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派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為省級文化遺產,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掌中木偶戲稱為“布袋戲”的緣由主要有二點: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構造必有個布內套(俗稱“人仔腹”),以布內套連綴頭部及四肢,外加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套中,巧妙地在布內套為偶人做各種身段動作;二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袋子就能裝下,不用戲箱,便於流動演出,故被稱為“布袋戲”,俗稱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稱“掌中班”。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

基本信息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

文化遺產名稱:南派布袋戲

所屬地區:福建·泉州·晉江

遺產編號:Ⅳ-10

遺產類別:傳統戲劇

申報日期:2006

申報人/申報單位:福建省泉州市

遺產級別:省

南派布袋戲,指泉州地區掌中木偶戲,以泉腔演唱,有別於唱北調的漳州北派布袋戲。掌中木偶戲稱為“布袋戲”的緣由主要有二點:一是掌中偶人的形象構造必有個布內套(俗稱“人仔腹”),以布內套連綴頭部及四肢,外加套戲服;演員的手掌即活動在布內套中,巧妙地在布內套為偶人做各種身段動作;二是掌中戲班的全部行頭用一口袋子就能裝下,不用戲箱,便於流動演出,故被稱為“布袋戲”,俗稱為“掌中傀儡”、“手套式木偶”,其班社稱“掌中班”。1951年7月,閩南布袋戲定名為掌中木偶戲,是我國木偶戲中的稀有劇種。

歷史發展

我國南方布袋戲歷史悠久,晉王嘉《拾遺記》載:“南陲之南,有扶婁之國,其人善機巧變化……或於掌中備百戲之樂,宛轉屈曲於指間。”文中說的是一種指掌技藝,與後世“指頭傀儡”相似。閩南布袋戲(掌中傀儡)究竟始於何時尚無文獻可征,但至遲在五代時泉州已有傀儡演出,五代晉江人譚峭《化書》“海魚”載:“觀傀儡之假而不自疑”,是泉州傀儡源流的最早的文獻記載。至南宋,原與泉州同郡的興化已有布袋傀儡,當時莆人劉克莊(1187—1269)《巳末元日》云:久向優場戲衫,亦無布袋杖頭擔。即提供了宋代泉郡轄區曾有布袋戲的信息,其中“布袋”指的是“布袋傀儡”。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明中葉至清末,是閩南布袋戲演出的興盛時期,清《台灣通志》記有布袋戲傳說:此戲發明於泉,約三百年前(明嘉靖年間),有梁炳麟者,屢試不第,一日偕友至九鯉仙公廟卜夢,仙公執其手,題曰:功名在掌上。夢醒,以為是科必中,欣然而歸,偶見鄰人操縱傀儡,略有所感,自雕木偶,以手代絲弄之,更見靈活,乃藉稗史野乘,編造戲文,演於里中。據閩南民間口碑資料:梁為明嘉靖間人,赴試落第,憤然而歸,流落街頭說書,然礙於面子,不願拋頭露面,便以“隔簾表古”形式說書,在布袋小舞台上掛簾遮擋,並隱身其後說書。街頭聽者於簾外聞之,感其語言生動,勸之手托偶人,兼說並做表演故事,形象而傳神,遂成有表演的說書,此番令其聲名大振,被譽為“戲狀元”。《台灣通志》“風俗志”載:“掌中班,削木為人,以手演之,事多稗史,與說書同。”這一史料印證了布袋戲源於說書的痕跡。相傳明萬曆間宰相晉江人李廷機(1541—1616),贈給當地傀儡班一幅戲聯:頃刻馳驅千里外,古今事業一宵中。新編版《永春縣誌》“文化志”亦載:明天啟年間,永春太平村李順父子創辦一檯布袋木偶。上述文獻與口碑資料足以反映出明代泉州及周邊地區流行布袋戲演出盛況的信息。

