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毒澱粉事件

簡介

今年三四月間,台灣嘉義縣調查站接獲檢舉稱,在食物中發現“毒澱粉”順丁烯二酸,全台各地衛生局隨即展開稽查追查毒澱粉,發現疑摻有順丁烯二酸的澱粉產品即查扣封存。隨後,毒澱粉事件持續延燒。僅25日當天,封存量暴增近120噸,案發至今總共封存206噸。稽查人員表示,50公斤順丁烯二酸能調製出6000公斤修飾澱粉,產量相當大,全台很多食品恐都已經“淪陷”

調查

14日,台灣各縣市衛生局展開全面稽查,抽查大賣場、超市,截至15日當天共下架了7307件確定含有毒澱粉的商品。與此同時,台“衛生署”也在順藤摸瓜追查毒澱粉源頭。台灣食品藥物管理部門負責人康照洲說,目前通過衛生局抽驗市面原料粉及從上游往下游清查的方式,雙面夾防毒澱粉流通,希望儘速將澱粉銷售商的中、小盤商迅速清查出來,後進行末端產品全面回收作業。

影響

毒澱粉事件不僅引發民眾食不安心的惶恐,也使餐飲業者更面臨空前的危機。
一些每逢假日就人潮滾滾的店面,現在卻異常冷清。有雞排業者在接受島內媒體採訪時委屈地抱怨說“根本不知道炸雞粉中有毒澱粉。”還有網友找到了“王老師”王東清。82歲的前高中化學老師王東清,被認為是在台灣研發了在澱粉中添加順丁烯二酸的技術。26日,王東清首度接受訪問表示,順丁烯二酸經過氧化後去了酸性變無毒,在海外也是可以放進食品添加物里使用的。對於被不肖廠商製成有毒物品,並不知情,是背了黑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