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鵯

台灣鵯

台灣鵯學名: Pycnonotus taivanus),又名烏頭翁(,為台灣特有種,只分布在當地東部和南部。雖然在某些地區相當普遍,此鳥種仍被列為易危,因棲地的破壞和同屬鳥種白頭翁雜交造成數量減少,此兩鳥種分布在某些地區重疊,且有白頭翁因宗教因素被放生至烏頭翁棲地。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中文學名: 台灣鵯
拉丁學名: Pycnonotustaivanus
別稱: 烏頭翁

台灣鵯台灣鵯

二名法: Pycnonotustaivanus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亞綱: 今鳥亞綱
目: 雀形目
科: 鵯科
屬: 鵯屬
種: 烏頭翁
分布區域: 中國台灣
英文名: TavaauBulbul
發現人: 英國人史坦因(F.Styan)
發現時間: 1893年
保護級別: 易危
(圖)台灣鵯台灣鵯

中等體型(19厘米)的鵯。頭白,頂冠及髭紋黑色;下顎基部有一橙色小點斑;上體橄欖色,兩翼及尾褐色,邊緣橄欖黃色;下體近白,胸灰,兩脅偏褐。虹膜-深褐;嘴-黑色;腳-黑色。

叫聲:似白頭鵯。響亮多變的qiao-keli, qiao-keli聲。

分布

(圖)台灣鵯台灣鵯

分布範圍:台灣特有種。

分布狀況: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偶見於台灣東南部的低地【Huangdong(黃洞)及恆春半島】, 高可至海拔600米。見於無白頭鵯的低地生態環境。在枋寮附近二者的分布小有重疊。

生活習性

覓食

台灣鵯通過多種方式來覓食昆蟲。多數台灣鵯種類會快速掠過灌木或樹木上的葉簇,從葉或莖上啄取獵物。有些,如橙頂台灣鵯,在森林地面四處走動,從落葉層或低矮的植被中覓得昆蟲。台灣鵯則像那樣沿著樹幹或樹枝攀爬,尋找藏於樹皮裂縫中的獵物。候鳥種類白眉台灣鵯和熱帶留鳥種類黃腰王台灣鵯都偏愛在湍流險灘邊的地面覓食。橙尾台灣鵯以及台灣鵯屬中各種多白色的熱帶台灣鵯種類則專門捕捉飛蟲,它們對比鮮明的醒目體羽有可能便是用以驚起獵物。

食物

台灣鵯台灣鵯
大多數台灣鵯幾乎完全為食蟲類,主要為鞘翅目、雙翅目、鱗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昆蟲,如象甲、蠐螬、叩頭甲、米象、毛蟲、蝗蟲、蟬、螽斯、金龜子、螞蟻、蜂類、步行蟲、蛾、蠅、蚜蟲、蛆、蛹和昆蟲幼蟲等。此外也吃蜘蛛等其他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植物種子、漿果等植物性食物。對部分害蟲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少數種類也會食相當數量的果實或花蜜。多數台灣鵯喜食毛蟲,尤其是在繁殖期。在北美的北溫帶北部森林區,當雲杉芽蟲大量出現時,一些台灣鵯會變得非常繁盛。食果種類有黃腰林鶯,這一種類在東部的種群過去被稱為“愛神台灣鵯”,因為它們冬季通常食愛神木樹和其他如三葉毒藤等植物含蠟的果實。黃腰台灣鵯有特殊的消化系統,可以分解和吸收這些果實中能量豐富的蠟。其他如北台灣鵯、灰冠蟲台灣鵯和栗脅台灣鵯等種類一年四季都有可能食花蜜,但主要在冬季尤甚。

棲息地

台灣鵯主要棲息在平地至中海拔的灌欉、次生林地、丘陵地、農耕地及林園,通常2~3隻聚集成群活動於灌木林或果樹林,喜棲止於低木頂端或甘蔗、蘆葦穗上。以昆蟲和其幼蟲、果

台灣鵯台灣鵯
實、漿果或種籽等雜食性為主,會在飛行中捕捉昆蟲。以植物莖葉等在低矮灌木或叢林裡築碗形狀巢。主要棲息於河流、湖泊、水庫、水塘等水域岸邊,也棲息於農田、濕草原、沼澤等濕地,有時還棲於水域附近的居民點和公園。常單獨成對或呈3-5隻的小群活動。遷徙期間也見成10多隻至20餘只的大群。多棲於地上或岩石上,有時也棲於小灌木或樹上,多在水邊或水域附近的草地、農田、荒坡或路邊活動,或是在地上慢步行走,或是跑動捕食。遇人則斜著起飛,邊飛邊鳴,聲音清脆響亮,飛行姿式呈波浪式,有時也較長時間地站在一個地方,尾不住地上下擺動。典型的林棲型鵯,主要棲息在海拔為400~1200米。

習性

典型的林棲型鵯通常2~3隻聚集成群活動於灌木林或果樹林,喜棲止於低木頂端或甘蔗、蘆葦穗上。以昆蟲和其幼蟲、果實、漿果或種籽等雜食性為主,會在飛行中捕捉昆蟲。以植物莖葉等在低矮灌木或叢林裡築碗形狀巢。
烏頭翁與白頭翁在台灣島上各自劃分地盤,有白頭翁的地方,大致就見不到烏頭翁,所以萬丹地區只能見到白頭翁,而恆春一代正好相反,那裡只能見到烏頭翁。據說在兩者生活地盤交接的楓港一帶,可以同時見到兩種鳥,而且還有雜交的現象。

保護

(圖)台灣鵯台灣鵯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