乾隆間《晉江縣誌》卷七十二“風俗志”載:“木頭戲,俗名傀儡,近復有掌中弄巧,俗名布袋戲。” 這是晉江地方文獻對布袋戲的最早史料記載,說明當時晉江流行布袋戲演出。又如《永春文史資料》載:清乾隆年間,掌中班興盛,南安藝人爐內潘煨,埔頭黃獻謀,東蔗黃劍亦來永春定居。永春演藝以占奇最著名。《中國木偶藝術》“台灣省木偶藝術”章中也記載了“清代乾隆中葉,台灣布袋戲由福建泉州傳入”的史實。這幾則資料證明了清乾隆年間泉屬諸縣的布袋戲演出已經相當的盛行,並跨海傳至台灣,至清中末葉,晉江、南安、安溪、永春、惠安、同安等地的布袋戲演出非常的活躍,並出現了許多著名藝人,如李克茶(破澗茶)、同安梭、黃琴、黃華等,其中李克茶於道光末年創辦了“金永成”布袋戲班,他與同安梭等5位藝人還被觀眾譽為“六才子”。
清末民初,泉屬各縣出現了許多著名的布袋戲班社,如清同治、光緒年間的閩南“五虎班”。民國之後,安溪縣布袋戲班也先後建立,幾乎遍及全縣。《安溪縣誌》載:全縣兩個劇種(提線木偶和掌中布袋戲)一共63台,從藝人員達360多人。惠安的布袋戲以塗寨為中心,遍及全縣,計有60多台,但至建國前夕,由於經濟衰退,惠安的布袋戲僅剩20多台,已走向衰落,其他泉屬諸縣的布袋戲班社也都處境維艱,藝人生活難以為繼。
新中國建立後,布袋戲藝人獲得了新生,生活有了保障,社會地位也相應提高了,泉州地區的晉江、惠安、南安、永春等縣,陸續組建了新的布袋戲(掌中木偶)劇團。2 0世紀50年代,晉江等縣的文化部門組織力量挖掘了200多個(據《福建戲曲傳統劇目清單》)布袋戲傳統劇目,以及記錄了大量的音樂唱腔曲牌等,使布袋戲傳統文化遺產得到了必要的保護,新時期以來,南派布袋戲藝術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目前,泉州市所屬晉江、惠安等地有專業布袋戲(掌中木偶戲)各一個,以及民間部分業餘布袋戲劇團。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1953年,晉江縣成立了晉江潘徑布袋戲劇團;1978年,改名為晉江縣掌中木偶劇團,即現在的晉江市掌中木偶戲劇團。其前身為創建於清嘉慶三年(1798)的金永成班,即肇基於晉江東石鎮潘徑村的李家班,迄今傳衍六代,其中以李榮宗李伯芬父子最為著名。李伯芬是福建著名的布袋戲表演藝術家,他表演的《大名府》等劇曾轟動國內外偶壇。該團建立50多年來,多次參加省市級的戲劇賽事,還多次晉京演出和參加國際木偶節,訪問了許多國家,足跡遍及海內外;多次獲得省級、國家級的獎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先後有20多個劇(節)目被拍成電影電視劇(片),在國內外發行放映。近年來,參演的劇目《白龍公主》、《五里長紅》先後獲得國家文化部嘉獎和第九屆文華新劇目獎。

布袋戲的形象構造

(一)布內套(尪仔腹)製作
布內套的形制,主要根據每位演員手掌大小,手指長短而定,因布袋戲演員套用的偶人,多為“專用”,“通用”的較少,須服從演員的操縱需要。布內套(尪仔腹)分文套、武套兩種,文套較大,長5寸,寬(至袖口)8寸,胸、腰寬為4寸,袖長2寸,袖口寬1寸8分;武套較小,為適應武打動作利捷之需,長5寸,寬(至袖口)6寸至7寸,袖長1寸5分,袖口寬1寸5分,胸、腰寬為4寸,腰身與袖子裁剪成斜形,套起來緊身。
(二)開領、安裝木偶頭
領的直徑大小,依木偶頭頸部下口的直徑而定。頭部位置先定正,對準鼻尖,取好中軸線,再對兩耳,是否對稱;又對雙手,是否平衡。縫上木偶頭,規定線孔為8孔。頭部位置定正後,8個線孔的位置就定下來。
(三)袖口縫上雙手
偶人的手(木製)有兩種;一為文手,一般是大拇指翹出,餘四指併攏,可開合,便於取物放物;二為武手,為握拳式,掌心空,供執武器之用。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四)布內套下袴前沿逢上兩條腿
腿部以綢布包棉花紮成,腳趾部位縫上木雕靴子,腳趾排成八字,為適應古裝戲邁開腿,走八字方步之需。
經這四道製作和安裝程式,外著戲服,一尊木偶人的舞台形象就樹起來。整個造型,頭、身、手、腳的比例,與人體相仿,即所謂“對像於人形也。”
演員的手掌套入布內套,作為偶人的軀幹。食指套入偶人的頭部(故有串頭戲之稱),大拇指撐著偶人的左臂。餘三指併攏撐著偶人右臂(因允許三指併攏套入,故套內袖寬為2寸)。布袋戲演員利用布內套的拉扯、張弛,以及手指頭在套內的收、展、開、合、伸、曲、高、低,使得沒有骨頭的木偶人,能演出骨骼感來,做出多種生活動作,以及舞蹈性較強的戲曲程式表演,既形似又神似,富有藝術表現力。布袋戲演員有“起死回生”的獨特本領,能給無知覺者以知覺,給無生命者以生命,把無情物有情化。

