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溝韓師故址

韓師遷古溝的校址是一個俗稱“五壁連”的建築群。中央是一座五開間三進廳加8柱拜亭祠堂,稱“張氏祖祠”,

1939年夏,潮州淪陷前夕,址在潮州湘子橋東筆架山(又稱韓山)麓的廣東省立韓山師範學校,在揭陽縣政府和人民的支持幫助下,遷址揭陽古溝鄉(今揭東縣白塔鎮廣和村)堅持戰時辦學。韓師師生活躍在揭陽大地上,既積極辦好學校,又熱情參加抗日救國活動,成績顯著,社會影響很大。

又稱“聰訓堂”,右側為“朝陽廳”、“穆公廳”,左側為“始祖廳”、“左廬”,都是二進廳、五開間或三開間的祖廳。這些祖廳後面還有“義公廳”、“大陽”等祖廳和俗稱“跪獅”(又稱“下山虎”)的建築物8座。祖祠後面還有“節孝祠”等。這一建築群雖不是專為學校所建,但規模宏大,使學校的校務處、圖書館、儀器室、教室、師生宿舍、廚房、浴室、廁所和操場等設施一應俱全,加上周圍蒼山秀水,綠野雲樹,環境優美,也是辦學的好地方。

韓師遷古溝是1939年5月下旬。1944年12月9日和1945年1月26日,日寇兩次攻陷揭陽城,3月8日再次占領榕城直至抗戰勝利。此期間戰事緊張,敵機屢深入揭陽內地騷擾肆虐,1945年2月又被迫遷至灰寨(今屬揭西縣)。1946年2月才回遷潮州城東筆架山麓原址。韓師在古溝計有5年9個月。

韓師遷古溝期間,辦學規模和教學質量都有很大的發展。遷古溝前韓師只有高中師範3個班,簡易師範5個班,共8個班,學生279人。遷古溝後至1944年全校共21個班,學生844人;附屬聰訓國小8個班,學生400多人;全校教職員工294人。學校規模為此前潮汕教育史所沒有。是時潮汕部分地區淪陷,民不聊生,許多學校停辦。韓師及時內遷古溝,在抗日的烽煙中堅持辦學,真是“瘡痍滿目是,此處獨崢嶸。”(《韓師建校82周年紀念》語)是時潮汕教育界不少名流隨韓師內遷,張華雲、孫裴谷、許偉余、王顯詔、劉昌潮、羅堯范、黃家澤、郭篤士、林受益、楊金書、翟肇莊、林韜等都在韓師任教;學生則都是經過嚴格考試錄取的。“教師為一時之俊彥,學生亦萬選之青錢。”(同上)使當時韓師的教學質量,成為省內師範性質學校的佼佼者。

韓師在古溝期間,既堅持正常的教學活動,又根據戰時的形勢與任務,加強戰時教育和社會宣傳工作。如結合戰時形勢,進行讀書與做人的教育,動員學生努力學習,熱誠參加抗日救國活動;加強軍事訓練,把軍訓列入課程;在國難當頭的情況下,學校成立了社會教育委員會,組織學生課餘參加社會宣傳工作。1940年初寒假期間,全校學生分赴20多個鄉村,進行抗日宣傳活動,包括演講,出版壁報、漫畫、標語,慰問軍屬,戲劇和歌舞演出等,演出了《壯烈犧牲》、《死裡逃生》、《別親從軍》、《保衛中華》、《抗戰進行曲》等節目,激發民眾愛國愛家愛民族,同仇敵愾的情緒。1940年暑假,學校又組成戰時宣傳服務團,在喬林、華清兩鄉表演戲劇,觀眾達3000餘人。1940年和1944年,先後在古溝、何厝圍、玉步、漁南、智勇、永睦等鄉辦民眾學校8所,由韓師學生擔任民校的教務主任和教師,開設的課程有讀書、習作、尺牘、常識、算術、珠算、音樂和時事等,既幫助民眾學文化,又發動民眾參加抗日戰爭。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在抗戰的艱苦歲月里,韓師師生經受了戰爭烽火的洗禮。他們滿懷愛國熱情認真教學,刻苦學習。有的同學還參加中國共產黨,在黨組織的領導下,開展隱蔽的革命活動,受到了更大的磨鍊。

韓師遷古溝的這段歷史,是韓師發展史上光輝的一頁。現在韓師已升格為師範學院。數年來,海內外許多當年在古溝畢業的韓師校友和社會知名人士,接踵到古溝韓師故址參觀考察。韓師的鐘聲、書聲,永遠迴蕩在古溝這一以“張氏祖祠”為中心的建築群的記憶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