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之爭與文明自覺

潮天人之際·古今之變·中西之會——施特勞斯西來意(2009)附錄施志高通識教育——通俗化還是教化(2009)徐戩斯言之玷——審視一個中國的施特勞斯門人(2008)

內容介紹

施特勞斯的學問方向給中國學人的啟發首先在於:自由主義也好,保守主義、新左派主義或後現代主義也好,是否真的能讓我們應對中國文明所面臨的深刻歷史危機。我們相信,按施特勞斯的學問方向培育自己,我們肯定不會輕易成為任何“主義”的教誨師,倒是難免走上艱難地思考中國文明傳統的思想歷程。

作品目錄

徐戩
編者說明
徐戩
高貴的競賽(代序)
劉小楓
刺蝟的溫順(2001)
甘陽
《政治哲人施特勞斯》後記(2003)
張旭
施特勞斯在中國——施特勞斯研究和論爭綜述(2003)
鄧正來、曼斯菲爾德等
與施特勞斯學派相關的若干問題——與曼斯菲爾德教授的對話(2008)
馬愷之
哲人的自由,哲人的沉默——施特勞斯與中國哲學(2008)
劉小楓
施特勞斯與中國——古典心性的相逢(2009)
張志揚
啟蒙:落日前的憑弔——為“五四”九十周年而作(2009)
包利民
“《羅爾斯篇》”與古今之爭的得失(2009)
陳建洪
張皇失措的哲學(2009)
張文濤
施特勞斯、古典學與中國問題(2009)
韓潮
天人之際·古今之變·中西之會——施特勞斯西來意(2009)
附錄
施志高
通識教育——通俗化還是教化(2009)
徐戩
斯言之玷——審視一個中國的施特勞斯門人(2008)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