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金亭

東莞、鹽城、杭州、溫州都有卻金亭,或毀或存,各自關聯著地方官員卻金守廉的故事。卻金亭已經成為各有關縣市進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東莞、鹽城、杭州、溫州都有卻金亭,或毀或存,各自關聯著地方官員卻金守廉的故事。卻金亭已經成為各有關縣市進行廉政教育的重要基地。

東莞卻金亭

東莞卻金亭因卻金亭坐落於今廣東省東莞城區光明路與教場街交叉的街角處,內有“卻金亭碑”。該碑立於明嘉靖二十一年(公元1542年),碑高184厘米,寬102厘米,青石碑身和紅砂岩的底座顯得非常厚重。石碑打製得相當仔細,碑的上部呈弧形,雕刻著細膩的雲海花紋,花紋間是古篆體的碑額,下面是楷體碑文,鐫刻精良,字跡至今仍清清楚楚。根據碑文的記載,當時廣東一帶有些地方對外通商秩序混亂,賄賂和亂罰問題嚴重,甚至還有對外商拉差、勞役的現象。 兼管口岸的番禺縣尹李愷上任後,對外商“不封舟者,不抽盤,責令其自報數而驗之。無額取,嚴禁人役,勿得騷擾。”外商非常感激他,由暹羅商人奈治鴉看邀集外商,籌得一百兩白銀,送給李愷,李愷堅決不受。奈治鴉看無法將銀子退回給外商,就到廣州找到李愷的上司,請求將這筆錢建個亭子,以表彰李愷的廉政。得到批准後,奈治鴉看便在當時東莞最熱鬧、人流最集中的地方———演武場築亭、建坊、立碑、掛匾,名卻金亭,碑即名“卻金亭碑”。
這座460多年前由外國商人豎立的石碑,不僅記載了明朝時期東莞給外商創造良好投資、貿易環境的史實,也反映了當時我市民風淳樸,文明廉政的形象。是東莞市一處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卻金亭碑”已被列入廣東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05月25日,卻金亭碑作為明代文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鹽城卻金亭

阜寧自古就是民風淳樸之地,對清官良吏素來敬重,存在於明清兩代、曾是當時阜寧人文景點之一的卻金亭,就是一個佐證。
卻金亭建於明朝嘉靖年間,是為表彰兩淮運鹽使范釒總 而建立的。那時,阜寧尚未立縣,縣域之地分屬鹽城、山陽(即今之淮安市)二縣,阜寧城當時稱作廟灣鎮。據《文獻通考》、《明實錄》、《阜寧縣誌》等歷史資料記載,早在宋朝年間,縣域內即已廣泛產鹽,那時產鹽亭、灶屬天賜場鹽場管轄(天賜場即今濱海縣的天場鄉,阜寧立縣後一直是阜寧縣的一部分,直到本世紀四十年代分縣而治時方析出屬濱海縣)。
到了明代,由於海漲日遠,移民增加,鹽業生產迅速發展,廟灣獨立成為鹽場。朱元璋於洪武17年即公元1384年在“諸產鹽地次第設官,兩淮鹽場三十各課司”,“廟灣與焉”。這就是說,縣境產鹽已具規模,已在兩淮30個大鹽場之列,皇帝已直接向這裡派遣掌管鹽業生產的官吏。史書記載說,其時廟灣鹽場的場界為“東北際海,西挖淮,南抵鹽城,東南連於新興。”范釒總 就是此時出任兩淮運鹽使,駐節廟灣,掌一方鹽業生產、銷售三大權的。
據《縣誌》載,范釒總 “多惠政,常巡視各(鹽)場,詢亭民(從事鹽業生產的民眾)疾苦,亭民歌之曰:“范來早,我來飽;范來遲,我人飢。”後來范釒總 被朝廷調往四川任參政。離開廟灣時,商民、灶戶“潤送”,即流著眼淚送地。因見其兩袖清風,民眾遂湊錢相贈,“走數百里(方)呈獻,釒總 堅卻之”。眾人見 范釒總 堅決推卻不受,便將這筆金錢建一亭子,“以彰清節”。此亭子便被命名為“卻金亭”。
卻金亭建在鹽課司街南即鹽市口處,這裡便成為古代阜寧的一處名勝,以後的各種版本的《阜寧縣誌》及有關史書對卻金亭均有翔實記載。到了清朝初年,卻金亭由於年代久遠而坍毀。但此後仍不斷有人前來參觀遊覽。清初有一位叫做郭廣的文人訪卻金亭故址後,寫了一首詩,頗有點教育意義。詩曰:“鹽使清操昔共賢,荒庭遺蹟鎖寒煙。人生只解黃金好,誰識辭金更足傳。”

杭州卻金亭

位於餘杭鎮苕溪北岸的卻金亭經重修後於近日建成。卻金亭是餘杭區紀委推出的廉政教育系列“套餐”之一,旨在借古警今,弘揚廉政文化,倡導清廉淳風。
卻金亭建於明嘉靖五年,距今已有479年的歷史。據記載,皖人王確任餘杭縣令五年,以人品高邁,洞徹民隱,被民以慈而名於世。當時,鄉民孫啟被人誣陷判了死罪。王確調集案卷,經過兩年密訪,查得實情,並申報杭州按察使衙門要求為孫啟平反,卻遭到嚴詞訓責。王確不惜丟官去職,越級上奏朝廷,最終為孫啟平了冤獄。此時,王確母親故世,孫啟之母以百金相贈,助他治喪,被王確拒絕。孫啟為感謝王確,築亭於縣衙門前苕溪畔,取名卻金亭,讓子子孫孫永遠紀念這位“王青天”。
對於今人來說,卻金亭是一面鏡子。餘杭區紀委充分挖掘這一歷史廉政文化,在原址上重修了卻金亭,並作為廉政教育基地,讓當代人見亭而頌德,至此而肅然。

溫州卻金亭

據史料記載,文林(1445-1499),字宗儒,長洲(今江蘇吳縣)人,明成化八年進士,十二年至十三年首任永嘉知縣,弘治十一年任溫州知府,最後死於溫州任內。他生前沒動過溫州的任何東西,家中貧困。溫州百姓為失去這樣一位父母官而深感惋惜,自覺籌集千金,但文家固辭不受。溫州民眾為紀念這位知府,特在華蓋山修建“卻金亭”,並在永嘉縣學內及禮賢坊等處建文公祠、豎德政碑。
2005年,為紀念文林,溫州人民在華蓋山重建卻金亭。卻金亭亭高4.5米,投資10萬元。
另,在溫州歷史上當過太守、知府的官員不少,政績比較卓著的,在明代要算何文淵了。他是與崑劇《十五貫》中蘇州太守況鍾齊名的中國四大太守之一,他到溫州後,首先注意民情調查,每月初一、十五,召集父老鄉親開會,徵求對官府意見。宣德七年(1432)冬,他途經括蒼馮公嶺,永嘉縣丞於建與一些士民想討好他,以黃金相贈送,他婉言謝絕,後來有人讚頌他的廉潔,題他所在的館舍為“卻金館”。在溫州府署園中,曾築有“卻金亭”,這在《明史·文徵明傳》中有記載的。
何文淵知溫州府達六年,離開溫州時,吏民軍衛一萬餘人夾道送行,他作了一首詩:“作郡焦勞鬢蓬,承恩又侍大明宮。行囊不載溫州物,唯有民情滿腹中。”因此,溫州人民曾立《何公文淵畫像碑》於先賢祠,並刻有他的留別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