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紹[新蔡武哀王司馬騰之子]

司馬紹[新蔡武哀王司馬騰之子]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司馬紹(?-307),字不祥,西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西晉時期宗室、曹魏東武城侯司馬馗曾孫、高密文獻王司馬泰之孫、新蔡武哀王司馬騰第三子、東海孝獻王司馬越之侄。

個人簡介

司馬紹(?-307),字不祥,西晉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新蔡武哀王司馬騰第三子,東海孝獻王司馬越的親侄。

永嘉元年(307)五月,汲桑與張泓故將李豐等人將要攻打鄴城,以石勒為前鋒都督。鎮鄴守將、新蔡王司馬騰毫不在意地說:“孤在并州七年,胡圍城不能克。汲桑小賊,何足憂也。”汲桑軍逼近,魏郡太守馮嵩迎戰汲桑軍,結果被打得大敗。早先鄴中府庫空竭,而司馬騰資用甚饒。司馬騰性吝嗇,無所振惠,臨近危急時分,乃賜將士米各數升,帛各丈尺,以是人不為用。司馬騰見此情形,認為不能守,於是攜家屬、幕僚率著輕騎棄城而去。李豐率部追趕,並殺害主帥司馬騰。司馬騰生有四子司馬虞、司馬矯、司馬紹、司馬確,隨侍司馬騰左右的有司馬虞、司馬矯、司馬紹。長子司馬虞素有勇力,見其父被李豐所殺,司馬虞決心誓死為父報仇,於是奮力向李豐追殺而去,李豐投水而死。當天,李豐的餘黨斬殺了司馬虞與兩個弟弟司馬矯、司馬紹以及鉅鹿太守崔曼、車騎長史羊恆、從事中郎蔡克等,當時諸多流亡在鄴、依附司馬騰的名家也在戰中被殺盡,總共被害萬餘人。汲桑、石勒隨後長驅入鄴,焚燒曹魏以來的宮室,掠奪婦女、珍寶。

後來,苟晞救鄴,連敗汲桑、石勒軍,汲桑退還平陽。當時正處盛夏,屍爛壞不可復識,司馬騰及三子司馬虞、司馬矯、司馬紹的骸骨不獲。朝廷便立司馬騰庶子司馬確為新蔡王。

親屬成員

•曾祖:司馬馗,字季達,司馬懿的四弟,東武城侯。

•祖:司馬泰,字子舒,高密孝獻王。

•伯祖:司馬權,字子輿,司馬泰之兄,彭城穆王。

•父:司馬騰,字元邁,新蔡武哀王。

•伯父:司馬越,字元超,東海孝獻王。叔父:1、司馬略,字元簡,高密孝王。2、司馬模,字元表。

•兄:1、司馬虞,有勇力,與矯、紹一同被殺。2、司馬矯,與虞、紹一同被殺。 弟:司馬確,騰庶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