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旅遊帶

南水北調中線旅遊帶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支流漢江引水,跨伏牛山,穿黃河底,沿太行山東麓一路北上,全長1432公里。

簡介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從長江支流漢江引水,跨伏牛山,穿黃河底,沿太行山東麓一路北上,全長1432公里,貫通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其間,有水庫、高壩、渡槽、隧洞、倒虹吸、明渠等多個工程建築,其中不乏“世界之最”,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U型輸水渡槽——湍河渡槽工程,世界上首次大管徑輸水隧洞近距離穿越捷運下部——北京西四環暗涵工程等,發展生態、文化、旅遊產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大型人工建築之外,中線工程還流經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帶,庫區和沿線富集荊楚、漢魏、商周、燕趙、元明清等不同朝代及地域豐富的歷史古蹟和文化遺存。中線水源丹江口庫區順流北上,其間既有武當山、少林寺等名山大寺,又有黃河奔涌、雲台飛瀑、盧溝曉月等自然景觀,還有白洋淀、狼牙山、西柏坡等革命故地以及安陽殷墟、古都邯鄲等歷史名跡。

文物保護

南水北調中線工程庫區和沿線有12處世界遺產,占全國世界遺產的28%;國家5A級旅遊景區16處,占全國的11%;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67處,占已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0%。

旅遊帶

南水北調中線旅遊帶以工程景觀為節點,融合周邊(半小時左右車程)生態旅遊文化資源形成12個各具特色的旅遊圈,依託交通帶建設和完善交通網路,通過“點—圈—帶”融合串聯,形成以南水北調為品牌的中線旅遊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