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登堡,B.

德國地球物理學家,猶太人。1889年6月4日生於德國的達姆施塔特,1960年1月25日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1908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受教於E.維舍特教授,1911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和氣象學教授,帕薩迪納地震研究室負責人。古登堡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美國地質學會會員。還擔任過美國地震學會理事和主席。1953年獲得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第15屆威廉·博伊獎章。

古登堡,B.

正文

德國地球物理學家,猶太人。1889年6月4日生於德國的達姆施塔特,1960年1月25日卒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1908年入德國哥廷根大學,受教於E.維舍特教授,1911年獲博士學位。曾任加利福尼亞州理工學院地球物理學和氣象學教授,帕薩迪納地震研究室負責人。古登堡是美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會員,美國地質學會會員。還擔任過美國地震學會理事和主席。1953年獲得美國地球物理聯合會第15屆威廉·博伊獎章。
古登堡一生主要從事地震學地球內部物理學的研究。早期他最突出的研究成果是用地震波的方法估算地核的半徑。1914年,他首次得出核面深度約為2900公里,與現代最新研究成果相差很小。2900公里這一數值至今仍廣為引用。有人稱地球的核幔界面為“古登堡不連續面”。
古登堡在歐洲時期,寫過《地球物理學教科書》,編輯了著名的《地球物理學集成》。
1934年以後,古登堡同美國地震學家裡克特 (C.F.Richter)合作,先後寫成了 4篇討論各類地震波的論文。在30年代,他的主要研究課題,除地震波和地球內部構造外,還有深源地震問題。1941年,他和里克特合作的論文《地球的地震活動性》第一次發表,以後幾經增補修訂,於1949年出版專書,1954年出版第二版。該書對20世紀50年代以前全球各地區地震活動的空間分布作了詳盡的討論,是近代地震學的經典著作之一。
古登堡和里克特一起創立了地震的震級標度。1945年他正式定義了面波震級MS和體波震級mb,把里克特定義的地區震級標度推廣到遠震和深源地震。50年代以後,古登堡主要研究低速層和通道波,他提出的上地幔低速層已為後來廣泛的研究所證實。
古登堡的著作很多,1939年和1951年,古登堡兩次編輯出版了《地球內部的構造》一書。1959年出版了他晚年撰寫的《地球內部物理學》,該書對當時的地球物理學研究作了簡要總結。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