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位於和平路246號,成立於1958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急救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國家級愛嬰醫院。醫院現有職工1千餘人,其中高級衛技人員120多人,編制床位800張,年門急診量40多萬人次,年住院病人2萬餘人次,現有42個臨床醫技科室。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該院現有42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包括一個省臨床重點發展學科:血管外科; 一個省臨床特色專科:醫學影像中心;三個市級重點學科:血管外科、醫學影像中心、神經內科;一個市級重點扶持學科:腫瘤內科等多個省、市級重點學科。此外,醫院還附設合肥市血管外科治療中心。

有血管外科研究室、髖部疾病與損傷研究室、臨床心臟起搏研究室等六個科研機構;有萬元以上設備137件(台),總價值達1800多萬元,如核磁共振、全身CT機、大型島津X線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超聲心動圖、彩色都卜勒超聲儀系列、全自動血氣分析儀、腦地形圖儀、系列纖維內窺鏡、計算機信息網路系統等大型先進醫療設備和儀器。醫院是安徽醫科大學、黃山醫科大學、安徽中醫學院等大中專院校的教學醫院,年接受實習人員200餘人次、接受基層單位進修20餘人次。自93年以來,派出進修90人次,參加各類學術活動957人次。

醫院十分重視專科技術建設和臨床科研,目前主要研究課題和業務項目有:心血管內科的人工心臟起搏器的安裝,外科的人工食道乳頭用於噴門癌手術治療和生物袢治療下肢血液倒流性疾病以及分期動靜脈分流術;骨科頸椎病前路擴大減壓術及Steffe鋼板手術治療頸椎滑脫、全關節人工關節置換術、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斷肢(指)再植術;眼科人工晶體植入術、眼角膜移植術;耳鼻喉科翼管神經阻斷術、喉癌根治加發聲重建術;放射科的鼻骨放大攝影、介入放射的臨床診斷治療等新技術、新項目一百六十餘項。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建院以來,醫院有42項科研項目經專家鑑定達國內省內先進水平,24項研究項目獲國家、省、市科技成果獎,其中國家級2項、省級10項、市級12項。近十餘年來,出版專著11部,發表論文829篇,其中國家級361篇,省級157篇,市級95篇,全國性會議交流122篇,省市級會議交流94篇,獲獎論文27篇。

展望未來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新區項目一期工程已進行公開招標,將有望在近期開工。據了解,這項“民生工程”建成後,合肥市東部將添一所上千張床位的三級甲等標準的醫院,為周邊50萬人提供高質量的醫療服務。此次準備進行建設的醫院一期工程總建築面積約85976平方米,一期項目概算為3.3億元。據介紹,該項目位於瑤海區,新安江路以南,郎溪路以東。按最初規劃整個項目總用地面積約為16530平方米,設計床位1000張,分兩期建設,標準為三級甲等醫院。

辦院宗旨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科教興院”的辦院方向,奉行“團結、創新、敬業、奉獻”的二院精神,本著“一切為了病人、為了病人的一切”的服務宗旨,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求發展,勵精圖治,開拓進取,為保障人民民眾的身體健康不斷做出貢獻。

科室介紹

心血管內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心血管內科是院重點學科,技術力量雄厚,擁有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設有心血管研究室,配備有進口除顫儀,八人遙測心電監護儀、心電除顫儀、動態血壓記錄儀等先進的醫療設備。科室在急慢性心血管疾病的臨床診治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方面處於全市領先地位,部分技術達省級先進水平。1982年在全省率先開展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項目,1995年開始在全省首家開展急性心肌梗塞的靜脈溶栓治療,2003年在全市第一家開展冠狀動脈造影和經皮冠狀動脈成形術及支架植入術治療。對高血壓、冠心病有一整套包括健康教育在內的一級預防和二級預防措施。 承擔合肥市科技局兩項科研項目:

1、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療前後血漿白細胞介素-18的檢測及臨床研究;

2、冠心病患者中無心功能不全與合併心功能不全的脂聯素水平觀察。

神經內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神經內科成立於1989年,是合肥市市屬醫院中最早成立的神經內科,合肥市重點扶持學科,院重點學科,安徽醫科大學碩士培養點。科室目前擁有病床51張,醫生10名,其中主任醫師2名,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4名,護理人員16名。科室技術骨幹曾在北京宣武醫院、上海華山醫院、重慶醫科大學附屬醫院等國內知名醫院進修學習,並設有腦血管病研究室、腦電圖地形圖檢查室、TCD檢查室。科室開展的“中風應激性高血糖與糖尿病並發中風的鑑別診斷”研究獲國內先進、省內領先水平。神經內科自建科以來救治了大量的神經系統危、重、急症病人,多次受到上級部門的褒獎,贏得了廣大患者和社會各界的讚譽,具有較高的社會聲譽。對急性腦血管病、癲癇、中樞系統感染、帕金森病、肝豆狀核變性、多發性硬化、重症肌無力、失眠、神經官能症、偏頭痛等神經系統疾病均積累了豐富的診治經驗。

