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魯王

南明魯王

朱以海(1618年8月-1662年),明帝國宗室,南明監國魯王,是南明抗清的重要領袖之一。字巨川,號恆山,別號常石子。

魯王名朱以海,明太祖十世孫。崇禎十七年(1644年)襲魯王位。弘光朝覆亡後,張國維、錢肅樂等起兵浙東,擁其監國於紹興,與在福建稱帝的唐王政權互爭統屬。魯監國元年(順治三年,1646年)清軍攻取浙東,逃亡海上,走石浦,依附張名振,後至舟山。順治六年(1649年)清軍攻占舟山,為張煌言等護送至廈門,鏇移駐金門。後去監國號。康熙元年(1662年)病卒。

魯王朱以海(公元1618-1662年),魯王朱檀九世孫,滿清入關,他被擁立為監國。監國九年,一說被鄭成功殺害於海中,一說病死。終年45歲。

朱以海,明太祖朱元璋皇十子魯王朱檀九世孫,於公元1644年襲封為魯王。滿清入關後,他流徙台州(今浙江省臨海縣)。公元1645年5月,南明弘光帝被俘後,張國維、張煌言、錢肅樂等擁立他於紹興“監國”。

朱以海剛監國,就為所謂的正統地位與福建隆武帝朱聿鍵的政權相互傾軋,爭鬥不已。

公元1646年,滿清貝勒博洛乘魯王朱以海主力與南明隆武帝作戰的機會,渡過錢塘江,張國維兵敗身亡。前來投靠魯王朱以海的原弘光帝佞臣馬士英、阮大鋮,乘機唆使部將劫持朱以海降清。朱以海察覺後,慌忙單身一人逃到石浦,遇到了定西侯張名振。在張名振的護衛下,他登船入海,以南澳島為根據地,公元1649年入據舟山,和張煌言謀劃光復大明。公元1651年, 浙江舟山為清兵攻陷,魯王朱以海又在張名振、張煌言陪同下,取消監國名義,赴夏門依靠鄭成功。鄭成功原為隆武帝政權的堅決支持者,不滿朱以海大敵當前還與隆武帝自相殘殺,削弱了抗清的力量,但念朱以海是為明朝宗室,還是以禮相待,安排他居住於金門。公元1662年,魯王朱以海要浮海重返南澳島發展力量,引起鄭成功的不滿,鄭成功就派人將他沉殺于海中,一說朱以海是病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