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加道鄉

卡加道鄉

卡加道鄉位於草原新城合作市東北部24公里處,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是一個藏民族為主體,農牧結合的邊遠特困鄉,全鄉土地總面積55.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800畝,全鄉有牧民總戶數347戶,總人口2341人,擁有勞動力1404人。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卡加道鄉卡加道鄉

卡加道鄉位於草原新城合作市東北部24公里處,平均海拔3200米以上,是一個藏民族為主體,農牧結合的邊遠特困鄉,全鄉土地總面積55.4萬畝,其中耕地面積11800畝,全鄉有牧民總戶數347戶,總人口2341人,擁有勞動力1404人,有基層黨支部5個,其中機關黨支部1個,農牧村黨支部4個,鄉級機關有學校、衛生院、獸防站。民族教育方面擁有鄉中心國小1所。村校3所,現有在職教師23名,在校小學生達到271人,入學率達95.7%,鄉村醫療衛生方面,現有鄉衛生院一所,在職醫務人員5人,兒童四苗覆蓋率達到95%以上,參加農牧合作醫療的農牧民達到87.1%以上,畜牧獸醫科技服務方面,現有畜牧獸醫科技人員2名,肩負著全鄉各類牲畜的疫病防治和科技推廣任務。民族宗教方面,擁有卡加寺院一所、僧侶達92人,即將完工的合和公路將為卡加道全鄉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自然地理

境內地形複雜,地勢高亢,溝壑相間,聞名遐邇的太子山就矗立在境內東北部。境內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在3200米以上,年均氣溫0.5℃年均光照2300—2400小時,年均降水量500mm,全年無霜期約35—40天,土壤最大凍土層140cm,高原大陸季節性氣候特徵明顯。全鄉土地總面積55.4萬畝,其中耕地面各1.18萬畝、林地面積14.58萬畝(內森林面積7492畝)。轄區內草蓄、礦產、旅遊森林藏藥材、水電資源十分豐富,開發潛力巨大,發展前景誘人。

建設發展

楊市長做重要講話楊市長做重要講話

卡加道鄉屬以牧為主、牧農結合的邊遠牧農結合經濟區。由於地理區位、自然環境、發展歷史等制約因素的影響,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後,農牧業生產落後,資金和科技投入不足,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發展後勁不足,農牧業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不強,區域經濟發展遲緩。自1998年合作市成立以來,在合作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州市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鄉黨委、鄉政府帶領鄉村幹部和廣大農牧民民眾,在充分認識鄉情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搶抓機遇,制定和實施了“112567”經濟社會發展戰略,即:緊扣一個目標(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突出一個主題(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建立二大產業帶(北部礦區經濟開發帶、和合公路沿線經濟開發帶),積極推進五大戰略(項目拉動戰略、農牧優勢互補戰略、產業開發戰略、龍頭企業拉動戰略、科技興鄉戰略),全面實施六大工程農牧業產業化示範工程、礦區植被保護工程、勞務輸出工程、小康示範工程、市民素質再造工程),重點培育七大產業基地(暖棚育肥基地、畜種改良基地、奶牛基地、蕨麻豬開發基地、良種青稞生產基地、優質油菜育基地)。 經過發展,全鄉上下已形成了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的良好氛圍。大力營造“三個環境”,著力發展區域特色經濟,正在成為該鄉鄉級幹部的自學行動。到2005年末,全鄉GDP總量達到122萬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558元,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已初露端倪,氂牛、藏羊和蕨麻豬飼養量達到3.04萬頭,成畜保活率達到98.21%,各類畜總增、出欄、商品三率分別達到33.26%、31.2%、32.4%,鮮奶年產量達到8萬公斤,牛羊肉產量達到30萬公斤。具體表現在:一是區域經濟發展勢頭良好,建成養畜暖棚63座,種植優質牧草4000畝,飼養犏雌牛1660頭,年出欄育肥牛羊4880頭只,全鄉奶牛飼養大戶達57戶,設施養羊大戶達38戶,“北牛內羊”的格局正在形成。農業科技含量和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青稞、油菜、優質牧草的種植面積達到6285畝,糧食年產量達到24.5萬公斤,油菜產量達到11萬公斤。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全鄉26個村民小組全部通電,橫穿鄉域的和合公路即將建成通車,鄉村道路狀況大為改善,一座移動通訊衛星直放站和2個村的衛星電話系統已經建成,卡加不通電話的歷史已一去不復返了,95%的農牧民用上了太陽灶或太陽能光伏電源,85%的村民小組解決了人畜飲水困難問題,80%的村民小組解決了過河難、行路難的問題,75%的村很會有了寬敞的辦公用房和醫療衛生、科技文化培訓室。三是農牧民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67戶貧困農牧民的危房得到維修改造,95%的農牧民都有了機車,60%的農牧戶都有蘭駝農用車,大部分農牧民民眾已基本解決了溫飽,並開始走向脫貧致富的康莊大道。

領導分工

鄉黨委書記楊俊光同志,負責卡加道鄉全面工作。
黨委副書記、鄉長方向明同志,負責日常行政工作,主管財務工作。
鄉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忠格傑同志,負責紀委全面工作,分管黨政辦、組織、宣傳、信訪、工會、團委、婦聯、民族宗教、老齡、統戰、科教文衛、計生和司法工作。
鄉人大副主席王更登同志,分管全鄉人大工作。
鄉副鄉長交巴同志,協助鄉長抓好日常工作,分管農牧村經濟管理、民政、土地、統計、畜牧工作。
鄉計生辦主任才布契約志,分管全鄉計畫生育工作。

