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報業史

台灣報業史

清朝時期前後,台灣新聞刊物的主要用途仍限於宣達政令,或是傳揚宗教,形式也與近代報紙大異其趣。台灣第一家印刷店“松雲軒刻印坊”雖早出現在1821年,但業務仍以刊印佛書、詩文集為主。

文字是人類傳播文化古老的主要載體,印刷活動則促使適合大量傳播資訊的報紙應運而生。

清朝時期

台灣報業史 劉銘傳
1885年台灣巡撫劉銘傳仿北京《京報》發行台灣最早的中文報紙《邸抄》時,是以手抄或木刻製作,內容主載法令規章與官員動態,一般市井小民鮮少接觸。同年7月,英國長老教會牧師巴克禮創刊台灣第一份印刷刊物《台灣府城教會報》,以白話字作為文字媒介,雖為傳教而生,但是其中不乏社會百態及文藝創作,相較於《邸抄》更接近報紙型態。

日治時期

1895年,清朝因甲午戰爭失利,與日本簽訂馬關條約割讓台灣,日人治台初期遭受不少阻力,因此引進大眾傳播媒體,由日人辦報為殖民政府喉舌,控制言論,文字多以日文為主,就算有中文也是文言文,且嚴禁台灣民眾發行報刊,以此達到馴化台灣、便於殖民的目的。初期台灣有三家穩定經營的日報,分別是北部的《台灣日日新報》,中部的《台灣新聞》與南部的《台南新報》,此為台灣近代報紙與報業之濫觴。

台灣日日新報:官方御用報

1896年6月,前任日本大阪府警務部長山下秀實,借與首任台灣總督樺山資紀的同鄉之誼,帶著大阪《雷鳴新聞》的活版鉛字印刷設備在台創立《台灣新報》,為台灣第一份近代化的報紙。《台灣新報》初期限於物資匱乏,故采不定期發行,周刊一兩次。同年7月,第二任台灣總督桂太郎納《台灣新報》為台灣總督府公報,刊登政府律令的發布與解釋,成為一份半官半民的刊物,但也因此得總督府津貼補助,在同年10月改為日報,不過銷路極差,全台有費報份僅4810份。

1897年5月,另一份《台灣日報》在總督桂太郎的授意下創刊,同年7月也成為台灣總督府公報,桂太郎原有意大力扶植,給予優渥津貼,不料卻在創刊前離職,結果補助經費從原來商量好的年津25000圓降至400圓,還遠低於《台灣新報》的4800圓。差別待遇加上派系問題,《台灣日報》開始抨擊總督府,與親總督府的《台灣新報》反目成仇,展開激烈筆戰,甚至街頭鬥毆。1898年4月,第四任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上任後出面調停,協助日人守屋善兵衛收購兩報,在隔月合併為《台灣日日新報》,台灣日治時期第一大報就此誕生。

台灣報業史《台灣日日新報》創刊號剪影

《台灣日日新報》合併之後,人員倍增,發行量反而縮減4 ,加上兩報員工派系鬥爭,紙張供給不足,使得報業經營內憂外患更陷風霜,社長守屋善兵衛三度萌生放棄辦報的念頭。1900年4月,《台灣日日新報》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台灣總督府藉此以“愛國婦人會”的名義進行投資,達到直接掌控的目的。改組後,守屋善兵衛仍任社長,同時聘請後來成為《滿洲日報》社長的村田誠治擔任副社長。村田誠治到任後,重金禮聘知名文人學者到社共事,加強新聞品質,豐富報紙內容,又有總督府從旁襄助,至此發行量日廣,業務蒸蒸日上,《台灣日日新報》在之後的30年間,成為台灣最大、也是日本官方統治台灣人民的新聞工具。

最初,《台灣日日新報》為一日文報紙,限於台灣民眾大多不識日文,總督府無法藉此有效宣揚殖民思想,推行殖民地行政工作,因此四開一張的《台灣日日新報》漢文版在1905年7月發行,翻譯《總督府報》並載其中,並且成為台籍人士參與報業工作的一扇視窗,先後進入該報工作的台籍人士包括有舉人羅秀實、漢文學者連橫、黃爾施、巫永福、何春木、李越濤、林佛國、魏清德等人。1911年11 月,《台灣日日新報》人謀不臧,發生日籍工作人員貪污問題,導致經濟困難,甚至積欠員工薪水,經營幾乎陷入停頓。總督府又怕台籍人士受中國革命運動報導的影響,反抗日本殖民統治,乃將發行了6年4個月的漢文版就此停刊,此後漢文新聞和日文新聞合併發行,漢文新聞只得兩個版面。

台灣新聞

《台灣新聞》其實就是《台灣日日新報》在台灣中部地區的分報。1899年12月20日,《台中新聞》日報創刊,因物資人力缺乏,只得隔日出刊,創刊初期在中部地區並無競爭者,經營穩定。1901年,《台灣日日新報》將台中分社改組為《台中每日新聞》,很快的以其雄厚的實力威脅到《台中新聞》的生存,最後宣告停刊,前後僅1年4個月。1903年,《台中每日新聞》改組為公司組織,更名《中部台灣日報》,1907年才再易名為《台灣新聞》。

