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留冠吉陽先

史書留冠吉陽先

天涯文化開講]樂羅:史書留冠吉陽先.歷史的腳步太匆匆,樂羅村作為漢朝縣治所在地、古瓊崖十六縣之一的地位幾乎被遺忘。它位處望樓河畔,山明水秀,田園萬頃,土地肥沃,物阜民豐,是馳名遐邇的魚米之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樂羅早時交通運輸方便,它西南與望樓港、羅馬港相依,水上貿易暢通無阻,明清年間乃至民國之初,樂羅歷來是島內外貨物吞吐與集散之樞紐,更是崖州的文化重鎮。

1958年,樂羅、九所、黃流、沖坡、鶯歌海、佛羅等南部沿海鄉鎮和崖縣(今三亞市)分治,隸屬於樂東縣,從此,樂羅作為崖州最早設定的縣治之一,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野。這一講,我們再次請來周德光先生為我們講述樂羅的前塵往事。瓊崖之南最早的縣治

講述樂羅,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早在漢武帝元鼎六年,伏波將軍平南越,自合浦、徐聞過海而來,翌年(元封元年),瓊崖之南樂羅已是古代中國南方版圖上的一座縣城。據《崖州志》卷五“建置志”古蹟篇記載:“樂羅廢縣,在城西八十里,即今樂羅驛。隋後無此縣名。疑是漢時十六縣之一(賈捐之傳)。”根據《樂羅史志》,自漢武帝開郡,海南島設定了儋耳和珠崖兩郡,並設十六縣,縣南部海岸邊上的樂羅縣和延清縣,無疑是設定十六縣中的兩個。樂羅縣晉朝一段時間曾被廢除,但不久又復置,直至隋朝,直隸揚州。到了唐初,樂羅縣又被廢除。

早春三月,我們一路尋覓來到今樂羅村西南方向一里地方,那裡依稀可見古樂羅縣城遺址。成堆的瓦礫,瘋長的雜草,埋藏著一段古遠的歷史,遠去的人煙。周德光先生說,1960年前,城的牆基還在,1970年大搞土地平整,城基才被鏟為平地。記得當時還挖出一具高大威猛的人體遺骸,頭戴銀銅官冠,身佩金屬鏈飾,旁有兵器戰具,以及一口長約八十公分的長劍,屍骸周圍還同時發掘出許多粗糙的陶瓷器。這一挖掘驚動四里八鄉,為樂羅古縣的考古發現提供了鮮活的物證。

對樂羅古縣,清朝崖州才子、舉人吉大文(樂羅芒坡村人)曾對樂羅舊縣址賦詩兩首。其一詩曰:“五指南來海接天,樂羅舊縣幾時遷;於今蠻語參軍少,自古歌聲令尹賢。禮器傳疑西漢後,史書留冠吉陽先;平蕪十里田千頃,依舊人家繞市廛。”對廢棄的樂羅舊縣址多有懷戀和惋惜之情。

周德光說,歷史之輪轉到民國元年(1911年),國民政府廢直屬州,復設崖州。民國九年(1920年),因海之南盛產珍珠,官府便取珠崖和古崖州之義,始將崖州改為崖縣。自此時起,樂羅一直隸屬崖縣。直到1958年9月劃歸樂東縣管轄,樂羅依然不改魚米之鄉的本色。

古鎮繁榮的商業文化

自小熟知崖州掌故的周德光,樂羅村給他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商業繁榮,人口眾多,一萬多人構成的一個自然村分為“樂一、樂二、樂三、樂四”四個“生產隊”(文革期間的建制),是瓊崖南部人口最多的村莊。說它是村,其實是老縣城的治所故地,村子從東至西,從南至北距離相等,狀似籮形,風貌獨特。早在明代正統年間,樂羅就開通了村周圍的新溝、老王溝、伏溝,茲選溝,引用望樓河水,灌溉良田一萬餘畝。因此,樂羅成了稻穀、蔬菜、瓜果之鄉,由於靠近望樓港,魚蝦亦豐盛。民國前後,海上交通更是便捷。木船可通島內沿海各縣,還可運貨到西營赤坎(今湛江

(圖)史書留冠吉陽先史書留冠吉陽先

)銷售。陸地又是崖州通昌感(今東方、昌江一帶)、儋州的交通樞紐,地理條件殊勝,是海南島南部人們往來與貨物吞吐之樞紐。因而,樂羅商業自古繁榮,百姓殷實。

周德光講述,據古籍記載,唐宋年間,這裡航海業已經十分發達,浙江、廣東、福建等沿海一帶,甚至波斯等地的商人常來這裡做生意。樂羅酸粉、粽子遠近聞名。隨著商品經濟日益發展,樂羅更成了外地商人傾銷商品的市場。《崖州志》卷五建置志之墟市門記:“樂羅市……有新舊兩街”,這說明樂羅早已是崖州南端的經濟貿易中心。

