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苗族跳花節

南開苗族跳花節

貴州六盤水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節日。

南開苗族跳花節

六盤水市以北50公里,水城縣南開鄉三口塘,每年農曆二月十五日,都要舉行當地苗族(小花苗)同胞最喜慶的傳統節日——“跳花坡”節。屆時成千上萬苗族同胞聚集在此,身著盛裝,載歌載舞,歡慶自己的節日。是貴州省規模最大的民族節日之一。

節日活動

“四月八”,是苗族人重要的傳統節日,又稱"亞努節"。2011年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鳳凰縣民族風情濃郁,每年農曆四月八這天,該縣苗族民眾都要身著民族盛裝,唱著山歌,跳著苗家舞蹈,歡度自己的傳統節日。如今,鳳凰的“四月八”已成為鳳凰縣及其附近苗、土家族、漢族等各民族共同狂歡的節日,成為苗族同胞們最盛大的祭祖節、英雄節和聯歡節,蘊涵著深厚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各民族男女青年還藉此機會,通過自己飽含深情的舞姿與歌聲尋找意中人,“四月八”也因此被稱為“東方情人節”。
跳花節跳花節

為楊魯坡(“楊婁島”),“歐島”(“跳花”)是苗族人對自己民族的一種節日的稱呼。另外,它還是苗族人在自己節日上所做的一切文娛表演活動的代稱或總稱。比如說,人們在節日上跳舞或唱山歌或吹奏蘆笙等時都可以說是在“歐島”(“跳花”)。“跳花”實際上是漢族或苗族對苗族“歐島”的一種漢語稱呼,蓋因坡上栽有花樹而名,與苗語意思不盡相同。由於中國很多的非苗族人甚至是苗族人只知道“跳花”而不知道“歐島”,且用“跳花”代“歐島”。
跳花日期全都在農曆正月間舉行,現仍有24處固定跳花坡。每個花坡跳花日期為三天。第一天栽花樹,苗家人遙見花樹而作準備,次日清晨空寨前往;第三日,跳花結束,客人就近處苗寨食宿,飲酒吹笙弄弦歡樂,通宵達旦。花樹由寨老送至長期不生育者家中,不生育者見之大喜,宴請賓客。男女青年藉此擇偶,老人吹笙奏笛,以慶豐年。
2014年5月6日10時18分,2014年中國·鳳凰苗族“四月八”跳花節在該縣古城區沱江雪橋地段隆重啟幕。為期兩天的活動,共分同樂“四月八”、激情“四月八”和歡歌“四月八”三個篇章。其中,湖南鳳凰縣苗族與台灣屏東縣魯凱族在沱江河水上舞台同台演繹民族風情,共同奏響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交流新篇章。

節日來源

苗族跳花節有人認為,“‘跳花’一詞仍漢名,苗語稱‘跳花’為‘歐道’,意為‘趕坡’”。這種說法顯然很不妥當,因為事實上是漢語稱“歐島”為“跳花”。隨便舉個手機牌子的名稱為例說明。你不能說英語稱“諾基亞”為“Nokia”,因為事實上是漢語稱“Nokia”為“諾基亞”。另外,把“歐島”解釋為“趕坡”也是錯誤的,且如此解釋後會誤導人們認為“跳花”的意思就是“趕坡”,那就錯上加錯了。“趕坡”大概是有人把“歐島”的諧音用漢語翻譯過來的,這種翻譯方法不適用於苗語漢譯。退一步說,若非要那樣譯的話,也應該譯為“滾坡”或“倒坡”。為什麼會有人把“歐道”解釋為“趕坡”(準確地說應該是“滾坡”或“倒坡”)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是“滾坡”或“倒坡”相對應的苗語諧音與“歐島”(“跳花”)音相同而已,兩者的意思是完全不一樣的。再舉“啊牆”(“朋友”)一詞為例說明。“啊牆”(“朋友”)在漢語中相對應的詞為“朋友”,根據“啊牆”(“朋友”)的諧音,用漢語翻譯出來就是“(樹)根”,這明顯是錯誤的。

相關條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