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島北島

南島北島

南島北島,即紐西蘭。在中國台灣、香港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多稱其為紐西蘭。紐西蘭國旗為長方形,它是大英國協成員國。紐西蘭國徽的中心圖案為盾徽。紐西蘭有兩首地位等同的國歌:《天佑紐西蘭》與《天佑女王》。紐西蘭的首都是惠林頓,最大的城市是奧克蘭。

簡介

國名
紐西蘭(New Zealand)|也稱南島北島,即紐西蘭。在中國台灣、香港地區以及海外華人多稱其為紐西蘭。毛利語為Aotearoa,即“長白雲之鄉”。
國旗
紐西蘭國旗為長方形,長寬之比為2:1。旗地為深藍色,左上方為英國國旗,右邊有四顆鑲白邊的紅色五角星,四顆星排列均不對稱。紐西蘭是大英國協成員國,“米”字圖案表明同英國的傳統關係;四顆星表示南十字星座,表明該國位於南半球,同時還象徵獨立和希望。
國徽
紐西蘭國徽的中心圖案為盾徽。盾面上有五組圖案;四顆五角星代表南十字星座,象徵紐西蘭;麥捆代表農業;羊代表該國發達的畜牧業;交叉的斧頭象徵該國的工業和礦業;三隻揚帆的船表示該國海上貿易的重要性。盾徽右側為手持武器的毛利人,左側是持有國旗的歐洲移民婦女;上方有一頂英國伊莉莎白女王二世加冕典禮時用的王冠,象徵英國女王也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下方為紐西蘭蕨類植物,綬帶上用英文寫著“紐西蘭”。
國歌
紐西蘭有兩首地位等同的國歌:《天佑紐西蘭》(God Defend New Zealand) 與《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如在位的是男性君主,國歌改為《天佑國王》(God Save The King)。《天佑女王》是英國的國歌及大英國協的皇室頌歌。《天佑女王》一般不作為國歌演奏,而作為皇室頌歌使用。紐西蘭國歌前半部分為毛利語,後半部分為英語,有關紐西蘭國歌的套用,由紐西蘭文化及傳統部負責管理。
首都
惠靈頓市(Wellington)。惠靈頓是世界上處於最南端的首都。城市面積266.25平方千米,惠靈頓區人口379,000(2007年),市區人口189,700。
最大城市
奧克蘭市(Auckland)。面積580平方千米,人口1,318,700(2006年3月),市區人口1,079,304。始建於1840年,1841至1865年間曾為紐西蘭首都。奧克蘭區是紐西蘭人口最多的地區。
主要城市
基督城(Christchurch)、達尼丁(Dunedin)、哈密爾頓(Hamilton)、北帕默斯頓(Palmerston North)、旺加努伊(Wanganui)、新普利茅斯(New Plymouth)、因弗卡吉爾(Invercargill)、羅托魯阿(ROTORUA)、尼爾森(Nelson)、布蘭尼姆(Blenheim)、納皮爾(Napier)、吉斯伯恩(Gisborne)、陶朗加(Tauranga)、皮克頓(Picton)、旺格雷(Whangarei)、陶波(Taupo)、格雷茅斯(Greymouth)、皇后鎮(Queenstown)等。
語言
官方語言為英語(English,98%人口使用)、毛利語(Māori,4.2%人口使用)、紐西蘭手語(New Zealand Sign Language,0.6%人口使用)。
