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經解鉤沈

〖古經解鉤沈〗三十卷。
余蕭客(1732-1778)撰。蕭客字仲林,號古農。年十五通九經,性嗜古籍,聞有異書,必假抄錄。嘗輯《注雅別鈔》,就質於惠棟,遂著弟子籍。平生以教書為業,時人稱其學在王應麟、顧炎武之間,江藩《國朝漢學師承記》說:“余氏曾說:”《鉤沈》一書,漢、晉、唐三代經注之亡者,本欲盡采,因乾隆壬午四月得虛損症,危若朝露,急欲成書,乃取舊稿錄成付梓”。是書乃輯錄先秦至唐諸儒解經之快文而成。卷一為敘,含《前敘》、《後敘》、凡例及《古經解姓氏書目》,《姓氏書目》載周至唐二百二十八家註解經書而原書已亡者,其書今存者不載,又姓氏無考者三十一部,書名無參考二十家,每家書名下詳列出處。實為全書之引書目錄。其下為《周易》一卷,《尚書》三卷,《毛詩》二卷,《周禮》。一卷,《儀禮》二卷,《禮記》四卷,《左傳》七卷。《公羊傳》、《穀梁傳》、《孝經》、《論語》各一卷、《孟子》二卷,《爾雅》三卷。其所引據之書,自諸家經解,如《經典釋文》、何晏《論語集解》之類,旁及史傳、類書,如《漢書》《唐會要》《通典》《太平廣記》之類。凡唐以前人解經之舊說且原書不存者,有片語單詞可考者,一一輯錄之,又有書名而無作者、有人名無書名者,也俱輯存之。全書之體例,“以傳從經,鉤稽排比,一一各著其所出之書。並仿《資暇集》《龍龕手鏡》之例,兼著其書之卷帙,以示徵文。又經文同異,皆以北宋精本參校,正前明監版之訛闕”(《四庫全書總目》)。此書所輯不為不博,然終因見書有限,有以為已成快書而實世間尚存者,如梁皇侃《論語義疏》,日本尚存全帙,也有佚而末輯,輯而未盡者,然欲輯亡佚之書於窮盡,實非易事,不搞輯恢者難知其苦衷。
有《四庫全書》本,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杭州竹簡齋石印本。民國二十五年(1936)補刊影印本,較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