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苑航空學校

南苑航空學校

南苑航空學校是中國第一所培養航空人才的學校,1913年9月,由北洋政府在北京南苑創建。1919年,該校脫離參謀本部,改稱航空教練所,隸屬國務院航空事務處。1923年10月,直系軍閥曹錕將航空教練所改名為國立北京南苑航空學校。1928年5月,北洋政府消亡,南苑航空學校撤銷。南苑航空學校辦校15年,共畢業4期飛行學員158名。

學校簡介

位於北京的南苑航空學校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所
南苑航空學校
航空學校,於1913年6月由袁世凱在北京南苑創辦。是中國近代航空史上早期三所(南苑航空學校、東北航空學校、雲南航空學校)正規航空學校之一。1920年改名為航空訓練所,1923年又改稱為國立北京南苑航空學校。前後共舉辦4期,1928年春停辦,培訓飛行人員約160人。南苑航校培養的航空人才成為國民政府和各省所辦空軍的骨幹力量。南苑航空學校的創立,標誌著中國航空教育事業的開始。南苑航校在灌輸國人航空理念、培養航空專業人才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歷史影響和積極意義。

發展歷程

南苑航空學校辦校十五年,共畢業四期飛行學員159名。另有8名未畢業及被各地軍閥提前聘用學員,南苑航校共培養167名飛行人才。南苑航空學校學員招收對象主要為陸、海軍事機關和作戰部隊中年齡25~30歲少佐軍銜以下軍佐。第四期開始招收部分高中畢業生。招收的軍官主要由報送機關和部隊進行初步挑選,然後由航校對推薦的人員進行體格檢查,合格者參加學科考試,按成績擇優錄取。第一期學制為一年,從第二期開始,學制改為兩年,分初級班和高級班。高級班分為轟炸、偵察、驅逐三個組別。
課程分為學科、術科兩部分。學科設航空學、機械學、氣象學、陸軍戰術與戰史、外語、發動機原理、飛機結構等課程;術科以飛行訓練為主,裝卸發動機、修理髮動機為輔;由教官講解飛機操控技巧與要領,進行座艙實習,練習手腳協調與桿舵一致的要領,並在地面練習滑行與模擬起飛滑跑。學習達一定水平後方可升空飛行。

第一期:

1913年9月,南苑航空學校開始面向陸、海軍事機關和作戰部隊招收第一期學員。9月底第一期學員入校報到。學員大部分為陸軍學堂畢業生。
1914年12月,第一期學員中41人畢業,9人被淘汰。

第二期:

第二期學員1915年3月入學,由於戰爭關係,飛機和零件器材的補充日益困難,一直到1917年3月才畢業42人。

第三期:

1920年3月,招第三期飛行生50名。但三年中航空教練所五易所長,外籍教練也經常不到現場授課,導致訓練期延長,到1923年4月12日,畢業40人。

第四期:

1923年11月,第四期學員入校學習。學員除陸海軍軍官外還有普通中學生。1925年11月,36名畢業。是南苑航空學校最後一期正規畢業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