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白裙弄蝶

台灣大白裙弄蝶

台灣大白裙弄蝶,屬弄蝶科,學名:Satarupa formosibia,分布於台灣中部以北中海拔山區,海拔500-1500 公尺左右山區為其棲息環境。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A. 科別:弄蝶科

台灣大白裙弄蝶點擊查看大圖

B. 學名:Satarupa formosibia
C. 寄主植物:芸香科之賊仔樹或食茱萸
D. 蜜源植物:成蟲吸食賊仔樹或食茱萸之花蜜
E. 分布:分布於台灣中部以北中海拔山區,海拔500-1500 公尺左右山區為其棲息環境

生長過程

卵期——卵為底部稍微扁平之圓球形,表面有明顯縱脊,呈淡黃色,直徑約為 1.3-1.4 m

台灣大白裙弄蝶台灣大白裙弄蝶
m。各類卵寄生蜂、蜱等節肢動物為其天敵。卵期約為5-6天左右。
幼蟲期——終齡幼蟲體長約為37-44 mm,體呈圓筒狀,前胸節與頭部連線處縮隘形成一頸狀部位,頭部黑色,表面密布白色短毛,軀體底色為淡褐色,各體節體表中央背線兩側至亞背線間有數排橫列之黃色斑紋,體側氣門上線部位亦有一列黃色斑紋,各體節氣門線至氣門下線間有數枚白色斑紋,前胸背方及肛板有黃色骨化板片,體側氣門為黑色。天敵有寄生蜂、寄生蠅、小繭蜂、椿象、蜥蜴及鳥類等。本種生活史一年一代,冬季以幼蟲態越冬,幼蟲成長約需 240-270 天。幼蟲吐絲黏合葉片造一蟲巢,攝食時外出取食附近或其它葉片,平時則藏匿於巢中,躲避各種捕食性天敵。
蛹期——蛹體長度約為24-28mm,外觀接近短棒狀,外觀呈褐色,表面有白色蠟質,頭部前方有一短錐狀突起,腹節肥短,軀體後半部逐漸變細,中胸背方稍微隆起;頭部前方之錐狀突起、複眼、口器、中胸背方及腹節兩側均有黑色斑紋,氣門褐色。有蛹寄生蜂、胡蜂、姬蜂及各種真菌等天敵。蛹期約為 20-30 天,視溫度而定。
成蟲期——成蟲前翅外觀三角形,翅形橫長,後翅為水滴形,接近三角形。雄蟲翅表底色為黑褐色,前翅中室有白色小斑,前翅端第4-8室有5枚小白斑,第1b-3室中橫線部位有3枚稍大白斑。後翅中央部位大區域均為白色,外緣及翅基為黑色,外橫線部位各翅室有黑色橢圓斑。本種為中型蝶種,展翅約為 50-60 mm。本種前翅中室白斑較大,後翅第7室黑斑較大且呈橢圓形。有蜘蛛、螳螂、青蛙、蜻蜓、鳥類及蜥蜴等捕食性天敵。成蟲壽命約為2-3個月,飛行迅速,天敵捕捉不易。本種生活史一年一代,冬季以幼蟲越冬,夏季才可見到成蟲活動。平時不易見到成蟲活動,夏季成蟲羽化期,可見成蟲於溪邊樹叢附近飛行活動或停棲於潮濕地面吸食水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