神經內科有2個治療小組,2位主任醫師擔當治療小組組長,負責各組醫療,對各治療小組的疑難病例及時提交全科進行疑難病例討論明確診斷和確定治療方案。護理組由護士長負責,承擔臨床護理,對神經系統疾病特別是危重病人進行重症監護,特級護理,護理質量評比多次評為優秀護理單元。

腫瘤科

腫瘤科現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7名,其中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碩士研究生1名,在職研究生3名,另外還特聘1名省內著名腫瘤內科專家為常年顧問。目前科室開放床位51張,年住院病人1200人左右。主要開展的項目為各種腫瘤的診斷和綜合治療,治療的手段有:熱療、化療、內分泌治療、中醫中藥治療等,在腫瘤晚期康復治療及鎮痛治療方面有一定的特長。在省內首家引進了高能超聲刀,無創傷治療多種腫瘤,為腫瘤治療提供了安全有效的方法,在國內率先開展高壓氧配合化療,取得了一定成效。此外,科室在科研工作也很重視,三年來共在CN刊號雜誌上發表學術論文15篇。

呼吸內科

呼吸內科建於1990年,現有病床位52張,副主任醫師4名,主治醫師1名,住院醫師5名。擅長對肺部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哮喘、肺動脈高血壓與肺源性心臟病、間質性肺疾病與結節病、胸膜疾病、急、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與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徵等疾病的診治。對不明原因的發熱也有著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開展了纖維支氣管鏡下的檢查與治療以及呼吸機對I型呼吸衰竭、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療、肺功能的分析。

口腔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口腔科建院至今,已有五十餘年歷史,在這五十年內,口腔科已有了長足的發展,由建科時僅有的幾名醫生和簡單的設備、單一的科室發展到現在全科12名醫生,其中副主任醫師2名,主治醫師2名,住院醫師8名。設有牙科綜合治療椅7台,牙齒X光機1台,超音波潔牙機及根管治療機,全自動手機清洗、消毒機等一批先進的醫療設備。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將科室細分為口腔內科、口腔外科、口腔修復科及口腔正畸科,大大方便了患者就醫,專病專治,提高了疾患的治癒率。

口腔外科主要治療牙槽疾病(拔牙、牙槽修整、系帶修整等),頜面部炎症、外傷、良、惡性腫瘤、頜面部畸形(唇齶裂等),微型鈦板在頜骨骨折內固定術中的臨床研究及套用,各類肌皮瓣(顳肌筋膜瓣、頜下肌瓣、頸闊肌皮瓣等)在口腔頜面缺損中的臨床套用。

新區規劃圖新區規劃圖

口腔內科主要治療牙體齲病、牙髓病及根尖周疾病,治療各型牙齦炎、牙周炎及伴發疾病(如牙齦增生、牙齦糜爛等);治療各型口腔黏膜疾病,開展超聲齦上潔治術,齦下刮治術及根面平整術;預防和治療各類兒童牙病。

口腔修復科主要開展小活托牙、大部托、全口義齒等修復,單端固定橋、半固定橋和雙端固定橋的固定修復,套冠(金屬鑄造,普通金屬烤瓷冠、鈦合金烤瓷冠、貴金屬烤瓷冠)修復牙冠缺損急殘根殘冠的修復等。

口腔正畸科從事兒童及成人個別牙體扭轉、移位、咬合關係錯亂,如深復蓋、深復牙合,反牙合,開牙合及鎖牙合等各類牙牙合畸形的矯治.

神經外科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重點學科,建科於1982年,是合肥市市屬醫院中最早成立的神經外科,經過20多年的臨床實踐,科室發展已具規模,現為醫院重點科室。國內與上海華山醫院神經外科及神經介入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省內與安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安徽省立醫院都建立了良好的業務聯繫。科室現有床位47張,重症監護病床7張,醫生10人,其中副主任醫師4人,主治醫師4人,醫師2人,碩士研究生1人。設有神經外科研究室,擁有呼吸機、腦電生理監測、多參數生命體徵監護儀數台,亞低溫治療床、顱內壓監護儀及省內最先進的高壓氧艙等醫療設備。手術有開顱手術(顯微手術)器械多套、多功能手術頭架、手術電動平台、冷光源和手術顯微鏡。對顱腦損傷、顱內腫瘤、高血壓腦出血的外科治療,椎管內病變及神經介入等疾病的診治居市內領先水平。

眼科

眼科現有主任醫師1名,副主任醫師3名,科室設定床位12張。擁有先進的手術顯微鏡、裂隙燈顯微鏡、Storz超聲乳化儀、眼部A超、非接觸眼壓計、電凝器、眼底螢光造影和眼底照相儀、全自動視野檢查儀等設備。主要開展的項目有:白內障超聲乳化摘除聯合人工晶體植入視網膜脫離復位術、各種抗青光眼手術、斜視矯正術、眼部腫瘤拆除術、上眼瞼下垂矯正術、淚囊鼻腔吻合術、眼部整形術、各種眼外傷治療。在各類醫學雜誌上發表專業論文數十篇。