國家政要
國家元首伊莉莎白二世(HM Queen Elizabeth II);總督阿南德·薩蒂亞南德(Anand Satyanand),2006年8月就任,他是紐西蘭歷史上首位亞裔(印度裔)總督;總理海倫·伊莉莎白·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1999年12月任職。2005年9月第三次當選連任。
獨立日
懷唐伊日(Waitangi Day) 1840年2月6日
每年的2月6日,是紐西蘭的懷唐伊日,這一天曾在1974年一度被定為紐西蘭的國慶日,1976年又被取消國慶日這一名稱。每年的這一天紐西蘭全國放假一天。1907年9月26日紐西蘭從英國獨立,獲得主權。
國土面積
270,534平方公里(世界第75名)。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2.1%,國土長1,600公里,東西最寬處寬450公里。兩座主要島嶼(南島與北島)面積約為266,200平方公里。大小約和日本、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相同,比英國略大。
人口
4,252,000(2007年估計,世界第122名)。人口密度15.229人/平方公里(世界第193名)。北島的總人口為3,102,500,占紐西蘭總人口的75%,南島人口為1,013,800。其中,歐洲移民後裔占78.8%,毛利人占14.5%,亞裔占6.7%。奧克蘭區的人口占全國總人口30.7%。首都惠靈頓區的人口約占全國總人口的11%。奧克蘭、惠靈頓、基督城是人口最多的三個城市。毛利族是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紐西蘭70%的居民信奉基督新教和天主教,是世界上人口都市化最高的國家之一。
國內生產總值
1038.73億美元(2006年,世界第53名)。人均GDP 29,698美元(世界第27名)。
人類發展指數
0.943(高,世界第19名)
貨幣
紐西蘭元(New Zealand dollar,NZD)。簡稱“紐幣”。紐西蘭元由紐西蘭儲備銀行(中央銀行)負責印製和發行。
時間
紐西蘭標準時間(NZST)。紐西蘭標準時間比格林威治國際標準時間早12小時(UTC+12),比台北時間早4小時。夏時制為UTC+13(9月至4月),比台北時間早5個小時。紐西蘭的查塔姆群島比紐西蘭標準時間早45分鐘。紐西蘭很接近國際日期變更線,是全世界最早進入新的一天的國家之一,查塔姆群島和吉斯伯恩市是全世界最先迎接新一天到來的地方。
行政區劃
全國共分為12個大區:北部地區(northland)、奧克蘭區(Auckland)、懷卡托(Waikato)、豐盛灣(Bay of Plenty)、霍克斯灣(Hawkes Bay)、塔拉納基(Taranaki)、馬納瓦圖-旺加努伊(Manawatu-Wanganui)、惠靈頓區(Wellington)、西海岸(West Coast)、坎特伯雷(Canterbury) 、奧塔哥(Otago)、南部地區(southland)。設有74個地區行政機構,其中包括15個市政廳、58個區議會和查塔姆群島(Chatham Islands)議會。
節日
元旦(New Year's Day) 1月1日
元旦次日(Day after New Years Day) 1月2日
懷唐伊日(Waitangi Day) 2月6日
