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彩頭

浙江一帶,春節期間,特別是除夕夜,人們十分講究討彩頭,只講吉利話,忌出不吉之言。如燈火點著說“紅”而不是“著”,燈火熄滅說“無”而不是“滅”,小孩不慎跌跤說“拾元寶”而不是“摔跟頭”等;並在灶頭、米桶、衣櫃等器物下,壓上紅紙包,以祝新年發財;還在磨盤、木礱等處墊稻草,表示新年穀物豐收等。

鍾毓龍《說杭州》云: “杭人最多忌諱。晚間所點之燈。名日燈盞,而盞近斬,改日燃釜,又取其吉利,改曰善富,專供灶上之用。除夕廳上亦用之。” 杭俗除夕夜以朱橘、荔枝置枕旁,歲朝取食之。呼之日“吉利”,以音相近。清孫同元《永嘉聞見錄》云: “親戚酬酢,吉語生馨,即歲時送禮亦必加太平錢、萬年青柏等事,否則指為不祥。”

正月初一,溫州有“送元寶” (又名“喊元寶”)習俗。將紅糖元寶縛在萬年青樹枝上,挨門挨戶送吉利話。一人打竹板,現編俚語,一人搖春柴(樟樹枝葉)專門應“好”。溫州俗語: “正月初一送元寶,句句講好。”即是討彩頭的一種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