專家介紹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劉鹹羅,1969年畢業於安徽醫科大學,畢業後一直從事普外科、血管外科工作35餘年,任大外科主任,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合肥市科技拔尖人才,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安徽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對血管外科的動、靜脈疾病及肝膽外科疾病的診治很有造詣。獲多項省、市科技進步獎。

發表論文:

1、自體游離闊筋膜治療下肢深靜脈疾病的研究。

2、股淺靜脈包窄術治療下肢深靜脈功能不全的實驗和臨床研究。

3、同種異體血管移植的動物實驗。

4、內鏡下小腿交通靜脈離斷術治療靜脈性潰瘍。

5、腹主動脈瘤的病因研究近況等30篇論文。

徐達華,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心血管內科主任兼大內科主任。安徽醫科大學碩士生導師。1970年畢業於北京醫科大學醫學系,從事內科及心血管內科專業三十餘年。對高血壓病、冠心病(心絞痛、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各種心率時常等的診治和預防,及心血管危重疑症的搶救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知道並參與了7項本專業三新項目並獲院三新項目獎。主持並正在進行一項市重點科研項目。代表著作有:《37例難治性充血性心衰的診治體會》, 《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率變異性分析》等。

醫院院歌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歌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歌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院歌

醫院院徽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標誌整體是一個圓形,圖案的中心有一個略微向左傾斜的阿拉伯數字“2”,巧妙的把“合肥二院”的名稱融入其中,十分形象地宣傳了醫院。“2”字的中間部分好似一個積極進取、健康向上的人,體現出合肥二院“以人為本,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具有較強的親和力,同時寓意二院積極向上的事業、抱負和無限的發展前景。整箇中心圖案又似一朵朵翻騰的浪花,寓意合肥二院的發展將會一浪高過一浪。

主要成就

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

醫院十分重視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積極實施“科教興院”戰略。2005年,血管外科“內鏡下小腿交通靜脈離斷術治療靜脈性潰瘍的研究”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合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2006年,五官科“上頜竇引流支架治療慢性上頜竇炎的臨床研究”獲得合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007年,血管外科“腔內雷射(EVLT)聯合手術治療下肢靜脈曲張的實驗和臨床研究”再次榮獲合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護理部“人文關懷理念醫院護理質量影響的研究”和婦產科“腹腔鏡子宮切除術的臨床研究”分別獲得了合肥市科技進步三等獎。此外,生物瓣治療下肢深靜脈倒流性疾病、被復內支架治療食管狹窄和食管瘺等多項科研成果也獲得省、市科技進步獎,部分科研項目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05年省科技出版社出版了由醫院專家主編的《腦、脊髓和脊柱磁共振診斷圖譜》和《心電圖專題解讀》兩部醫學專著。

榮譽稱號

醫院多次被評為省市先進集體和先進單位。2004年獲得合肥市首批“誠信醫院”榮譽稱號,2005年榮獲安徽省衛生系統“弘揚白求恩精神,做白求恩式的醫務工作者”主題實踐活動“十佳單位”,2006年又被評為省級“誠信醫院”。

服務承諾

衛生行業是人民民眾聯繫密切的“視窗”行業,為保障人民身體健康,創優質服務,樹行業新風,我們向社會鄭重承諾:

一、以病人為中心,實行首問、首診負責制,主動熱情提供優質服務,語言文明,禮貌待人,耐心回答病人提問,杜絕服務忌語和態度生硬現象。實行節假日、雙休日全日制門診。急診24小時開診,對急、危、重病人開通“綠色通道”。

二、充分尊重病人擇醫權,門診病人可自主選擇醫生,住院病人可自主選擇醫療小組,對病人要合理檢查、合理用藥,不做不必要的檢查,不開與疾病無關的處方,不無故拖延手術,盡力減輕病人的經濟負擔。

三、實行醫療項目、常用藥品的收費價格明示,住院病人費用實行一日清單制,門診實行藥品費用清單制,增強收費透明度,防止發生亂收費和搭車開藥、檢查等問題。

四、規範進藥渠道,醫療用藥參加政府組織的集中招標採購,並執行政府定價。嚴禁接受病人的“紅包”、宴請和商家藥品回扣。對違反者一經查實,依法、依紀嚴肅處理。

五、嚴格遵守醫護技術操作常規,急診搶救及時到位,檢查、檢驗結果及時報告;病人在掛號或劃價、收費視窗排隊等候時間不超過10分鐘。

六、實行院長接待日制度,每周五上午,傾聽民眾意見,處理民眾投訴。

七、院內各種應有標識齊全、美觀,門診設義務導醫、諮詢服務台、意見箱,為候診病人免費提供開水;醫療管理有序,就醫環境整潔、安靜、溫馨。

就醫指南

醫院地址:合肥市和平路246號。

公交路線:市內乘坐3、6、7、118、124、132、135、155、705路公車到市二院或公交集團站下即可。

相關條目

張家港市中醫醫院 南通大學附屬醫院 安徽省立兒童醫院 東陽市中醫院
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餘杭市第三人民醫院 啟東市中醫院 樂清市人民醫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