受難節(Good Friday) 3月21日(2008年)
復活節後星期一(Easter Monday) 3月24日(2008年)
澳新軍團日(ANZAC Day) 4月25日
女王誕辰日(Queen's Birthday) 6月的第一個星期一
勞動節(Labour Day) 10月的第四個星期一
聖誕節(Christmas Day) 12月25日
節禮日(Boxing Day) 12月26日
每個地區還有不同的周年慶, 比如惠靈頓周年紀念日(Wellington Anniversary Day) 距1月22日最近的一個星期一。
婚姻
紐西蘭的法定結婚年齡是16周歲,但是18周歲之前需要父母同意並監護。2004年12月9日,紐西蘭國會以過半數通過同性戀者及同居人士的公民結合可以享有與合法夫婦等同的法律地位。相關法律於2005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國花
銀蕨(koru)
在毛利傳說之中,銀蕨原本是在海洋里居住的,其後被邀請來到紐西蘭的森林裡生活,就是為著指引毛利族的人民,作用和意義都非常重大。從前的毛利獵人和戰士都是靠銀蕨的銀閃閃的樹葉背面來認路回家的。因為,只要將其葉子翻過來,銀色的一面便會反射星月的光輝,照亮穿越森林的路徑。紐西蘭人認為銀蕨能夠體現紐西蘭的民族精神,故此這種植物便成為了紐西蘭的獨特標誌和榮譽代表。現在,舉國上下都可找到銀蕨的圖樣。
國樹
四翅槐(Fourwings Sophora)
國鳥
幾維鳥(kIWI bird)
幾維鳥又名奇異鳥,學名為鷸鴕。紐西蘭最早的居民毛利人將這種叫聲為“kiwi!kiwi!kiwi!”的鳥命名為奇異鳥。這種不會飛的鳥大小有如母雞,有一個細長的喙和細如毛髮的羽毛。紐西蘭人將這種喜歡夜間活動、不會飛的可愛鳥兒做為國家的象徵,紐西蘭人亦稱呼自己為Kiwi。幾維鳥屬於《華盛頓公約》附錄中的一級保護動物。
國石
綠石,又稱綠玉。
新聞出版
全國共有報紙140種,其中日報29種,雜誌4700多種。獨立報業有限公司和威爾遜-霍頓有限公司為第一和第二大報業集團,占全國日報發行量的90%。主要報刊有:《紐西蘭先驅報》——紐西蘭發行量最大的日報;《晚郵報》;《奧克蘭明星報》;《新聞報》;《自治領報》;《電視指南》(周刊);《紐西蘭婦女周刊》、《聽眾雜誌》等。紐西蘭報聯社由紐西蘭所有日報組成的合作新聞機構,創建於1880年,總部設在惠靈頓。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向新各家日報和周報傳送國內和國際新聞。紐西蘭電台成立於1925年。有1個國家台、30個商業台、1個音樂台和1個聲音檔案館。1995年,商業台脫離紐西蘭電台,成為單獨的紐西蘭商業電台公司,並於1996年7月出售給私人。國家台重點播發時事和國內政治新聞,覆蓋96%國土。紐西蘭電台用有限的短波向南太平洋轉播國家台節目。紐西蘭電視台1962年正式播放節目,下設電視一台和電視二台以及五個地區電視台。紐西蘭電視台的信號覆蓋全國,收視率達70%。電視三台是紐西蘭唯一的一家私人電視台,由加拿大公司控股。1989年11月開播,覆蓋面為全國人口的85%,在紐西蘭還可以收看付費的有線電視SKY TV。另外,在紐西蘭的幾大主要城市幾乎都有華人自辦的報紙和雜誌。
國際域名縮寫
.nz
紐西蘭海外領地有各自的國際域名,例如:.ck(庫克群島),.tk(托克勞群島)。
長途電話代碼
+64