台南新報

《台南新報》的前身為1899年創刊的《台澎日報》,以台南為據點發行報刊,是台灣第一家地方報,後來經營不善,1903年改組為公司組織,更名《台南新報》。《台南新報》遠離北部強大的競爭對手,占有地利,因此得以穩定發展,漢文學者連橫曾擔任過漢文版的主筆,有關米、糖等民生經濟的報導也比其它報紙正確,吸引不少台灣工商界人士訂閱,在一次大戰前後期發行晚報,並代印官方宣傳品《台南州報》隨報附送。1937年4月1日再度改組,更名為《台灣日報》。

東台灣新報

一次大戰後,東台灣日漸開發,但當地交通不便,往往只能看到兩三天前的報紙,日人梅野清太遂在1916年提出申請,開發這塊報業處女地,創辦晚報《東台灣新報》,只是在現實條件的限制下,業務受限於台灣東部,故發行量不高,最初采不定期出刊,後改日刊,成為台灣第四家日報。

高雄新報

1934年於高雄創刊,最初每周發刊兩次,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民眾對戰爭日漸關切,使得報刊發行量大增,《高雄新報》在此一形勢下,改為日刊,但該報經濟基礎不穩固,始終沒有發揮太大的影響力。

批判報刊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新聞自由仍未完全落入軍政之手,是以有日人來台創辦報刊,卻對日本殖民政府發表批判議論,其中著名的有《高山國》和《台灣民報》,最後都遭到停刊夭折的命運。

《高山國》1898年11月3日創刊於台北,創辦人為日本眾議員照山佐佐木安五郎,《高山國》發行期間持續批判時政,曾抨擊台灣總督屠殺台灣民主國革命黨人而轟動全台,並且漫畫圖片諷刺官員,當時的台灣總督兒玉源太郎因而把《高山國》視為眼中釘,欲除之而後快。《高山國》後來公開徵求批評材料,遭當局之忌,創刊不到兩個月就被迫停刊,為日治時期政府干涉言論自由的首宗案例。

《台灣民報》創刊於1898年 ,當時台北日籍律師團為反對台灣總督中央集權,有違基本國法,因而集資創刊,批評日本殖民政策,後來《高山國》的創辦人照山佐佐木安五郎擔任主筆,筆鋒更烈,最後在1904年遭下令停刊解散。

台灣民報:台灣人的報紙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1920年春,林獻堂等人在東京共組“新民會”,創辦《台灣青年》雜誌社,發行月刊,創刊號有台灣總督、蔡元培、楊度等三人題字,編輯兼發行人為蔡培火,創刊後廣受海內外台胞捐助支持,未淪為日本官方預期的“三號雜誌”。《台灣青年》創刊初期內容中規中矩,強調青年奮起與文化發展,其後逐漸染上民族色彩,成為日本當局管制的對象,而無法順利運往台灣,甚至被迫禁止發行。1922年,《台灣青年》改名《台灣》,內容中日文各占一半。為穩固經濟基礎,蔡培火回台籌募基金,籌組股份公司,隔年《台灣》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成立。

1921年秋,台籍留日學生與台籍人士三百多人,在台北成立“台灣文化協會”,林獻堂為總理。1923年1 月,台灣文化協會的第三次設定議會請願運動遭日本當局禁止,2月,請願者在東京的《台灣》雜誌社內成立“台灣議會同盟會”,4月,台灣文化協會第二份宣傳刊物《台灣民報》半月刊創刊,後因東京大地震火災暫時停刊,復刊後改為半月刊,12月,日本當局對年初台灣議會同盟會的與會者展開逮捕行動,史稱“治警事件”,《台灣民報》許多工作人員皆遭收押判刑,一度因此暫停出刊。日本政府審訊當天,《台灣民報》均出特刊詳盡報導,一時洛陽紙貴,而《台灣》月刊也在《台灣民報》站穩市場後停刊,《台灣民報》改為周刊,《台灣》雜誌社股份有限公司也改稱《台灣民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民報》在此之前,均在東京發行,文稿從台灣寄到東京總社,編排印刷後再寄回台灣銷售。1926年,對台灣人具有好感的台灣文官總督伊澤多喜男,核准《台灣民報》雜誌社遷回台灣,條件是必須有部份版面刊載日文。

相關條目

* 台灣政 治史
* 台灣經濟史
* 台灣文化史
* 台灣社會史
* 台灣教育史
* 台灣媒體史
* 台灣軍事史
* 台灣交通史
* 台灣海峽兩岸關係史
* 台灣體育史
* 台灣報業史
* 台灣電視史
* 台灣鳥類學史
* 台灣地圖史
* 台灣棒球史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