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猿驚奇種

南方古猿驚奇種

1999年,由美國、衣索比亞、日本和比利時的考古學家組成的一個考古小組在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東北的阿瓦什河谷發現了一些頭骨和顎骨化石。它們屬於一個男性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他(它)被命名為Garhi(在當地語言意為驚奇或意外)。這一直立人面部突出,顱腔容積很小,大約是現代人類的1∕3,其門牙很大,沒有其他南方古猿那樣用來咀嚼植物性食物的大而有力的臼齒。

物種信息

中文名稱:南方古猿驚奇種

中文別名:驚奇南方古猿

拉丁文學名: Australopithecus garhi

物種分類:動物界( Animalia)、脊索動物門( Chordata)、哺乳動物綱( Mammalia)、靈長目( Primates)、人科( Hominidae)、南方古猿屬( Australopithecus)、 驚奇南方古猿(A. garhi)

形態特徵

南方古猿驚奇種與南方古猿阿法種及南方古猿非洲種有所分別。南方古猿驚奇種的顱腔約有450立方厘米,與其他的南方古猿類相同。它的前臼齒及臼齒有些地方像鮑氏傍人。有研究指出,南方古猿驚奇種是人屬(如巧人)的祖先,它們的下頜骨形態在約20-30萬的時間內出現很大的變化。

石器工具

南方古猿驚奇種頭骨化石 南方古猿驚奇種頭骨化石

在發現南方古猿驚奇種化石的位點中,亦發現了一些原始形狀的石器工具,似奧杜威文化時期工藝,年代約為250-260萬年前。 考古學家們發現的古代直立人利用石器屠宰動物和加工肉食的證據,其時間早於以前的考古成果。科學家推測,正是“食物革命”使得人類的祖先擁有足夠的能量和高蛋白,最終走出了非洲大陸,散布到世界各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