劇目

南派布袋戲劇目可分為傳統劇目與新編劇目兩大類,傳統劇目又分為七種:
(一)生旦戲:這類劇目的來源,是早期“講古”戲文之遺存,在表演上充分反映出深受梨園戲的影響。布袋戲在劇目上的特點是表演性強於、優於、先於其文學性,欣賞偶戲劇目不能單看案頭劇本,而重在欣賞舞台表演,方能品嘗其藝術韻味。如《孫翠娥替嫁》、《錢芳蘭》、《歐陽珠枝》、《杏元和番》、《良玉私釵》、《失金印》、《十不全》、《金環記》、《蘇友白》、《辨真假》、《寶塔記》、《金瓜巷》、《歐文忠》、《繡鞋記》、《春秋報》、《女媧鏡》、《高奎假王球》、《女中魁》、《蘇若蘭晉京》、《弓鞋記》、《鳳釵記》、《細春代嫁》、《水源海》、《陰陽會》。
(二)宮廷戲:來源於早期“講古”戲文,具有重說不重唱的特點。它在表演上深受傀儡戲的影響。如《司馬再興復國》、《雲常熊救駕》、《史受輝篡位》、《雙招駙馬》、《文英救駕》、《游東京城》、《敗南陽關》、《大反定州》、《章子明劫法場》、《正德游大堂》、《害五學士》、《獻美人計》、《劉德壽》、《毀隆仁祠》、《再興逃難》、《道光斬子》。
(三)審場戲:來源於早期的“講古”戲文,向來有“千斤道白,四兩曲”的戲諺。這類劇目屬於“嘴白戲”範疇,如《七屍八命》、《殺六命》、《包公案》、《李東假巡案》、《首級告狀》、《李巧雲替死》、《逢林含冤》、《金魁星》、《春生投水》、《審江魁》、《柏文聯審親生女》、《刁南樓》、《狄青鬧洞房》、《玉杯記》、《富泉經商》、《海瑞審三如》、《雙李雄》、《珠寶記》、《進長安》、《大鬧越州》、《審問張差》。
(四)武打戲:布袋戲由“講古”的曲藝形式發展成為戲劇形式後,發現木頭人戲在“短兵相接”的場合里,具有快捷,勇猛的表演特點。一是木頭人是虛構軀體,不知疲倦,經得了三番五次翻滾;二是真刀真槍,直來直去,拳打腳踢,不會出現舞台工傷事故(連斬數刀也不會致命),武打動作火爆。通過長期的舞台實踐,不斷錘鍊,成為保留劇目。如《困白虎關》、《攻鳳凰嶺》、《攻劍峰山》、《楊文廣徵西》、《鴛鴦扇》、《高文玉》、《偷金牌》、《盜玉馬》、《鬧淮州》、《藏珍樓》、《潞安州》、《救秦瓊》、《大白山》、《毛如虎》、《花芙蓉》、《天馬山》、《瓦崗寨》、《岳雷掃北》、《五陰陣》、《三才陣》、《三盜透龍劍》、《活捉蔡天化》、《大鬧天宮》、《羅通掃北》。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五)拳打戲:《史忠賣拳》、《惠乾打擂》、《徐龍打擂》、《捉白菊花》、《鬧三仙館》、《徐明皋》、《游滿春園》、《嶺南逸史》。
(六)連台本戲與折子戲:連台本戲有《粉妝樓》、《說岳》、《三國演義》、《小五義》、《大五義》、《包公案》、《濟公傳》、《七子十三生》、《天雨花》。折子戲有《收九尾狐》、《收拐子》(系《天雨花》中)、《攻冀州城》、《鳳儀亭》(系《三國演義》中)、《破陷空島》(系《小五義》中)、《三探無底洞》、《三打白骨精》(系《西遊記》中)、《收九茶女》(系《包公案》中)、《馬成龍興兵》(系《粉妝樓》中)。
(七)小(單)出戲;《士久弄》、《番婆弄》、《小悶》(系《陳三五娘》中第十八出)、《裁衣》(《朱弁冷山記》中)、《玉真行》(《高文舉》中第三出)、《迫父歸家》(《劉知遠》中的第五出)、《春香弄》、《許仙說謝》、《武松打虎》、《武松殺嫂》、《審尿壺》、《收火母》、《捉吊死》、《打活佛》等。

