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年齡

古語年齡

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人生各個重要年齡階段,都有不同的借代稱謂,如“襁褓”是不滿周歲的嬰孩、“孩提”是兩三歲幼童、“始齔”是七八歲小童,“總角”、“垂髫”則是童年的泛稱等,其中不少借代稱謂如今仍然常用。

解釋

有句成語叫“徐娘半老”。句中的“徐娘”,原指南朝梁元帝的徐妃。據《南史·元帝徐妃傳》記載,徐妃雖然美麗,卻一直沒得到元帝的寵愛。步入中年後,她與皇帝身邊的年輕臣子季江有染。有一次,有人開玩笑地問季江和年長的徐妃相戀是何滋味,他答道:“徐娘雖老,猶尚多情。”如今,即語源於此。成語“徐娘半老”是讚美年長女子風韻猶存,並非貶義詞,但因隱含輕薄之意,故而不可用來形容親人或尊稱長輩。

古語中稱謂

幼兒的代稱

初度——小兒初生之時。

赤子、襁褓——泛指不滿周歲的初生嬰兒。《孟子 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湯餅之期——指嬰兒出生三日。舊俗小兒出生三日,設筵招待親友謂之“湯餅筵”,也作“湯餅宴”、“湯餅會”。

孩提——指幼兒始知發笑尚在襁褓中。顏師古註:“嬰兒始孩,人所提挈,故曰孩提也。孩者,小兒笑也。”《老子》:“如嬰兒之未孩。”也作“孩抱”和“提孩”。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牙牙——象聲詞,嬰兒學語的聲音。如牙牙學語, 因亦指小孩過程開始學話。清袁枚《祭妹文》:“兩女牙牙,生汝死後,才周晬耳。” 周晬,指嬰兒周歲。

垂髫、髫年、總角——泛指幼童時期。古兒童尚未束髮時自然下垂的短髮,故稱之,也稱作“垂髮”。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女孩7歲稱“髫年”,男孩8歲又稱“齠年”。 ì

童齔「chèn」、黃口——指童年。說文有“男八月生齒,八歲生齔;女七月生齒,七歲生齔”之說,可見小孩乳牙脫落,長出恆牙,稱為齡。

膝下——幼年,言子女幼年僅能依附父母的膝下。《孝經聖治》:“故親生只膝下。”

孺子——兒童。《孟子離婁上》:“有孺子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也用作老人對年輕後生的稱呼。《史記留侯世家》:“父去里所,復還,曰:‘孺子可教矣。’”

少年、兒童的代稱

指數之年——兒童九歲。

外傅之年——兒童十歲。

舞勺之年——少年十三至十五歲。

舞象之年—— 少年十五至二十歲。

金釵之年——女子十二歲。

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唐杜牧《贈別》:“娉娉裊裊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

紅顏——年輕人的紅潤容顏。代指少年。唐李白《贈孟浩然》詩:“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雲。”

處子——未出嫁的女子。

千金——對人家女兒的的敬稱,多指未婚者。

男、女成年的代稱

兒女——指青年男女。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束髮——男子十五。古男子到十五束髮為鬢。“束髮而就大學,學大藝焉。”(大戴禮記使傅)

及笄「jī」——女子十五歲。笄古代婦女束髮用的簪子,束髮貫之以笄,表示已經到成年。〈禮記內則〉記載,女子年十五可插笄。〈國語鄭語〉:“既笄而孕。”

成童——十五或十五稍上的年歲。鄭玄:“成童,十五以上”。

待年、待字——指女子成年待嫁的年歲。“愛自待年 金聲夙振”(《文選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女子許嫁,笄而字。”(《禮記·曲禮上》)

幼艾——指美貌的青年男女。《楚辭九歌少司命》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破瓜、碧玉年華——女子十六歲。古文人把瓜拆分為兩個八字以紀年。《通俗編》中云:“若品岩贈張洎‘功成當在破瓜年’則八八六十四歲”。《通俗編·婦女》“宋謝幼盤詞‘破瓜年紀小腰身。’按俗以女子破身為破瓜,非也。瓜字破之為二字,言其二八十六歲耳。”

弱冠、初冠——男子二十歲。《禮記·曲禮上》:“二十曰弱冠。”

有室、有家——男子娶妻、女子出嫁之年。《孟子·滕文公下》:“丈夫生而願為有室,女子生命而願為有家。”朱熹集註:“男以女為室,女以男為家。”

怨女、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女子。〈孟子梁惠王下:“內無怨女,外無曠夫。”曠夫:指年齡大而沒有結婚的男子 。

桃李年華——女子二十歲。

花信年華——女子二十四歲。

中年的代稱

克壯——正當壯年。古代三十歲為壯。唐魏徵《是漸不克終疏》:“貞觀之初,時放克壯。”

而立之年——三十歲。不惑之年——四十歲。知命之年——五十歲。耳順之年——六十。《論語·為政》:“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五十歲的人常自稱為是“未知之年”。

半老徐娘——女子三十歲。

艾——五十歲,耆——六十歲。《禮記·曲禮上》:“五十曰艾,服官政;六十曰耆,指使。”唐劉禹錫《汝州謝上表》:“伏蒙聖澤,救此天災,疲羸再蘇,幼艾同感。”

杖家之年——五十,杖鄉之年——六十,杖國之年——七十,杖朝之年——八十。《禮記·工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鄉,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九十者天子欲問焉,則就其室。”

老年的代稱

垂白——白髮下垂,形容老年。唐孫樵《與何易於》:“百姓入常賦,有垂老僂杖者,易於必召坐與食,問政得失。”

花甲——六十。乾支紀年。十天干與十二地支按順序搭配成六十個單位,形成一循環,通稱為“六十花甲子。”亦稱花甲。”

古稀——七十歲。《曲江》詩:“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雙稀、雙慶——一百四十歲。

下壽——六十歲,中壽——八十歲,上壽——一百歲《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耋「dié」——七十、八十歲。毛傳:“耋老也,八十曰耋。”杜預註:“七十曰耋”。《醒世恆言施潤澤灘闕遇友:“壽登耄耋,富貴不可勝言。”

耄「mào」——八十、九十。《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

期頤——百歲。《禮記·曲禮上》:“百歲曰期頤。”朱熹釋:“周匝之義。”(轉過一圈之感。)“謂百年已周。”頤,朱熹講“謂當養而已。”即壽高百歲。

黃耇「gòu」——《詩·小雅·南山有台》:“不只君子,遐不黃耇。”朱熹註:“黃老人發黃也。耇,老人面凍梨色,如浮垢也。也作黃髮。黃耇也稱作元老。

黃髮——指年老,也指老人。晉陶淵明《桃花源記》:“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

皓首——白頭。指老年。漢李陵〈答蘇武書〉:“丁年奉使,皓首而歸。”丁年:成丁的年齡,即壯年。

台背——《詩·大雅·偉芾》“黃耇台背。”《爾雅·釋詁》:“台背、耇、老,壽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