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達錐尾鸚鵡

南達錐尾鸚鵡

南達錐尾鸚鵡(學名:Nandayus nenday)是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鳥體大部分為綠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翅膀以及背後均為黃綠色;頭部為黑色,尾巴內側以及翅膀內側為黑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灰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棕色。棲息於森林、棕櫚樹林、開闊的平原以及林地、農耕區等。通常成對或是小群體活動,主要的食物為種子、漿果、水果、小堅果、昆蟲以及幼蟲等。分布於巴西、玻利維亞東南、巴拉圭、阿根廷北方等地。

基本信息

南達錐尾鸚鵡

南達錐尾鸚鵡南達錐尾鸚鵡
【物種名稱】 南達錐尾鸚鵡
【又 名】黑頭巾鸚哥
【拉丁學名】 Nandayus nenday
【英文名稱】 Nanday Conure
【科屬分類】鳥綱(Aves)、鸚形目鸚鵡科錐尾鸚鵡
【整體概述】
身長:30公分(12吋)

外形特徵

南達錐尾鸚鵡體長310-320毫米,體重140-147克厘米。這種鸚鵡有一

南達錐尾鸚鵡南達錐尾鸚鵡

個獨特的黑頭,鳥體大部分為綠色,胸部下方以及下腹部、翅膀內側覆羽、尾巴內側覆羽以及背後均為黃綠色;喉嚨以及胸部上方有深藍色的羽毛,大腿下方為紅色,飛行羽為藍色,尾巴上方為橄欖綠尖端帶有藍色,尾巴內側以及翅膀內側為黑色;眼睛外圍有一圈灰白色的裸皮,鳥喙為黑色,虹膜為棕色。
南達錐尾鸚鵡圖冊網址

棲息環境

南達錐尾鸚鵡主要棲息於充滿樹木以及棕櫚,從乾燥到潮濕的平原地區,是潘塔納爾沼澤(Pantanal)地

南達錐尾鸚鵡南達錐尾鸚鵡

區的典型代表鳥種(注:潘塔納爾沼澤地是世界上最廣大和最富饒的生態系統,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濕地。從巴西中西部延伸、到玻利維亞東部和巴拉圭東北。潘塔納爾沼澤地在雨季中涵蓋了200,000平方公里。),有時候它們會前往鄰近人類居住的地區活動,或是在公園、以及農耕區覓食,而造成當地穀類作物相當程度的損壞,因此當地農民相當厭惡它們。

分布範圍

分布於巴西、玻利維亞東南、巴拉圭、阿根廷北方等地。

繁殖方式

南達錐尾鸚鵡卵生,每年5月至8月進入繁殖期,和其他錐尾鸚鵡一樣,生完第2窩後不用很久即開始準備下一窩,可望全年都可繁殖,一窩約產2-6枚卵,但平均窩卵數約為3枚,孵化期約26天,7星期後羽毛長成。壽命20年。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3.12009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低危(LC)。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