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錢草

台錢草

台錢草(學名:Suzukia shikikunensis)屬草本植物,通常具匍匐莖;葉具長柄,圓形、心形或腎形,邊緣具齒。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草本。莖具長匍匐莖,匍匐莖纖細,具四槽,密被平展的白色長硬毛,節間伸長,長1.5—3.5厘米,比葉長得多。葉近圓形、腎狀圓形或稀近心形,長寬約1—1.5厘米,先端近圓形,基部淺心形,邊緣疏具齒,齒卵狀正三角形或圓狀卵形,頂端具胼胝體的短尖,膜質,兩面綠色或下面色較淡,兩面疏被白色長硬毛,側脈約4對,兩面略明顯,葉柄細,長5—10毫米,腹凹背凸,被極平展而密的長硬毛。輪傘花序通常2花,通常生於自匍匐莖節上抽出的長2.5—3厘米的短枝上部,常3—4個組成間斷的總狀花序,但也有生於莖枝上部節上而遠離;苞葉與葉同形,但在短枝上者則十分變小,苞片長圓形,先端銳尖,基部漸狹,全緣,邊緣具長硬毛;花梗短,長約1.5毫米,被細· 的長硬毛。花萼倒圓錐狀鐘形,長5—6毫米,明顯具5脈,其間副脈不明顯,外面沿脈上被白色長硬毛,內面在萼筒上疏被短柔毛,齒5,微呈二唇形,上唇3齒,略大,下唇 2齒,略小,齒均卵狀正三角形,長1—1.5毫米,先端銳尖,具胼胝體尖頭,微彎。花冠鮮紅色,長1.4厘米,外面主要沿背部及上唇被微柔毛,內面離冠筒基部3毫米有近水平向的間斷的微柔毛毛環,冠筒長1.1厘米,近筒狀,寬約2毫米,喉部稍寬,冠檐二唇形,上唇卵形,長約3毫米,近盔狀,下唇斜展,寬大,長4毫米,寬3毫米,3裂,中裂片最大,倒梯形,頂端深凹,側裂片長橢圓狀倒卵形。雄蕊4,前對稍長,均插生花冠喉部,遠伸出花冠喉部以外,花絲扁平,中部以下擴展,其邊緣被微柔毛,花葯 2室,室初平行,後平展開。花柱幾不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花盤前方膨大。小堅果卵珠狀三棱形,長約2毫米,寬1.5毫米,背部及頂端圓形,深褐色,光亮,無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地理分布

產台灣(台北、基隆、台東); 生於山地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台灣北部。

本屬特徵

草本,通常具匍匐莖。莖上升或匍匐狀,密被白色長硬毛。葉具柄;葉片圓形、寬卵形或心形,邊緣具齒,兩面被白色長硬毛。輪生聚傘花序組成間斷的總狀花序。苞葉與莖葉同形。苞片橢圓形、長圓形或狹倒卵形;花蕚鐘形,具5脈,齒5,稍二唇形,上唇3齒,下唇2齒,略小,外面被白色長柔毛,內面被微柔毛;花冠線鮮紅色,筒狀,近基部具毛環,冠檐二唇形,上唇卵形,盔狀,直立,下唇3裂,開展,中裂片寬卵形或菱形,先端微凹或不規則齒缺,側裂片卵形;雄蕊4,二強;花絲扁平,被微毛;花葯2室,叉開;子房4裂;花柱絲狀;柱頭2裂,裂片近相等。小堅果卵球形,具三棱,褐色,光滑。花期5-10月,果期8-11月。少種屬。
本屬生境:生於林下。海拔不祥。
本屬分布:台灣:宜蘭、基隆、頭城、台中、嘉義、阿里山、玉山、高雄、武山、台東、花蓮。S.luchuensis Kudo 日本琉球有分布。地圖147.
科中文名:唇形科
科拉丁名:Labiatae

本科概述

該科為一較大的科,約有220餘屬,3 500餘種,大多數屬分布於亞洲、非洲和歐洲。北極高山地區分布極少。我國有99屬,800餘種,其中13屬為我國特有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