐵甲冑、 鎏金銅神獸牌飾、銅鍑、 瑪瑙珠頸飾,集安出土的高勾麗黃釉四耳陶壺、白玉耳杯鎏金銅馬具、壁畫摹本及好太王碑拓本,敦化六頂山出土的渤海貞惠公主墓碑,和龍出土的渤海金帶飾貞孝公主墓壁畫摹本,遼契丹銘文銅鏡,金代窖藏定窯紫釉印花碗、白釉刻花龍紋盤、銅鏡、銅官印等是具有地方特色的重要藏品。
該館書畫藏品數量多,種類齊全,有北宋蘇軾《洞庭春色中山松醪二賦墨跡》、南宋楊婕妤《百花圖》、金張瑀《文姬歸漢圖》卷(原名宋人《文姬歸漢圖》)、元何澄《歸莊圖》、元張渥《臨李龍眠九歌圖》、明董其昌《晝錦堂圖並書晝錦堂記》、清丁觀鵬《臨張勝溫法界源流圖》等許多蜚聲中外的名跡。近現代著名畫家吳昌碩、齊白石、 徐悲鴻、張大千、 溥心畲等人的作品,收藏也很豐富。該館還藏有明清及近百年書畫扇面和成扇之精品。

院藏精品

吉林省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
銀釉雞冠壺

高25、口徑6厘米
1975年吉林省哲里木盟奈曼旗沙力好來出土
淡黃陶胎。扁身,短管口,口唇微侈。上有馬鞍狀雙孔泉,供穿繩用。體側有皮條及針痕裝飾。通體施綠釉,壺身呈現光艷悅目的銀斑。壺身兩面壓劃卷草紋,紋飾簡潔明快,優美自然。
雞冠壺是遼瓷中的典型器物,它適應遊獵生活的需要,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從造型與裝飾看,此壺應為遼代早中期的作品。

無上光榮錦旗

用染有紅色的家織布製成,長方形。旗上用墨筆楷體書有“秋季攻勢和龍縣擔架隊無上光榮 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政治部贈”。
1947年10月15日,東北民主聯軍在東北戰場發動了秋季攻勢,主要戰場在遼南一線。吉林解放區主要是擔負支援前線任務。和龍縣擔架隊跟隨東北民主聯軍第六縱隊開赴前線。他們以子弟兵為榜樣,一面上前沿搶救傷員,一面開展各項民眾工作,受到了部隊和地方的歡迎,得到六縱隊政治部的表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