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討

取討 ,拼音qǔ tǎo 解釋 :索取;討。

拼音

qǔ tǎo

注音

ㄑㄩˇ ㄊㄠˇ

解釋

取討(取討) 
索取;討。 元 喬吉 《揚州夢》第三折:“﹝此女﹞先與豫章太守張尚之為侍兒,後來牛太守往豫章經過,取討為義女。” 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規制紀略》:“自隆宗門外朝東者,曰司禮監經廠直房,日用紙札書箱皆貯於此,候御前取討。”明 馮夢龍 《喻世明言》第一卷:“慌忙又取出黃燦燦的兩錠金子,也放在卓上,道:‘這十兩金子,一併奉納。若干娘再不收時,便是故意推調了。今日是我來尋你,非是你來求我。只為這樁大買賣,不是老娘成不得,所以特地相求。便說做不成時,這金銀你只管受用,終不然我又來取討,日後再沒相會的時節了。我陳商不是恁般小樣的人!’ ”《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三:“殷氏承當了供養公婆,初時也還像樣,漸漸半年三個月,要茶不茶,要飯不飯。兩人受淡不過,有時只得開口,勉強取討得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