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石油

印度石油公司的前身是印度政府於1958年成立的印度煉油有限公司。主要業務活動包括煉油、銷售和從事國際貿易活動,其主要任務是減少印度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從而節省寶貴的外匯。其包括提煉、生產和運輸石油產品,產品有原油、機油、潤滑油以及其它石油產品。在2007年度《財富》全球最大五百家公司排名中名列第一百三十五。

公司成立

成立時間:1964年

公司業績:1999年營業收入18,728.6百萬美元,增長率為27.2%;實現利潤5.65億美元,增長率為6.9%。
公司業務:主要業務活動包括煉油、銷售和從事國際貿易活動,其主要任務是減少印度對外國石油的依賴,從而節省寶貴的外匯。其包括提煉、生產和運輸石油產品,產品有原油、機油、潤滑油以及其它石油產品。
員工發展:公司非常重視員工的獨特價值,其獨特的文化在於它對員工的信任、開放從而能夠使員工迸發出創造力。為此,公司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管理制度,使公司的每一個職員在不同的崗位上都稱為“勝利者”,並為員工提供培訓。公司的管理方法如今為許多國家所仿效。

公司發展歷程

印度石油公司的前身是印度政府於1958年成立的印度煉油有限公司。1959年,印度政府成立印度石油公司,主要目標是為印度國營企業提供石油產品並銷售國營煉油企業的產品。1961年以後,標準-真空石油公司和殼牌石油公司為將印度石油有限公司擠出市場而挑起了價格戰,但印度石油公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打敗了外國石油公司並脫穎而出,成為印度主要的石油有限公司合併成立印度石油公司。隨著印度的迅速工業化,石油進口越來越多,國家外匯也有相當一部分被石油進口所吸收。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宣布禁止私營公司進口石油以及石油產品,從而非正式地給予印度石油公司以石油進口壟斷權。到60年代中期,印度政府修改了政策,又開始允許外國石油公司擴大生產能力,印度石油公司也與各大石油公司達成換貨協定,以便促進精鍊石油產品的銷售。
進入70年代以後,在前蘇聯政府和其它外國公司的幫助下,印度石油與天然氣委員會在印度沿海發現了幾處重要油氣田,從而使其國內石油供應有所增加。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以後,印度石油公司在印度經濟生活中的作用迅速上升。公司這時也開始從沙烏地阿拉伯、伊拉克、科威特等國進口石油。與此同時,印度決定將該國其餘油廠國有化,於1976年接管了位於Bombay的緬甸殼牌煉油公司和位於Vizagapatnam的卡爾蒂克斯煉油廠(將其併入印度斯坦石油公司。該公司原為印度政府與埃索石油公司合資企業。)1981年,印度石油公司又從阿薩姆石油公司接管了部分煉油與銷售業務。80年代末期,印度的石油消費繼續以每年8%的速度遞增。
90年代的石油市場,更加變幻莫測,其油價與世界的政治形式緊密相連。但公司始終“咬定青山不放鬆”,為印度的石油工業作出巨大貢獻。同時,公司大力開展多元化經營,大力向國際貿易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