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榆樹鎮

古榆樹鎮

古榆樹鎮地處遼寧省北端,中國著名商品糧基地昌圖縣的西北部,隔遼河與內蒙古自治區相望,轄區面積204.12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8萬畝,人口3.5萬人。是中國北方重要的花生生產地、集散地和花生種子繁育基地,也是玉米、水稻、小雜糧等優質糧食作物生產地和集散地。

行政區劃

古榆樹鎮鎮政府駐古榆樹,人口3.67萬人,面積218平方千米,轄19個村委會:河龍村、西窯村、小會村、小山村、腰堡村興國村古榆樹村、哈爾村、黎明村五四村、向前村、三道橋村、裕國村、前烏龍村、後烏龍村、東岡村、勞動村、大房村、朱家村

自然資源

古榆樹鎮千年古榆樹
古榆樹鎮地處北溫帶,隸屬於北溫帶大陸性季節性半濕潤氣候區,森林覆被率為22%,空氣清新,無污染。該地區四季分明,雨熱同季,日照充足,晝夜溫差明顯。年平均氣溫6.7℃,年無霜期140—155天;年平均自然降水量在400—550毫米之間,多集中在7—8月份。地下水埋深5—7米,水分供應充足;年平均日照2934.2小時,日照率為69.3%。全年太陽總輻射量140.1千卡/cm2,是世界上著名的花生和小雜糧生產地帶。土層以風沙土為主,中細沙厚度占總厚度的50%以上,施肥料以農家肥為主,配以少量硫酸鉀複合肥,使得土質疏鬆肥沃。這裡晝夜溫差大,降雨豐水年與窮水年差別很小,疏鬆肥沃的沙質土壤和充足的地下水資源,光熱條件,先進耕作模式的套用,優良品種的選育和種植,使古榆樹鎮生產的花生具有色澤鮮亮,口味醇香,口感綿延,高蛋白,高胺基酸,低糖,不含黃麴黴菌極優品質。古榆所生產的花生經花生生產權威部門認定是世界上最優良的花生,從而受到歐美、東南亞等許多國家消費者的讚譽。

人文資源

古榆樹鎮是遼北的中心城鎮之一,是中國花生研究學會有機花生的生產和實驗基地,中國花生研究學會理事,山東省花生研究協會秘書長張偉碩士;瀋陽農業大學花生研究資深專家,鐵嶺市科技副市長王邵彬教授,是古榆樹鎮花生生產顧問。東北大學在古榆樹鎮設有科研教學基地,古榆樹鎮在花生生產、加工、銷售上都將提供無償的科技服務和智力支持。古榆樹鎮花生種植歷史在百年以上,當地農民具有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生產經驗。

區位優勢

古榆樹鎮交通十分便利。處於東北城市群的中心地帶。經濟發達,科技先進、資金雄厚的遼南城市群距古榆樹鎮運時只有1小時。古榆樹鎮有四條縣級公路通過,與京哈高速公路、303國道、201國道和京哈電氣化鐵路平齊鐵路一起構成快捷、便利的交通網路。在建的京哈高速公路重要分支四阜高速公路距古榆樹鎮僅10公里。

特色產業

古榆樹鎮花生種植
昌圖縣古榆樹鎮不斷做大做強花生產業,在花生品種更新繁育、模式化栽培、出口加工等方面重點投入,2005年花生收入達7500萬元,占種植業收入的75%,僅此一項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00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5%。昌圖縣花生種植面積70萬畝,古榆樹鎮種植面積就在8萬畝以上,整個種植區域內年產優質花生果3.5億斤以上,年產花生米在2.5億斤以上,另外還有內蒙古吉林和周邊其它縣市生產的花生總量在5億斤以上。古榆樹鎮及周邊有花生粗加工廠100家以上,年生產花生米在3.5億斤以上。全鎮規模較大的花生米加工廠有5家,將為您建立花生深加工企業提供“基地+農戶+公司”的現代企業模式。