此刻,我們走在樂羅村老街,踏在明清時代就已形成的石板路上,尋覓當年內地商人在此建設的會館,想像當年曾經繁華的時光。周德光說,清朝開始,從廣東南海、東莞、汕頭和島內瓊山、文昌等地來這裡建屋創業的商戶有好幾十家,樂羅老街在那一時期相繼出現了“東莞會館”、“瓊文會館”等等,聚居在新街兩旁的商店多以經營百貨、紗布、藥材、香菸、花生油等為主。較具規模的有三民店、美昌店、吳明記、悅昌行、美利堂、成記等,除了經營百貨,還兼營藥材、香菸等生意,個體商販幾十家,魚販、米販、菜販、肉攤不乏其人,商品種類應有盡有。精明的樂羅商人還輸出大米、薯粉、瓜子等到西營(湛江)、赤坎、江門、北海、海口等地銷售,換回紗布、藥材、洋紗、菸草、文具等必需品供應市場,樂羅市場曾出現一派繁華景象。

周德光感嘆地說,樂羅街市的繁榮離不開樂羅女子的勤勉和能幹。她們往往是這個古鎮裡起得最早的一群。借著集市的繁榮,她們做起了餐飲業,起早貪黑地為趕集的人準備早點和茶點。清晨,她們挑著酸粉湯、熱粽子,來到集市中央,“酸粉湯來咯——!”“粽子好香喲——!”溫軟的長調殷勤地招呼著早市的人們,惹得人心裡熱乎乎的。望樓港里純正的蝦米,芝麻油炒過的韭菜,配以爽滑的涼粉,就是聞名遐邇的樂羅酸粉湯。

然而,樂羅商業的繁榮卻在1939年初日寇侵瓊前宣告衰落,許多外來的商店倒閉,商人返回原籍。解放初期樂羅商業才又恢復了曾經的繁榮景象。許多傳統的小吃隨著樂羅女子的叫賣聲,依然溫暖著鄉人的心,成為一段揮之不去的記憶。

顏氏兄弟和美國傳教士

“談到樂羅村,不能不談到顏氏兄弟;談到顏氏兄弟,不得不提美國傳教士冶基善。”周德光說。清光緒7年也即1881年11月,美籍丹麥人傳教士冶基善從廣州抵達海口,開始了基督教在海南島的傳播活動。冶基善首先在瓊山府城文莊路的吳氏祠堂設立教堂,開始收納信徒。不久,冶基善前往儋州那大,建立第一個福音堂,一時間,基督教在海南以嶄新的面目吸引著一些信眾。1883年,冶基善到達海南第三年後,他攜帶妻子做環島西行。當他來到樂羅時,發現這是一個商業繁榮、人口集中而易於傳教的地方。

(圖)史書留冠吉陽先史書留冠吉陽先

“明清以來,樂羅文化教育事業日臻發展,望子成龍是村中古老的傳統。有錢人家不惜金錢聘請私塾教師教誨子弟。鹹豐年間,德化書院(又稱學社)創立。書院曾接納過瓊州學人陳聖嶼(儋州人)、陳式平(崖州官村人)開壇興教,育化了一代樂羅學子。光緒十四年,德化書院改為樂育學堂,到了1915年才改為崖縣縣立第二高級國小校。”周德光先生娓娓道來。他說,正是樂羅有了這樣的教育文化氛圍,讓初來咋到的外國傳教士充滿好感,他幾乎毫不猶豫地選定了樂羅作為他日後的重要傳教點。可以這么說,如果沒有他在樂羅創辦的基督教堂,沒有他慧眼獨識顏任光,資助他讀完國小和大學,也許就不會有後來影響著中國現代實驗物理學發展方向的洋博士,中國的實驗物理學要往後推遲一些時間。

顏任光(1888——1968)又名顏嘉祿,字耀秋。1888年農曆9月21日出生於樂羅村,是顏氏12世祖。顏家是樂羅有名望的沒落書香之家,顏任光之父顏榮清是前清貢生。任光有一個弟弟顏任明,後就讀北京大學,獲物理學碩士(當年國內所能授予的最高學位)。周德光講述,7歲的顏任光讀完私塾後就無法升學,幸得族兄嘉義慷慨資助,讓他繼續就讀。此時,冶基善在樂羅馬嶺山邊設立的基督教堂已經在瓊崖南部廣有影響。

