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遠興

古遠興

古遠興(1917.04--2011.04),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果源村人。1917年4月出生,1933年8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5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警衛局原副局長,正軍職離休幹部。 第五屆全國政協特邀委員。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古遠興(1917.4~2011.4.12)男,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江背鎮果源村人。正軍職離休幹部。毛澤東的警衛員,警衛長,參加紅軍長征,歷任中央軍委後勤部中央警備團副參謀長,警衛1師參謀長、副師長,公安中央縱隊二師副參謀長,公安部中央警衛團副團長,1966年-198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副局長等職,第五屆全國政協特邀委員。1988年被授予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11年4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歲。

生平經歷

古遠興 古遠興

古遠興幼時家境貧寒,青少年時,機智勇敢,積極接受進步思想教育,1929年參加革命活動,打土豪、分田地,做擴大紅軍等工作。1932年10月參加中國工農紅軍,隨後加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歷任紅軍總政治部通信員、班長,西安辦事處班長、排長、副官。參加了中央蘇區第四、五次反“圍剿”戰爭。1934年10月隨中央主力紅軍長征。抗日戰爭時期,入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一大隊三區隊學習,並任班長、中央教導大隊隊長。1941年入中央黨校和邊區黨校學習,畢業後,任毛澤東主席警衛隊隊長。解放戰爭時期,任中央警備團參謀長。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縱隊第二師副參謀長、參謀長,中國人民志願軍第六十五軍一一五師第二參謀長。1953年入南京高等軍事學院高級系學習,畢業後任國家公安部中南海警衛師副師長、舟山群島政治委員。1966年調中央警衛團工作,任中共中央辦公廳警衛局副局長、黨委常委。為保衛毛澤東主席的安全,盡心盡責。在毛主席去世後不久被取消番號的8341部隊,原來是聞名全國的中央警衛部隊。這支特殊部隊,長期以來擔負著保衛中央機關的重要任務,對外稱為“團”,架子為“師”,建制為“軍”,披著許多不為人知的神秘色彩,被人們恭稱為“羽(御)林軍”。古遠興,當年就是8341部隊的副司令、副政委。“又古,又遠,又興”。這是毛澤東對古遠興名字的風趣詮釋。一次國慶節的煙火晚會上,古遠興正在天安門城樓上執行警衛任務。周總理的秘書楊德中找到他說;“總理找你”。古遠興隨楊來到總理身旁,總理拉著他的手來到毛主席和其他首長身旁介紹說:“這是古遠興同志”。毛主席握著他的手似乎剛認識似的笑著說:“喔,古遠興”。轉身又指著古遠興向其他首長介紹說:“又古,又遠,又興。名字挺好記的!”毛澤東博學多才,才思敏捷,不愧是一個語言大師,平時就好拿別人的姓名說笑話,解釋姓名時往往劍走偏鋒,語出新奇,令人感到妙趣橫生,而這次當著眾人的面介紹古遠興,仿佛是第一次相識的新同志;其實,早在延安時期古遠興就是毛澤東警衛隊的隊長。古遠興前前後後在毛主席身邊工作不下20年,“為什麼毛主席對你如此的賞識和信賴呢?”有人如此好奇地詢問古副政委。古遠興回答很乾脆:“我聽毛主席的話,嚴守警衛工作的約法三章。”古遠興饒有興趣地解釋了毛主席給他的約法三章。他說,無有規矩就不成方圓。尤其機要人員、保密人員、警衛人員更要遵規守矩。他說的毛主席給他“約法三章”,其實是口耳相傳沒有文字記錄的三條守則;又稱作“三不主義”:第一條,不準隨便外出串門兒;主席說,串門兒就得聊天,座中有人,隔牆有耳,容易泄密;第二條,不要露鏡頭、不參加任何場合的集體照相;主席說,照片明明白白地告訴人們,你永遠存在於過去的某個時刻、某個空間裡和某人在一起。你無法改變這一事實。這就透露了信息。第三,不擅自同外界打電話、通書信。他說目的是防止泄密,他能理解主席的要求,對於中南海發生的大小事情,他一直都是“視而不見、充耳不聞,嚴守紀律,保守機密,滴水不漏,守口如瓶”。他說,毛主席為中央警衛團幹部手寫制定的《出差守則》,可以背誦如下:(一)保密——不要說這裡的情況;(二)態度——不要擺架子;(三)宣傳——解釋建設工業和實行社會主義的好處;(四)警惕——不要上反革命分子的當;(五)調查——生產、徵購、合作社、生活、對工作人員的意見。古遠興同志說,這七條出差守則,他都背得滾瓜爛熟。他還說“我傳達毛主席的指示,有一套硬功。這就是不需要記筆記、用不著寫紙條,我能一字不落、原原本本地傳達,做到忠於原話不走樣。毛主席對我這種超手尋常的記憶力十分讚賞,誇我的腦子是台錄音機、複印機哩!”古遠興,這位忠誠於革命事業的老警衛戰士,不僅毛主席喜歡他,就連興國家鄉人民也從心底里喜歡他敬慕他。1981年離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