針對花生品種老化,單產水平低,效益不高的實際情況,古榆樹鎮黨委、政府領導几上山東考察和引進花生新品種,通過進行良種的試驗、示範和品種對比,選育出“花育20”、“魯花8號”、“魯花11”等適合本地種植的優質品種,花生的單產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同時這個鎮大力推廣了大壟雙行覆膜栽培模式,在推廣過程中,古榆樹鎮通過開展村、組幹部帶頭先行、鎮村提供資金補貼等形式,有效地促進了模式化栽培技術的推廣。為提高花生模式化栽培質量,解決農民費工費時費力,影響農戶種植積極性的問題,從山東引進了13台套花生大壟雙行覆膜播種機,鎮財政拿出6萬元對每個購買機械的農戶進行補貼。通過示範調動了農戶購買和使用機械的積極性。20

古榆樹鎮花生種植
05年春,鎮財政還拿出30萬元從山東一次性購進54台套花生覆膜播種機,大大提高了機械作業量,有效地促進了模式化栽培技術的推廣。既夠了土地的利用率,又提高了花生產量,花生單產水平提高25%左右。這個鎮還積極探索機車深翻方式,解決花生重茬的問題,去年該鎮對1萬多畝地塊進行了深翻作業。

為延伸花生的產業鏈條,古榆樹鎮鎮黨委、政府積極引進、扶持花生龍頭企業,實現花生產品就地轉化增值,拉動花生產業發展。古榆樹鎮有各類花生生產專業戶300多戶,其中花生米篩選加工大戶15戶,年可加工花生7500萬公斤以上。2007年引進了具有獨立出口自營權的鐵嶺佳東花生製品有限公司,企業年可加工花生1.5萬噸,給農民帶來了很高的經濟效益。

2008年古榆樹鎮又成功引進了由瀋陽勝自倫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投資2億元的年產3.6萬噸花生系列製品的出口項目,公司註冊為鐵嶺德冠花生製品有限公司。該公司可年產10萬噸花生油,是國內最大的花生油生產企業。工程分兩期建設,每期規模年產花生油5萬噸。目前一期土建工程已近尾聲,二期工程明年年底完工並投入生產。招商引資企業的成功引入,強有力地拉動了昌圖縣花生產業的發展,推動了昌圖花生特色產業的晉級升檔,拉長產、加、銷一體化產業鏈條,以特色產業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結構調整,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財政收入增長。同時,花生產業的深入推進,有力地帶動了芝麻、地瓜等特色產業的崛起和進一步完善。這些特色產業日益成為昌圖縣域經濟發展的支撐,使整個縣域經濟煥發出活力和後勁,呈現出跨越式發展的良好態勢。

農貿市場建設

古榆樹鎮古榆樹鎮
昌圖縣古榆樹鎮招商引資興建農貿綜合市場,出台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扶持政策,拓寬農民增收空間,活躍當地第三產業。古榆樹鎮地處昌圖西北部,每到集日,內蒙古的客商和農民都來古榆樹鎮趕集,因此該鎮的農產品交易十分活躍,是昌圖西北和內蒙古部分地區的商流和物流中心。為了改善經營環境,古榆樹鎮不斷加大小城鎮建設力度,完善各種基礎設施。古榆樹鎮沒有固定的農貿市場經營場所,每到集日交易,農民只好占道經營、露天經營,給經營者帶來不便。為解決這一問題,2008年5月,古榆樹鎮黨委政府經過多方努力,引來四平客商王長青投資527萬元新建集輕工、農貿為一體的封閉農貿市場,該市場共占地4000平方米,經營攤位2000個,精品屋60個,可同時容納5萬多人在此交易。市場主體工程已經結束,9月份就可投入使用。

古榆樹鎮黨委、政府積極與工商、交通、公安、稅務、城管部門協調,放寬政策,改善經營環境,出台了加快全鎮個體私營經濟的12條措施。該措施規定,對外地來古榆樹經營的車輛,工商部門對未繳納管理費的不予罰款,國地稅部門憑票據對外地客商和本地農民同等標準收稅,城管部門對鎮外來的經營業戶,除收取攤位費外,免收一切費用;公安派出所對外來車輛一般不檢查、不扣留,一般違章不處理,並對欺行霸市、擾亂市場經營秩序的不法分子予以嚴懲;鼓勵個體私營企業吸納農民和下崗職工就業,企業安置農民和下崗職工100人以上,或者企業職工60%都是農民和下崗職工,並與其簽訂2年以上勞動契約的,政府給予一定獎勵;個體私營企業如需場地,可採取土地使用出讓權或租賃等形式,土地有償使用費最低先收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