作為傳教士的冶基善勤勉、充滿著愛心,他給貧困中的本地基督徒提供具體的幫助,尤其注意那些資質聰穎、可以造就之人才。顏任光過目不忘、活似神童的傳說立即引起了他的注意。從此,家庭陷入極度貧困的顏任光就在該教堂附設的國小工讀。他果真成績優異,先是被樂羅基督教堂送往海南聖經學校讀書,後被保送基督教會在廣州創辦的嶺南中學,他的聰敏和刻苦讓他提前三年畢業,接著晉升嶺南大學。不久,顏任光考取公費留學美國。1915年9月,顏任光在美國康奈爾大學獲得碩士學位後,接著考入美國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1918年以一篇題為《氣體粘滯係數測定》獲得博士學位。1921年8月,經著名學者朱經農的極力舉薦,顏任光最終在時任北京大學校長蔡元培的人格感召下以及北大當時所推崇的“學術思想自由”、“兼容並包”的辦學方針的呼聲中,拒絕留在美國,經歐洲起程回到北京,執掌北京大學物理系首任主任之要職。在這所充滿著自由主義氣氛的燕園裡,顏任光與陳獨秀、李大釗、胡適、李四光、劉半農等中國精英是朝夕相見的同事,他與胡適因為對自由主義有強烈的嚮往,因此常有往來,並成為終身摯友。

我國物理界老前輩

、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的錢臨照先生在《中國物理學會50周年》紀念大會上曾陳辭懇切地說:“物理學的基礎在於實驗,1920年以前,我國大學雖有物理課程,但只有講課。自從胡剛復、顏任光從美國回來之後分掌南京高等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開始在兩校建立物理實驗室。從此,我國物理學走上正軌。當時有‘南胡北顏’之譽……”可見顏任光博士對中國物理學之重大影響,他作為中國實驗物理學的奠基人之一的歷史地位由此可見。

周德光說,根據有關資料記載,1927年北大物理系被中華教育文化基金董事會評為“全國各校之冠”的一系。顏任光博士和著名科學家李四光在北大首先創辦了“二院”也即後來的北京大學理工學院,為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的理工類高級人才。

事實證明,顏任光博士在北大的六七年間,是中國物理教學與實驗科學得到發展與壯大的關鍵幾年,他讓北大物理系來一個脫胎換骨,奠定中國實驗物理學的基礎,深得師生敬仰。

1948年春天,顏任光放棄了在上海的優裕條件和私人產業,回到家鄉出任首位私立海南大學校長之職。周德光說,1947年11月,經過海南各界精英的艱苦努力,海口椰子園私立海南大學終於成立,並聚集了一批頗有建樹的各科傑出人才,宋子文、陳策、王俊、韓漢英、黃珍吾、鄭介民、顏任光、陳序經、梁大鵬、雲竹亭等,均為當時卓有影響的政界、學界和商界的人物。顏任光無論是學術地位還是社會影響力,都居於國內一流。尤為可嘆的是,顏任光校長除了教學和管理,還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初創的海大募集資金,1949年4月,他攜夫人黃次松南下榆亞(今三亞)募資,受到各界的歡迎,榆林《和平日報》大幅刊登此一盛事,顏任光由此在故鄉留下他難得的身影。

樂羅才俊永留故土

1949年初,由於種種原因,顏任光辭去私立海南大學校長之職,直到去世,他都沒有再回到家鄉。周德光說,顏博士解放前夕舉家赴香港,後回響周總理的號召,回到上海被委任為上海大華科學儀器公司研究室主任兼工程師,1954年擔任上海電錶廠總工程師兼副廠長,研製成功了“開關板張絲式電錶”、“電子自控記錄儀表”等,為中國的電力與儀器工業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的影響和業績讓他榮登《辭海》,名垂千古。“文革”爆發,他以“美蔣特務”等罪名遭受迫害,1968年6月16日含恨逝世,終年80歲。而他的弟弟顏任明,時任崖縣中學校長的北大才子,卻早已在“土改”時期因不堪忍受批鬥而自殺身亡,成為樂羅村至今難忘的悲劇。與黃流鎮一樣,樂羅是古崖州文化極為發達的墟鎮。崖州民歌與其他地方的民歌,在這裡也得到很好的融合。周德光說,令人感慨的是,樂羅人為了紀念他們傑出的學子顏任光、顏任明兄弟,還專門創作一組長篇崖州民歌,感嘆他們的身世,讚嘆他們的事功,讓後輩學子知道,在樂羅這樣的地方,曾經產生過這樣對中國的進步和文明做出如此卓越貢獻的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