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鎮

南華鎮

南華鎮位於甘肅省高台縣城南7.5公里處,總面積263平方公里,轄15個行政村、102個合作社,總人口2.2萬人,耕地面積39140畝。蘭新鐵路、312國道橫穿全境,地理位置優越,交通條件便利,發展前景廣闊。1995年5月,被國家建設部確定為全國500個小城鎮建設試點鎮之一;1996年12月,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1999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創建全國文明村鎮工作先進單位。

基本信息

鄉鎮建設

南華鎮南華鎮
高台縣南華經濟開發區是1993年3月被張掖地區行政公署批准,設立的集商貿、旅遊、工業、農業、林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為一體的綜合經濟開發區,並於1996年12月被農業部批准為全國鄉鎮企業東西合作示範區。總面積32.7平方公里,首期開發8.6平方公里,已建成面積3.4平方公里。
自建區以來,充分發揮土地遼闊,水電充足,藉助城郊和沿路(312線、蘭新鐵路、高火公路)優勢,加快經濟開發區和小城鎮建設步伐,按照“統一規劃、超前設計、分年實施”的原則,繪製了工業園區、小城鎮商貿園區、高效農業園區、畜牧養殖業園區、自然風光園區、沙產業園區、山地養殖業園區等藍圖,規劃了四縱四橫的路格線局,現已形成以鹽廠、宏達飼料廠、鋁型材廠、番茄製品廠、白酒廠、棉花加工廠為骨幹的工業園區;以國華東西路(國道312線)、華中南華北路(高火公路)為主幹的商貿園區;以縣園藝場、三鑫花木公司為主幹的自然風光園區;以先鋒、南岔為骨幹的高效農業園區。
開發區內現有企業412家,其中農業企業19家,工業企業29家,建築企業10家,交通運輸業4家,商流服務業343家,其它企業7家,年總收入31600萬元,從業人員6100人,固定資產4億多元。
2008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鎮黨委、鎮政府緊緊抓住西部大開發和小城鎮建設的良好機遇,加快實施“小城鎮建設帶動戰略”,按照“適度超前,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梯級推進”的原則,求實創新,真抓實幹,加快了小城鎮建設步伐。
幾年來,先後投入資金2380萬元,鋪設拓寬集鎮主、次幹道7公里;完成程控電話二次擴容,農村電話入戶率達到54%,實現“電話鎮”標準;鋪設上下水管道1.8公里,鎮區內單位、企業及周圍農戶857戶,9000人吃上了自來水;綠化街道7.8公里,硬化1600平方米;架設路燈1.5公里;建成集中供熱公司並安裝6噸鍋爐一台,鋪設供熱管道2.1公里,供熱面積3萬多平方米;集鎮電網全部實現改造,建成35千瓦變電站一座;架設有線電視2950戶,入戶率達87%;改造拆遷舊房5300多平方米,新建樓房17幢5萬多平方米。2008年,水、電、曖、排污、交通、郵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基本配套,商貿、飲食、娛樂、住宿、醫療、金融等社區服務日臻完善,一個近期規劃8.6平方公里,遠期規劃32.7平方公里的新型小城鎮正在逐步形成。

旅遊事業

南華鎮南華鎮
旅遊商品:主要有公主棗、太子棗、棗泥、棗茶、棗汁、棗蜜、棗露、棗酒、棗醋等臨澤“棗”字系列產品;鮮奶、優酪乳、鈣奶、含脂無糖奶粉等雪蓮牌“奶”系列產品;沙蔥餃子、生煎包子碾珍子、菜合子、油棒子、蒸餅子等“子”字號系列小吃;烤洋芋、烤紅薯、烤羊肉、烤甜蘿蔔等“烤”字號系列零食;更有久負勝名的“昭武”系列白酒邀你品嘗。另有名人書法、繪畫、攝影和民間刺繡、剪紙等工藝品和仙姑神燈、老子過關、十二生肖金箔卡等旅遊紀念品供您欣賞或留作紀念。

丹霞地貌:丹霞地貌集廣東丹霞的懸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險、美,還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斕於一體。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艷麗令人驚嘆。古詩云:“高峰壁立老龍蟋,削出芙蓉作畫看。”置身其中,美得使人暈眩,堪稱“七彩神仙台”,比敦煌”魔鬼城”的雅丹地貌更為神奇,實屬大自然鬼斧神工。

新農村建設

南華鎮南華鎮
汪家墩村位於南華鎮高台縣城南,全村人均純收入有10年前的1890元猛增到現在的4010元,發展之快,令人驚嘆。村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大大提高,家庭和睦,鄰里團結、社會穩定。村黨支部先後獲得全省先進基層黨支部、全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全縣紅旗黨支部等多項榮譽稱號。

