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央銀行

台灣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是中國台灣的中央銀行,為中國台灣地方政府唯一的官方銀行,具有穩定台灣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新台幣幣值等重要地位。

基本內容

中央銀行

是中國台灣的中央銀行,為中國台灣地方政府唯一的官方銀行,具有穩定台灣金融發展、維持物價平穩、維護新台幣幣值等重要地位。

沿革

中央銀行於1928年11月1日成立,總行設於上海外灘15號原上海華俄道勝銀行大樓。1949年初隨中央政府遷往廣州,年底再隨中央政府遷往台灣。由於中央銀行許多重要檔案隨同太平輪沈沒,以致於遷台後十餘年無法復業。遷台之初,原有編制僅保留六單位,重要業務均委由台灣銀行辦理,包括:

通貨之發行 收受各銀行存款準備金 辦理重貼現及轉質押 代理國庫 辦理國際匯兌業務等 此時中央銀行有名無實,由台灣銀行代行實質之中央銀行業務。直到1961年6月27日,由時任總統蔣中正電令核准“中央銀行復業方案”,隨即於當年7月1日正式在台復業,並收回委託台灣銀行業務。唯通貨發行業務一項,考慮新台幣幣值穩定且流通已久,仍沿用新台幣為法定貨幣,由中央銀行印鑄存儲,委由台灣銀行發行。1979年11月8日,中央銀行由總統府改隸屬行政院。

2000年,政府發行新台幣新鈔,正式將新台幣訂為“國幣”,發行權收回中央銀行。至此收回所有中央銀行業務功能。陳水扁就任總統後,將中央銀行的英語名稱改名為“Central Bank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原名稱是:Central Bank of China),以避免與中國大陸的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英語譯名: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混淆。

歷任領導

徐柏園 先生

俞國華 先生

張繼正 先生

謝森中 先生

梁國樹 先生

許遠東 先生

(摘抄於台灣中央銀行官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