三、內設機構及職責
1、黨政綜合辦公室,協助黨政領導處理日常工作,負責黨政辦會議的會務工作及對各項決議事項的督辦等。
2、經濟發展辦公室,做好我鄉經濟發展規劃,負責市委、市政府下達的各項經濟指標的分解等。
3、社會發展辦公室,負責對村委會工作的指導和主任的選擇使用,加強對村委會主任的教育培訓等。
4、計畫生育辦公室,宣傳黨和國家的計畫生育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上級有關指示、決定、制定本鄉計生工作計畫等。
5、鄉武裝部,負責本轄區的民兵組織建設、政治建設、軍事訓練和武器裝備管理等。

力爭到“十一五”末,初步形成以北部礦區經濟開發帶和合和公路沿線經濟發開發帶為主的經濟發展新格局,通過礦業、畜牧業兩大支柱產業的發展和帶動,促進農業、旅遊、水電、藏藥材產業的發育,進而推動全鄉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而奮鬥。

人口衛生

全鄉有農牧人員2309人、356戶,擁有勞動力1544人。轄4個村委會、26個村民小組,村組幹部42人。鄉黨委下屬機關、日加、其乃合、木道、土房4個黨支部,擁有黨員,其中農牧民黨員、幹部黨名。鄉政府下設黨政辦公室、經濟發展辦公室、社會事業發展辦公室、計畫生育辦公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和人民武裝部,有工作人員20名(內科級幹部6名、一般幹部11名、事業人員3名)。鄉級機關單位3個(中心國小、衛生院、畜牧站),業務人員35人。該鄉在狠抓計畫生育“三為主”工作的基礎上,重點加大了計畫生育獎勵扶助、少生快富養老儲蓄、計生困難戶救助等優惠政策的落實力度,進一步完善了計畫生育全員責任制,出台了《卡加道鄉流動人口管理辦法》。2005年全鄉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5.75%以內,計畫生育率達到100%,節育率達到77.4%,四人被確定為國家獎勵扶助對象,兩對夫婦被確定為“少生快富”獎勵對象並兌現了7000獎金。2005年新型農牧村合作醫療入保率達到92.55%,38位醫保對象報銷醫療費13000餘元,兒童四苗覆蓋率達到98%,鄉村醫療保障能力日益增加。

基礎教育

全鄉有鄉中心學校和日加、土房、木道三所小,聘請卡加道寺院扎咱倉活佛為鄉中心名譽校長。共有教職工26名,其中本科生2名、大專學歷9名,中專學歷11名,國小二級教師8名。2005—2006學年度共有適齡兒童245人,入學率為99.6%;適齡少年118人,在校113人,初級階段入學率為95.8%;十五周歲初等教育完成率為95.1%;17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為90.5%;青壯年文盲率為4.9%;2005年順利通過了省州市組織的“兩基”達標驗收。

社會保障

2005年向特困戶、基層三老人員、殘疾人、計畫生育二(三)女戶和五保戶發放救濟麵粉1.2萬公斤、現金500元,發放飼料糧1.85萬公斤;為18人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金

甘南藏族自治州行政區劃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南臨四川,西界青海。東經100°46′-104°44′, 北緯33°06′-36°10′。總面積40201平方千米。總人口68萬人。甘南藏族自治州轄1個縣級市、7個縣。即合作市,夏河、碌曲、瑪曲、臨潭、迭部、舟曲7個縣。
合作市當周街道|伊合昂街道| 堅木克爾街道| 通欽街道| 卡加曼鄉| 卡加道鄉| 佐蓋多瑪鄉| 加茂貢鄉| 勒秀鄉| 那吾鄉
夏河縣拉卜楞鎮| 王格爾塘鎮| 阿木去乎鎮| 桑科鄉| 甘加鄉| 達麥鄉| 麻當鄉| 曲奧鄉| 唐尕昂鄉| 扎油鄉| 博拉鄉| 吉倉鄉| 牙利吉鄉| 科才鄉
碌曲縣郎木寺鎮| 瑪艾鎮| 尕海鄉| 西倉鄉| 拉仁關鄉| 雙岔鄉| 阿拉鄉
瑪曲縣尼瑪鎮| 歐拉鄉| 歐拉秀瑪鄉| 阿萬倉鄉| 木西合鄉| 齊哈瑪鄉| 采日瑪鄉| 曼日嗎鄉
臨潭縣城關鎮| 新城鎮| 冶力關鎮| 術布鄉| 古戰回族鄉| 卓洛回族鄉| 長川回族鄉| 羊永鄉| 流順鄉| 扁都鄉| 店子鄉| 新堡鄉| 總寨鄉| 三岔鄉| 龍元鄉| 陳旗鄉| 石門鄉| 羊沙鄉| 八角鄉
迭部縣

電尕鄉| 益哇鄉| 卡壩鄉| 達拉鄉| 尼傲鄉| 旺藏鄉| 阿夏鄉| 多兒鄉| 花園鄉| 桑壩鄉| 臘子鄉| 洛大鄉

舟曲縣

城關鎮[舟曲縣]| 大川鎮[舟曲縣]| 曲瓦鄉| 巴藏鄉| 大峪鄉[舟曲縣]| 立節鄉| 憨班鄉 | 峰迭鄉| 坪定鄉| 江盤鄉| 弓子石鄉| 中牌鄉 | 南峪鄉| 三角坪鄉 | 池乾鄉| 八楞鄉| 武坪鄉 | 插崗鄉| 拱壩鄉| 鐵壩鄉| 大年鄉[舟曲縣]| 博峪鄉

卓尼縣柳林鎮| 木耳鎮| 扎古錄鎮| 納浪鄉| 大族鄉| 卡車鄉| 刀告鄉| 尼巴鄉| 完冒鄉| 阿子灘鄉| 申藏鄉| 恰蓋鄉| 康多鄉| 勺哇土族鄉| 洮硯鄉| 柏林鄉| 藏巴哇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