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俄國駐天津領事館

原俄國駐天津領事館是二十世紀初原沙俄政府駐天津的領事館,俄國駐天津領事館原由俄國商人開辦的薩寶石洋行代辦。後於清光緒28年〔1902年〕至29年〔1903年〕期間,在當時的天津俄租界(今河東區十一經路88號)新建領事館。該建築目前為特殊保護等級歷史風貌建築。

歷史

1902年至1903年期間,原沙俄政府在天津俄租界海河渡口附近修建了駐天津領事館。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俄國駐天津領事館改為蘇聯駐天津總領事館。1924年,蘇聯政府放棄天津俄租界權力,蘇俄駐天津總領事館另作別用。1942年,原址成為日本海關辦事機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原址被闢為天津市人民政府直屬招待所。1983年,因為領事館前的十一經路因修建大光明橋時被拓寬,所以該址前院被占用。2008年,北京奧運會舉辦前夕的迎奧運環境綜合整修工程中,由天津市人民政府撥款並按照“修舊如故”的原則對原俄國駐天津領事館的建築外檐進行了整修並恢復了原貌。目前,現址由天津市鄉鎮企業管理局使用。

建築風格

原俄國駐天津領事館占地面積714平方米,為方形二層磚木結構仿中世紀俄式樓房,外立面為混水牆面,頂部設計為瓦屋面坡頂。建築平面呈凹字型,正立面朝海河,側立面臨十一經路和大光明橋。建築主入口、側入口設有拱券門,門上有挑梁支撐的陽台,窗戶設有三角形、一字形石窗楣。建築首層的窗台、窗套及角柱等均為石材砌築,牆面貼上有黃色瓷磚。在多年的使用過程中,建築外檐有所毀壞和破損。其中,外檐的石材被粉刷上塗料,瓷磚部分有些損壞和脫落。另外,領事館對面還建有73畝的俄國公園,園內修建了馬球場、游泳池和天津聖母幪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