汪家墩村地處臨澤縣城南,村黨支部轄11個黨小組,有103名黨員。2008年來,村黨支部首先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依託黑河節水工程項目,新修斗支渠、U型渠27條36公里,硬化道路12公里;依託農村沼氣能源項目,修建沼氣池266座,全村99%的農戶架通了自來水。從1997年開始,村黨支部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動員農戶大力發展玉米制種,全村制種玉米面積由1997年的250畝,發展到現在的8080畝。同時,村黨支部充分利用玉米秸桿豐富的資源優勢,制定了養牛優惠政策,把發展暖棚養牛做為發展農村經濟的主要產業,以點帶面,整體推進,至2008年,全村暖棚牛舍修建累計達到465戶,牛飼養量達到2800多頭,為民眾持續增收奠定了基礎

為徹底改變農戶居民點髒、亂、差的狀況,該村從2004年起,採取政策扶持、典型引導、黨員幹部現場指導的辦法,建起了汪家墩三、五、六社小康示範點。農戶門前統一種花、栽植常青樹,建起“12345”家庭文化大院180多戶。2008年又投資10多萬元扶持八社民眾,修建高標準小康住宅樓10戶。在示範點的引導、示範、帶動之下,止2008年,全村共修建小康住宅267戶,占總農戶的52%。同時,村黨支部結合本村實際,狠抓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以評選“十星級文明農戶”、“敬老人、夸鄰居、比公婆、賽媳婦”等活動為載體,大力宣傳尊老愛幼、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為主要內容的家庭美德教育。止2008年,十星級文明農戶達305戶,評選出好婆婆、好媳婦、好青年、致富能人等各類典型80人。村黨支部每年都堅持開展“評花賽花”活動。每年春季,督促各農戶居民點門前、院內種花、室內養花。通過制度約束逐步轉變了民眾的衛生習慣,從而使全村的環境衛生得到了顯著改善,使民眾真正意識到我們不但要放手抓經濟,而且更要自覺講文明。

為了充分發揮無職黨員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村黨支部開展了無職黨員設崗定責活動,設立了社情民意徵詢崗、民事糾紛調解崗等10個崗位,上崗黨員80多名。“民事糾紛調解崗”上的老黨員白世勝,主動協助村社幹部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調處矛盾糾紛30多起。同時,本村青年黨員還主動成立了“十戶聯防”義務巡邏隊,為民眾開展夜間義務巡邏,為維護一方平安發揮了作用。結合黨員崗位職責履行情況,該村還開展了三級五星“明星”黨員創評活動。通過黨員職能的發揮,有利地促進了全村各項事業的和諧發展。如今的汪家墩村在村黨支部一班人的帶領下,正在為打造一個環境優美,民風淳樸的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努力奮鬥著。

招商引資

南華鎮南華鎮
2008年來,鎮黨委、鎮政府牢固樹立“你投資,我建設;你發財,我發展”和“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想觀念,認真落實省、地、縣制定的發展非公有制經濟方面的各項優惠政策。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先後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380萬元,用來最佳化和改善投資環境。成立了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辦公室。加強協調,搞好服務,積極穩妥地開展招商引資工作。2001年至今,先後引進華海苗木有限責任公司、省蘭駝集團南華農機商場、黃河種苗繁育基地,河南高鑫農業科技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四川春飛集團高台洗滌劑分廠等6家具有實力的外商投資企業在鎮內安家落戶。2008年,全鎮非公有制經濟已發展到435戶,其個體工商戶419戶,私營企業16戶,非公有0經濟從業人員達1288人,註冊資金1260萬元。僅集鎮內2公里的道路兩邊,非公有制經濟就達198戶,其中餐飲業61戶,修理加工業46戶,商業52戶,服務業19戶,屠宰戶12戶,交通運輸業8戶,占到全鎮非公有制經濟總數的53%,形成了一個服務密集的“商貿長廊”。

優惠政策
一、實現規範的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制度;

二、加強中西部地區資源勘查,優先安排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逐步增加財政支持和建設投資;

三、調整加工業的布局,引導資源加工型和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四、理順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增強中西部地區自我發展的能力;

五、加強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經濟聯合與合作,鼓勵向中西部地區投資,引導人才向中西部流動。

六、鼓勵外商到中西部地區投資。

1、中西部地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抓緊制定利用外資優勢產業和優勢項目目錄,報經國家批准後實施。目錄內項目可享受《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中鼓勵類項目政策,對其進口國內不能生產或性能不能滿足需要的自用設務及其配套的技術、配件、備件,按《國務院關於調整進口設備稅收政策的通知》(國發[1997]37號)的規定免徵進口關稅和進口環節稅。

2、放寬中西部地區吸收外商投資領域和設立外商投資企業條件,放寬中西部地區設立外商投資企業外商持股比例限制。

3、對設在中西部地區的國家鼓勵類外商投資企業,在現行稅收優惠政策招待期滿後的三年內,可以減按15%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4、外商投資企業到中西部地區再投資的項目,凡外資比例達到25%以上的,均可享受外商投資企業待遇

5、允許沿海地區的外商投資企業到中西部地區承包經營管理外商投資企業和內資企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