新編劇目四種

(一)童話劇:《小花鹿歷險記》、《森林中的故事》、《獻寶》、《龜兔賽跑》、《小公雞》、《革新道路》、《狐狸的葡萄》、《聰明的笨人》、《狼來了》、《兔子、公雞斗狐狸》、《虎趣》、《沉香救母》、《阿凡提》、《皇帝的新裝》、《烏鴉和狐狸》等。
(二)神話劇:《白龍公主》、《龍宮借寶》、《五里長虹》、《清源仙女》。
(三)現代劇:《怒海歸舟》、《攔花轎》、《三醜會》、《金沙江畔》、《智取威虎山》、《孤島煙霧》、《小管家》、《梅林春曉》、《奇襲白虎團》、《雙槍》。
(四)成語故事劇:《此地無銀三百兩》、《城池失火、殃及池魚》、《畫龍點睛》、《畫蛇添足》、《擊缸救危》、《杯水車薪》、《磨錐成針》、《掩耳盜鈴》、《自相矛盾》、《放風箏》。

音樂聲腔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的傳統音樂唱腔,是以泉州方言為標準音演唱的泉腔系統,屬於泉州弦管(南曲)音樂體系。以布袋戲的劇種歷史觀之,它是由“講古”曲藝形式發展起來的戲曲型的木偶劇種。歷史上,它接受過傀儡戲藝人的藝術指導,音樂唱腔包含傀儡調的成份最多。後來還接受過梨園戲藝人的藝術指導,移植了一些梨園戲劇目(特別是生旦戲),將梨園戲的音樂引進布袋戲的唱腔中,樂隊是以“南鼓”為後台總指揮。弦管從曲體結構看,可以溯源到唐大曲、宋細樂,是我國一個古老的樂種。弦管、梨園戲音樂、傀儡調三者在藝術血脈上是相通的。它們在“管門系屬、鏇律特性、節奏特點、曲牌名等方面都是相同的。”(《論泉腔》)南派布袋戲音樂屬於曲牌體,其唱腔詞格,居多為長短句形式。曲調演唱時“行腔”,很講究“起、落、煞”的節奏關係,與傀儡戲、梨園戲的演唱風格同出一轍。迄今為止,梨園戲音樂、傀儡戲音樂(傀儡調)已有歷史定論,二者比較完好地保留了宋元南戲音樂的基本特徵,可證晉江南派布袋戲音樂與元南戲音樂關係密切。

