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歷史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下設3系、3所、3中心,即歷史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上述9個單位,皆與歷史系有著淵源關係,脫胎於歷史系。

南開大學歷史學院

歷史學院成立於2000年10月。下設3系、3所、3中心,即歷史學系、世界史學系、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歷史研究所、中國近現代史研究所、古籍與文化研究所、日本史研究中心,美國歷史與文化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系、所、中心之下又有若干個教研室、研究室。上述9個單位,皆與歷史系有著淵源關係,脫胎於歷史系。

簡介

1919年南開大學創建伊始,即設定有歷史學門。20世紀20年代初期,著名社會活動家和歷史學家梁啓超來南開大學講學,《 歷史研究法》就是在其授課講義的基礎上編撰而成的。1923年,南開大學正式建立歷史系。著名學者蔣廷黻博士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蔣廷黻博士在南開工作了6年,是歷史系的奠基人。1924年,哈佛大學碩士劉崇鋐先生任歷史系教授。1930年,美國伊里諾大學碩士蔡維藩先生也來南開歷史系任教授。他們的相繼任教,充實了師資,歷史系的教學和研究 也有了一定的發展。
1937年7月盧溝橋事變爆發,當年9月,南開大學奉命南遷,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合組為長沙臨時大學。翌年4月,又徙昆明,改稱西南聯合大學。南開歷史系遂併入"西南聯大"歷史系。聯大歷史系薈萃了三校著名的歷史學家,如雷海宗、劉崇鋐、蔡維藩、姚從吾、鄭天挺、向達、陳寅恪、錢穆、吳晗等。他們培養了許多優秀的人才,如楊志玖、王玉哲、楊翼驤、丁則良、閻文儒 、丁名楠、李希泌等。這些後起之秀中的一些人,後來在南開歷史系工作,為歷史系的建設和發展貢獻了自己的畢生精力。
抗戰勝利後,南開大學重返天津。歷史系立即重新組建教師隊伍,楊志玖黎國彬楊生茂王玉哲等先生接踵而至,在歷史系任教。
新中國成立後,歷史系有了長足的發展。50年代初,吳廷璆、謝國楨、辜燮高、來新夏、魏宏運等同志先後來系工作,進一步壯大了師資力量。1952年教育部進行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工作,原北京大學兼歷史系主任鄭天廷教授、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雷海宗教授相繼調至南開,分別擔任歷史系主任和世界史教研室主任。不久,原北大歷史系教師楊翼驤先生等也加盟南開歷史系,從而奠定了南開歷史系在全國高校歷史學科中的重要地位。50年代中葉,歷史系除設有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和世界史3個教研室外,還建立了明清史研究室。60年代上半葉,又相繼建立了美國史研究室、日本史研究室、拉丁美洲史研究室。歷史系逐漸發展為師資力量雄厚、學科布局合理、學術特色明顯的史學重鎮。
"文革"10年浩劫,歷史系的教學與科研遭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以來,歷史系煥發了勃勃生機。建制迅速發展,形成了中國史、世界史、博物館學3個專業,成立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上古中世紀史、世界近現代史和博物館學6個教研室,並設有圖書資料室、文物室、計算機房。1979年,南開大學歷史研究所成立,著名教授吳廷璆擔任所長。1983年,南開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誕生,歷史系教授楊翼驤先生兼任所長,古籍所的科研人員,半數畢業於歷史系。
1981年和1986年,歷史學科的中國古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中國近現代史、史學史4個二級學科,先後被國務院學位辦公室批准為博士學位授予點。1987年,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地區國別史3個二級學科被國家教委批准為全國重點學科。1994年,歷史系又被國家教委確定為首批"國家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1996年,歷史學科被國家教委確定為"211工程"首批立項建設的單位。1998年12月,歷史學科被批准為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單位。翌年元月,又被批准為博士後流動站。2000年6月,"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005年,“世界近現代史研究中心”被批准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985工程”哲學社科創新基地“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中心”和“世界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相繼建立。
歷史學院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支斷代史、專門史、國別史人員齊全、結構合理的科研教學隊伍。全院在崗教師和科研人員共80人,其中教授36人,副教授39人,講師21人,博士生導師26人,具有博士學位者55人。在這支教學科研隊伍中,有老一輩著名歷史學家楊生茂、來新夏、魏宏運、劉澤華、馮爾康、范曾、俞辛焞、王敦書陳振江張友倫等。中國近代史專家李喜所教授,著名明史專家南炳文教授,美國史專家李劍鳴教授、王曉德教授,拜占廷史專家陳志強教授,日本史專家楊棟樑教授、米慶余教授,還有相關領域的專家王先明教授、白新良教授、趙伯雄教授、杜家驥教授、常建華教授、喬治忠教授、許檀教授、李卓教授、韓鐵教授、馬世力教授等等。他們為歷史學科的建設與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目前,歷史學院擁有8個二級學科,它們是: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專門史、史學理論及史學史、考古與博物館學、歷史文獻學、歷史地理學。下轄20個專業, 9個博士點,20個碩士點,基本上涵蓋了史學領域的各個方面。每年招收博士生60餘名,碩士生60餘名,本科生70餘名,並招收博士後研究人員。
歷史學院的教職工,弘揚“惟真惟新,求通致用”的優良傳統,努力拚搏,繼續創造新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