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枝唐松草

叉枝唐松草

叉枝唐松草瘦果無柄,狹橢圓形,長約4.8毫米,有8條縱肋,宿存花柱長約2.2毫米,上部鉤狀彎曲。7月開花。花序不等叉狀分枝,有少數花;心皮數目很多。其葉有明顯的脈網,花柱較長,拳卷,腹面上部有不明顯的柱頭組織而與糙葉唐松草T. scabrifolium、爪哇唐松草T. javanicum、多枝唐松草T. ramosum 等種類近緣,但花絲狹線形,可以區別,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雙子葉植物綱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種中文名:叉枝唐松草
種拉丁名:Thalictrum saniculaeforme DC.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唐松草屬
屬拉丁名:Thalictrum
國內分布:在我國分布於雲南西部(鳳慶)、西藏南部(聶拉木)。
國外分布: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叉枝唐松草
叉枝唐松草

海 拔:2300-2500
命名來源:[dc. Prodr. 1: 12. 1824]
中國植物志:27:517
英文植物志:6:297

簡介

ThalictrumsaniculaeformeDC.Prodr.1:12.1824;Lecoy.inBull.Soc.Bot.Belg.24:215,t.5,f.101885;王文采,植物分類學報6:371.1957.
植株全部無毛。莖高18-32厘米,自下部或中部近兩叉狀分枝。基生葉和莖下部葉有長柄,為二至三回三出複葉;葉片長4.5-12厘米;小葉紙質,頂生小葉寬倒卵形或菱狀寬倒卵形,長1.5-2.5厘米,寬1.3-2.3厘米,基部寬楔形或圓形,偶爾淺心形,三淺裂,裂片頂端鈍,全緣或有少數圓齒,脈在背面隆起,脈網明顯,小葉柄長0.8-1.6厘米;葉柄長4.5-13厘米,基部有狹鞘。花序二至三回不等叉狀分枝,有少數花;苞片小,橢?殘危換ü3?1.5-2.3厘米;萼片4,白色,脫落,?衷殘危ぴ?4毫米;雄蕊多數,長3-4毫米,花葯長圓形,長約1毫米,有短尖,花絲狹線形;心皮25-68,花柱拳卷,上部腹面有柱頭組織。瘦果無柄,狹橢圓形,長約4.8毫米,有8條縱肋,宿存花柱長約2.2毫米,上部鉤狀彎曲。7月開花。
在我國分布於雲南西部(鳳慶)、西藏南部(聶拉木)。生海拔2300-2500米間山地草坡或林中。在尼泊爾、錫金、不丹、印度北部也有分布。
這種的特點是:花序不等叉狀分枝,有少數花;心皮數目很多。其葉有明顯的脈網,花柱較長,拳卷,腹面上部有不明顯的柱頭組織而與糙葉唐松草T.scabrifolium、爪哇唐松草T.javanicum、多枝唐松草T.ramosum等種類近緣,但花絲狹線形,可以區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