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是台灣官方的台灣閩南語拼音方案,簡稱為台羅拼音。 在初版TLPA寫作ts與tsh,與傳統白話字的ch及chh沒有衝突。 2005年5月,原本對立的白話字派及TLPA派開始整合,最後促成台羅拼音方案。

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是台灣官方的台灣閩南語拼音方案,簡稱為台羅拼音。此套拼音並非完全新創,而是整合原有的傳統羅馬字(白話字POJ)以及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TLPA)而來。台羅拼音方案與白話字的相容性良好,可以視為白話字的增補或發展上的分支。在台灣,使用白話字的社群有較高的意願使用台羅拼音,同時,在官方地位方面台羅拼音方案取代了TLPA。然而,在台灣以外的國家地區,台羅拼音未必能夠全面取代白話字。

概述

閩南語是漢語的一種,因此音節結構也一樣可以區分為五個音位成分:聲母、韻頭(介音)、韻腹、韻尾、聲調。韻頭、韻腹、韻尾又合稱為韻母。閩南語有變調,而台羅方案和白話字一樣,都只標示本調,且採用變音符號來標示聲調,稱為調號或調符。
聲調
聲母 韻母
韻頭 韻腹 韻尾
音節與音節之間,以連字號(hyphen,"-")分隔;詞與詞之間,如同一般羅馬字所書寫的語言,以空白斷開;複合詞若可再分為多音節詞,可再斷詞。本方案對於分詞連寫(省略連字號)暫無規定,但官方出版的《使用手冊》中提到,可依語言實際使用情形,未來從較無爭議的詞開始連寫。
台灣閩南語普通腔,是在台灣公眾場合、傳播媒體當中最常使用的閩南語音韻系統,又稱為通行腔、優勢腔。台羅拼音方案除了能夠拼寫普通腔,還兼顧到台灣其他腔調。所謂的普通腔並不是指發音完全相同,雖然音韻系統相同,但各地的某些音仍然有出入。

音競爭與分合

1991年7月,洪惟仁、董忠司等人發起成立台灣語文學會,主導並發展出台灣語言音標方案(Taiwan Language Phonetic Alphabet,簡稱TLPA),此音標於1992年5月該會第二次會員大會通過。TLPA源自於傳統白話字,和白話字一樣使用羅馬字(拉丁字母)。它對傳統白話字做出的更動包括:為了介音標示一致性,將白話字oa改成ua;為了電腦處理方便起見,不使用ASCII以外的字元,聲調放棄變音符號(調號),改用阿拉伯數字來表示。TLPA亦可以用來拼讀台灣客家話,相較於白話字不區分各地腔調,TLPA針對台灣閩南語各腔調特有發音設計了拼寫法。
初版TLPA原本維持與傳統白話字在音節的層次上完全相容,齒齦塞擦音 /ʦ/ 及 /ʦʰ/ 在初版TLPA寫作ts與tsh,與傳統白話字的ch及chh沒有衝突。然而在1995年中華民國教育部將TLPA略作修改,台灣語文學會亦事後開會認可,修改後ts及tsh用c及ch表示,雖然字母較減省,但與傳統白話字系統互相衝突。由於未能完全相容、放棄調號等各種因素,許多原本使用白話字的人士不能夠接受TLPA。
之後在1998年教育部將TLPA正式訂為“台灣閩南語音標系統”及“台灣客家語音標系統”,坊間一般仍稱之為TLPA。另曾有出版社在教科書中採用TLPA,但加上部分修改,稱為“TLPA改良式”。同年由余伯泉主導的通用拼音發表,白話字派支持者為了反對TLPA,爭取官方認可白話字,而與通用派合作。在此時期,台語通用拼音分為兩式,甲式即白話字,乙式則是余伯泉所發展的拼音。後來隨著通用拼音在華語及客語順利取得官方地位,通用派遂廢棄甲式,只推動乙式,通用派與白話字派分道揚鑣。
2005年5月,原本對立的白話字派及TLPA派開始整合,最後促成台羅拼音方案。此套方案的齒齦塞擦音回歸初版TLPA,使用與國際音標符號相同的ts;而歷史上白話字也曾經採用過ts,早年在後接a, o, u等後元音時寫作ts,後接e, i等前元音時寫作ch,但後來改為一律用ch。2006年10月14日,教育部公布整合方案,稱為“台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