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楚文化

《史記.楚世家》載:楚,祝融之後。祝融居新鄭,其後裔陸終生六子,“六曰季連,羋姓,楚其後也”,其後逐漸西遷。商末,季連後裔鬻熊投歸周文王,並任“文王之師”,當時楚勢力弱小地位低下,在周武王時的歧陽之會上只能“守燎”。鬻熊之曾孫“熊繹當周成王之時,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

簡介

封以子男之田,姓羋氏,居丹陽”。當時為第四等爵的子爵,疆土五十里。丹陽地望歷來有爭議,大的有秭歸、枝江、浙川三說,隨著考古材料的增多,目前多數學者主張淅川說,即早期都於丹水上游的商縣。但此地近周都,受到周的壓力,要想發展,只有沿丹水而下向當時距周都較遠,經濟還比較落後的荒蠻之地遷徙,後居於淅川境李官橋盆地龍戰。至熊渠時,其利用與江漢間侯國的睦鄰友好關係和相當強大的軍事實力,抓住周王室衰微的有利時機,攻伐與之相鄰的江水邊上的小國。東北則一直攻到南陽盆地的西北部,後熊渠怕遭周打擊,退出南陽。熊渠以後的幾代國君利用西周末、東周初周王室衰弱的機會,對江、漢間諸小國進行軍事擴張,滅其國,擴大了楚的版圖。楚文王時滅申、呂、息、繒、應、鄧、蓼等國,南陽盆地盡屬楚有,並在南陽設申縣,轄南陽盆地。
南陽盆地的氣候溫和,土地肥美,物產豐富,人口眾多,交通位置十分重要,是個出賦稅、兵員的好地方。西周之時,南陽盆地的封國是周的南部屏障,當鄂反周被滅後,周宣王時封其舅申侯於南陽,為申國。南陽歸楚後,給楚增添了強大的活力,南陽作為楚的前邊基地和門戶,北可逐鹿中原,東可略淮域,退可據關自守。《左傳》成公七年(公元前584年)載:“楚國宋之役,師還,子重請取申、呂以為賞田,王許之。申公巫臣曰 :‘不可,此申、呂所以為邑也,是以為賦,以御北方, 若取之,是無申、 呂也,晉、鄭必至於漢'。王乃止”。
春秋時代楚國的三軍,中軍是王族,左軍是縣師,右軍是附庸。論戰鬥力,中軍最強,左軍次強,右軍較弱。左軍的師徒多數取自申縣,少數取自息縣。申、息之師是楚在申縣、息縣的地方軍隊,在楚軍中起重要作用,申公、息公親率申師、息師隨楚王楚令尹、司馬征戰,如《左傳》中記:僖公二十五年(公元前634 年)秋,秦晉伐郢。楚斗克、屈禦寇以申、息之師戍商密”。成公六年(公元前585年)晉欒書救鄭,與楚師遇於繞角。楚師還, 晉師遂侵蔡。楚公子申、公子戰以申、息之師救蔡,御諸桑隧。
戰國已降楚實力不斷受到削弱,楚北部的韓、魏等國不斷南侵,西邊日漸強盛的秦國開始車逼於楚,楚懷王十七年(公元前312年),秦楚丹陽之戰,楚大敗,斬首8萬。楚失去淅川以西地及漢中郡,頃襄王元年(公元前298年),秦發兵攻楚,取析15城而去, 此時內鄉縣以西歸秦,楚頃襄王降,秦攻楚取宛,南陽全歸秦有。
楚昭王時,吳軍一度占領郢都,蹂躪江漢平原。南國盆地則仍為楚軍所據守,吳軍不敢問津,不過半年多,楚軍在秦軍援助下,擊退了吳軍,恢復了失地,懷王、頃襄王時,失去了南陽盆地。從此,楚國一蹶不振,以至郢都陷落,南楚滅亡,如果說江漢平原是楚的腹心,那么,南陽盆地就是楚的咽喉,得南陽盆地則楚存,失南陽盆地則楚亡。南陽境內的現存比較有名的城邑有3處,分別是宛城、 龍城、析邑
宛城的前身是申城,即周宣王封其舅申侯於南陽時所築的申城,楚滅申後設申縣,為申縣治地,至春秋晚期開始逐漸改為宛城,秦漢為南陽郡治,漢宛城較大,是在楚宛城或申戰的基礎上擴築的,楚宛城較小,約在漢宛城的北部。

龍城

位於淅川縣李官橋盆地丹江東2800米,南距丹、漢匯流處30多公里,現被丹江水庫淹沒。據七十年代一次庫水下落剛露出城牆時調查,龍城東牆長730,南牆長1030,西牆長915米,北牆長974米,牆寬約8米,殘高1-3.3米,夯土築,夯層厚7-10厘米, 平面圓夯,夯窩直徑8-10厘米,夯土中含西周時期的陶鬲、陶罐、陶至及其它繩紋陶片。漢代的板瓦、花紋磚散見地表。此城可能曾是楚的都城--丹陽。

析邑故城

位於西峽縣城東北的蓮花寺崗上,該土崗南北向,西鄰淅水。城平面呈長方形,東牆長700米,南牆長500米,西牆長750米,北牆長400米。夯層厚約8厘米,城內文化層厚1米多,有戰國時期板瓦、筒瓦、瓮、罐等,經常在城周發現銅鏃,有時銅鏃成束,每束10枚,在北部發現戰國時墓葬,出土有銅鼎等,此城為楚析邑,又名白羽城,時代為春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楚長城

南陽,北靠伏牛山,東扶桐柏山,西依秦嶺,南臨漢江,是個三面環山南部開口的地,東北部的方城缺口為江漢通向中原的孔道,西部是江漢通向關中的咽喉,楚在東、北、西三面依山勢地形築城自守,東牆北始自方城山(又名黃石山,今名小頂山)東麓,越盆地東北缺口至桐柏山的泌陽縣,在這些險要地段築城設關,其長度約100公里,北面以山為城,山谷間設關, 在春秋時期當以設關為主,齊桓公以“八國聯軍”伐楚,楚屈原“以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阻止齊人南下,齊只能在方城外虛張聲勢。戰國中期進行了完善。今方城山西麓山谷中的黃家村尚存大關口遺蹟。在山谷狹道東邊有並列的兩座東西向的土垣,垣殘高1.5--3米,頂殘高1.5米,底寬10米,其中北垣長810米,南垣距北垣250-380米,東西長640米。狹道西亦有兩道近東西向的城垣, 僅存下部基礎,北垣有成排的石牆基,南垣稱跑馬道,西垣共長1419米。楚長城西牆北始自西峽縣二郎坪鄉的漢王城,南入鄧州境。漢王城築於沙帽嶺山北麓,南北長約480米,東西寬約250米,西牆大半依一小山樑築。殘存城牆頂寬1.5-4米,底寬10-18米,東北角殘高3.4米, 城牆上散落許多戰國時的板瓦、筒瓦。漢王城以南依地形而築,“無土之處,累石為固”。在袁店東南的八里崗處,丹水(古名菊水)流經此處後叫長城河,崗下有長城鋪村,長城驛,此處為南陽通向關中的要道,楚長城西城經此處,楚長城西段當築於戰國中晚期,以防秦。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