曲調曲牌

(一)南派布袋戲由“講古說書”的曲藝形式發展起來,其音樂唱腔必然帶有說唱音樂的成份,其主要曲調是:[燒酒醉]、[風險才]、[兩休休]、[牧牛歌]、[水車歌]、[孝順歌]、[四季歌]、[走馬歌]、[好姐姐]、[帶花回]、[蚵蟹]、[火孩兒]等。
(二)從傀儡調移植過來的曲牌有:[西地錦]、[地錦襠]、[福馬郎]、[死地獄]、[生地獄]、[抱盛]、[漿水令]、[四邊靜]、[一江風]、[鎖南枝]、[撲燈蛾]、[大山慢]、[出隊子]、[剔銀燈]、[勝葫蘆]、[玉交枝]、[金錢花]、[駐雲飛]、[鳳入松]、[步步嬌]、[馬猿悲]、[銀柳絲]、[皂羅袍]等。
(三)吸收梨園戲的曲牌有:[相思引]、[昭君悶]、[雙閨]、[單閨]、[倍思]、[長寡]、[中滾]、[錦板]等。
(四)吸收弦管的樂曲,其曲牌有:[聽門樓]、[為伊割吊]、[阮又聽見]、[阮親事]、[聽見杜鵑]、[情人去值處]、[冬天寒]、[愁人怨]、[形影相隨]、[你聽喳]、[因趕兔]、[聽爹說]、[孤棲悶]、[雙菱花]、[玉蕭聲]、[告大人]、[舉起金杯]、[春今卜返]、[因為歡喜]、[春光明媚]等。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五)宗教音樂成份有:[佛歌]、[仙歌]、[南海贊]、[弟子壇]、[抱盛]、[普庵咒]等。
(六)吸收本地的“俚巷歌謠”和外來的民歌小調,是為了充實它的說唱音樂風味,其曲調有:[打花鼓調]、[四季調]、[賣雜貨]、[病囝歌]、[跪妻歌]、[十月懷胎歌]、[十八送哥]、[燈紅歌]、[擔水歌]、[乞食歌]、[五更歌]、[長工歌]等。
(七)吸收民間的十音、十番、籠吹,作為場景音樂(伴奏音樂)。其器樂曲牌可分為兩類:
1、絲弦曲牌有:[昭君悶]、[粉紅蓮]、[北上小樓]、[北元宵]、[玉蘭操]、[傀儡點]、[翠裙腰]等。
不同的場景和不同角色行當出入場,各有專用曲牌。生行常用[小開門];旦角常用[北元宵];淨角(北)常用[哭皇天];丑角常用[傀儡點];皇帝常用[過仙草]、[二錦百家春];沉思時常用[昭君悶];游賞時常用[梳妝樓];驚慌時常用[粉紅蓮];書文時常用[北上小樓]伴奏。
2、吹打曲牌:用嗩吶吹奏(稱大吹),並配以馬鑼或北鑼鼓,多用於袍甲戲中的賀壽慶禮、迎送賓客和審場戲中的升堂站班。官場人物出入常用[太子游]、[得勝令]、[伴將台]、[將軍令]、[開延壽]等曲牌。

樂隊建制

南派布袋戲,在舊式班社時期,其後台樂隊由三人組成,一為司鼓,二為噯仔,三為下手(管鉦鑼、鑼仔、拍板),樂隊處於“鑼鼓吹”階段。後來,以管弦(絲竹)再增加一人。如果以文武場來分,文場是弦管吹,武場是鉦鑼鼓。至本世紀50年代,進行藝術改革,創演現代劇與兒童劇,後台樂隊配器,增加了大提琴、小提琴、黑管、長笛、小號等新樂器。舊時樂隊的坐位排列通常是:下手、副吹、正吹、演頭、師手、演二、師手鼓師,組成“四人制”樂隊,其分工為:1、鼓師,兼彈三弦及幫腔唱;2、正吹,吹奏高音嗩吶及中吹,還要拉二弦;3、副吹,吹奏大嗩吶、洞簫、笛子還兼打鉦鑼;4、下手打鑼仔拍、大鈸及雙音、響盞。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戲棚(舞台)結構

(一)傳統戲台

布袋戲早期所用的戲台,是牌樓式的彩樓。以優質木材架設、雕制而成。它的形制是,寬三尺五寸,高四尺、深一尺五寸。整個構造由三個部件組成:一為上蓋(或稱頂篷),一為底座(或稱下篷),一為四支柱子及後屏。最前頭有一對龍柱,上雕攀柱龍,精雕細刻、油漆安金,與泉州廟宇建築中廟前的大龍柱相似。前柱稍後有堂柱一對,支撐上蓋。中門兩側為“交關屏”(或稱加官屏),形成三個開間,“加官屏”的東、西側設有左右門,門楣書有“出將”、“入相”字樣。中門匾額書戲班的班名。頂篷還有樓座,設有左、中、右三門,與堂座的三門相對稱。樓座的三門不是現實世界裡的門戶,而是擬作“天界”的神仙活動空間、或山嶺之顛,供偶人“飛套”時躍入,上蓋之頂還加設金瓦飛檐的“凌霄檐”作為裝飾性的部件。這種傳統戲台結構嚴謹,層次分明,比例適當,很有空間感。因它是朱漆鑲金,裝飾工藝水平甚高,色彩絢麗,故稱為彩樓。它的三個部件可分解,便於搬運及組裝。其組裝方式為:先用12根竹竿搭設一個“四角棚”的台架,台架高約四尺,使舞台面(走馬板)適為坐式演員的坐高。然後對準中心位置,把整座牌樓依序固定搭設在台架上。

