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魯板蒿林場

在林業主業發展的同時,按“興辦產業,富裕職工”的思路,充分利用林場資源優勢,選擇適合本場的產業項目。 綠化苗木培育,特色種植,林業“三剩物”加工業,成為林場增收的有效途徑。 該林場於2006年註冊的“照豐”牌綠色無公害大米品牌,已逐步走入大中城市市場,打造了林場的綠色品牌。

林場簡介

古魯板蒿林場位於敖漢旗西北部古魯板蒿鄉境內,地處科爾沁沙地南緣,老哈河右岸,是以營造防護林和用材林為主,以公益林和商品林集於一體的綜合型林場。

林場規模

該林場始建於1971年。全場經營面積為48078畝,其中國家級重點公益林面積40122畝;商品林面積7956畝。林場在老哈河右岸邊設作業區兩處,是林場僅有的濕地資源。林場在職職工58人,其中工程師3人,助理工程師1人,技師24人,高級工25人,中級工5人。

發展方針

該林場建場三十多年來,在幾代古魯板蒿林場人的不懈努力下,貫徹“以林為主,多業並舉”的方針,積極造林營林,植樹造林成果顯著,昔日的荒山沙地變成了今日的滿目青翠,成為敖漢旗北部沙區的一道綠色屏障。

林場業績

該林場承擔並完成了大批國家重點林業工程項目,完成京津風水源治理工程26988畝,德援項目造林5633畝,CDM項目造林5070畝,植被恢復造林2035畝。造林以及營林過程中,積極引用最新科技技術,共打造精品造林工程三處,為敖漢旗北部造林樹立了樣板。在林業主業發展的同時,按“興辦產業,富裕職工”的思路,充分利用林場資源優勢,選擇適合本場的產業項目。大力發展定單農業、特色種植、綠化苗木培育、養殖業、畜牧業、以及林產品加工業,形成“林農結合、林牧結合、林工商結合”的發展新格局。經過幾年來的探索,目前西瓜種植、玉米、高粱制種,家畜養殖,已成為職工增收的重要途徑。綠化苗木培育,特色種植,林業“三剩物”加工業,成為林場增收的有效途徑。
該林場於2006年註冊的“照豐”牌綠色無公害大米品牌,已逐步走入大中城市市場,打造了林場的綠色品牌。位於老哈河南的邱家地作業區苗圃,每年可為城市綠化以及工程造林提供優質苗木200餘萬株。 由於我場處在古魯板蒿鄉街區兩側,利用便利的交通條件發展路邊經濟,更會為“林場興、職工富”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致富良機。
該林場在做好物質文明建設工作同時,也加大了精神文明建設的投入,將綠化美化工作放在首位,並積極組織職工及家屬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建立職工活動室,組建了一支由職工家屬組成的“夕陽紅”秧歌隊,極大的豐富了職工家屬的業餘文化生活,也創造了和諧的林場環境。林場兩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先後獲得了旗級和市級文明單位稱號, 2002年被破格晉升為市級文明單位標兵。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