(二)立式戲台

1954年,改用立式表演,即演員站立,便於走動表演,木偶人的舞台活動空間擴大了。舞台形制也改為立式,演員舉手表演,仍然是“四角棚”,台寬加大到1.2丈至1.6丈,台高1.6米,台深為6尺。舞台的縱深感增強了,舞台前區為表演區,後區可置布景、道具,投影燈在天幕上映出雲彩,頗具自然美。舞台立體感增強了,側幕用單色、素色的景片垂掛,劇中人有側幕出入,服飾多樣的色彩可凸顯出來。改用立式表演後,舞美設計趨向現代化,特別是燈光的藝術手段融入表演區,色與光的結合,使藝術氣氛得到美化,木頭人表演的創意性也大為增強。

演出形式

南派布袋戲的操演形式為“下弄上”,與其他木偶種類的操縱方式不同。
傳統布袋戲班的建制是8人,其中演員2人,樂隊4人,挑籠1人,挑牌樓1人。
布袋戲坐式舞台的演出形式是,上棚演員2人,右為頭手(又稱正手或頂手),左為二手(又稱助手或下手)。

就整體上說,因主次功用不同,作如上分工。具體而言,布袋戲演員必須練就雙手都能表演。經常是演員兩手同時操縱兩個偶人,也就是說,若以演出形式論,在“出將”、“入相”兩門裡,可同時有四個人物上場。尤其是布袋戲演員可以同時“生活”在兩個角色中,而且可同時操縱兩個不同身份、性格互異、思想感情懸殊的人物,甚至是一人一獸。這是布袋戲演出形式上的特殊性,即布袋戲舞台表演的“同時性”問題。演員左手操縱的那個角色,把腳踢出,演員右手操縱的那個角色,身子馬上後退,配合非常默契,因兩者都是演員一個神經中樞指揮的。另一種“同時性”就是演員套著偶人上場時,他既是演員又是觀眾,“帶戲上場”的觀念特彆強,技巧特別純熟。每當武夫在“走馬板”上走台步的時候,演員同時用腳蹬地板,發出嘭嘭嘣嘣的聲響,製造氣氛與聲勢。演員幾乎是悉心投入角色。

南派布袋戲南派布袋戲

南派布袋戲的演出形式屬於戲曲型,上世紀80年代後,南派布袋戲在海外演出,為了讓外國人看懂戲,演員不說不唱,加強了表演的動作性,曾採用過啞劇的演出形式。其演出風格存在著寫實傾向和寫意傾向,“戲字半邊虛”,演出的隨意性與虛擬性強,一些人戲舞台上難以做到的動作,布袋木偶能運用自如,如飛天、遁地、潛水、隱身、變形、身體碎裂;龍騰虎躍,上下升降,大小由之,奇幻異想,想像力非常豐富,人們稱布袋戲的演出,是寓言世界的演出,是一種想入非非的演出。
1954年改用立式舞台演出後,由於燈光效果的參與,布袋木偶表演的寫意傾向,又往前推進了一步。新時期以來,藝術思想觀念不斷得到更新,布袋戲演出形式也隨著變化發展。譬如偶身加長了,袖子也相應地加長,演員的手指舞弄就顯得剛勁不足,有的人物形象改用杖頭木偶的操縱方式,收到良好的效果。杖頭木偶與布袋木偶的操縱方法,同樣是“下弄上”,血型相同,可以把杖頭木偶的血液輸入布袋木偶的肌膚中。另外,布袋木偶先天的缺陷是腳的動作呆板、貧乏,不靈活。有的形象(特別是旦角),就得改用“天地配”的演出形式。所謂“天地配”,就是兩個演員合作操縱一個偶人(改用立式的表演之後才有可能)。也就是偶人的腳由另一演員的雙手直接操縱(演員是退後走),在“走馬板”上做起“行不動裙”的蓮步來。體態婀娜,形神兼備,這種“天地配”及杖頭木偶參與演出,被稱為是綜合型的演出形式。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