一、歷史

紐西蘭於1856年成為英國的自治殖民地,1907年成為自治區,到了1947年完全獨立。 
紐西蘭5000萬年來一直無人居住,直至公元十世紀,才有來自庫克群島和塔希蒂的玻里尼西亞航海家乘坐獨木舟來到紐西蘭。到公元十二世紀,全國受青睞的地區已分布了許多定居點;1642年,荷蘭航海家阿貝爾·揚松·塔斯曼在一次遠洋冒險中於1642年發現紐西蘭的西海岸區,但在企圖登入時遭到毛利人的攻擊而迅速離去,但他以荷蘭一個地區的名字命名這塊土地為(Nieuw Zeeland),他繪製了部分西海岸地區的地圖,但並未在此登入;1769年,英國海軍艦長詹姆斯·庫克及其船員成為首先踏足紐西蘭土地的歐洲人,隨後,捕撈海豹和鯨魚的人們也來到這裡,傳教士也很快接踵而來,定居點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
到1840年,紐西蘭估計毛利人口為10萬人,大約2000名歐洲定居者(毛利人稱其為 Pakeha,白人)分布在沿海地區,紐西蘭那時沒有全國政府或全國領導人,毛利人和白人團體請求英國提供某些保護以及法律和秩序;1840年2月6日,毛利人和英國王室在島嶼灣的懷唐伊鎮簽署了《懷唐伊條約》,該條約使紐西蘭成為王室屬的一個殖民地,這個條約被認為是紐西蘭的建國檔案,該條約使早期開拓者有權在紐西蘭定居並允諾毛利人按其意願繼續擁有他們的土地、森林和漁業,該條約說明毛利人將對土地及生活方式自己做出決定,並答應建立一個政府,使全體人民過上和平法制的生活,該條約亦確立了紐西蘭人享有英國公民的權利,該條約目前仍然是“現行文”,並且是紐西蘭涉及民族關係方面很具爭議的話題。 此條約簽屬後,更多的人開始來到紐西蘭並在這裡定居,多數人去南部島定居,因為那裡的土地適合耕作,在奧塔哥和西海岸地區還發現了金礦。
自本世紀以來,來北島居住的人還是多於南部,到1890年代,全國人口增加到五十萬,並開始建設鐵路和公路,定居者建立了農場已經成為紐西蘭經濟的支柱,1893年,紐西蘭成為第一個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當時,英國仍然是紐西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經常被喻為“家鄉”,成千上萬的紐西蘭人代表英國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到1918年,有一半的參戰者死於戰爭或在戰爭中負傷。1935年,紐西蘭選出工黨政府,該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社會改革,其中包括每周40小時工作制以及國家撥款的衛生和福利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開始後,紐西蘭再次派出軍隊,大約全國人口的百分只十齣過作戰,戰爭結束後,對紐西蘭的農產品的需求增加,1950年代,全面就業迅速增長,工業空前繁榮。
由於對進口(特別是石油)和對肉類、奶製品和羊毛出口的長期依賴,紐西蘭的經濟在1970年代和1980年帶開始惡化,1970年代初期,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以後,紐西蘭失去其傳統的出口市場,隨後即出現失業和社會問題;1980年代中後期,工黨政府開始進行新的貨幣政策、工業解除限制、取消津貼以及將許多政府部門私有化等大範圍的改革,自此經濟開始逐漸好轉,失業人數開始下降。從90年代後期開始紐西蘭經歷了持續的經濟成長,失業率到3.5%的歷史新低。

二、政治

英國女王是紐西蘭的國家元首,女王任命的總督作為其代表行使管理權。總督與內閣組成的行政會議是法定的最高行政機構。內閣掌握實權,由議會多數黨組成。議會只設眾議院(共120席),由普選產生,任期3年。無成文憲法,其憲法是由英國議會和紐西蘭議會先後通過的一系列法律和修正案以及英國樞密院的某些決定所構成。
紐西蘭民主政府以混合式多議席選區比例代表制(Mixed Member Proportional)國會運作,有一百二十個席位。紐西蘭法律規定毛利人至少有六個保障席位,而政黨的選舉過程也要有額外的毛利代表。目前國會中有十七位毛利議員。紐西蘭政府為聯合執政,由工黨(Labour Party)與進步聯盟(Progressive Coalition),加上兩個少數政黨——綠黨(Green Party)與聯合未來黨(United Future Party)的援助所組成。現在的紐西蘭總理為海倫·克拉克(Helen Clark)。
司法機構
紐西蘭有最高法院、抗訴法院、高等法院、若干地方法院和受理就業、家庭、生產、毛利人事務、環境等特殊問題的專門法院。抗訴法院由首席大法官、院長和另外六名高等法院法官組成。英國樞密院司法委員會為終審法院。2003年10月14日,新議會通過《最高法院法案》,2004年7月1日成立最高法院,新與英國樞密院間的聯繫徹底終止。
政黨
1、紐西蘭工黨(Labour Party)。現執政黨。1916年成立。工會組織和毛利人是工黨的傳統支持者。曾多次執政。1999年12月與聯盟黨聯合執政。2002年8月和進步聯盟黨聯合執政。領袖海倫·伊莉莎白·克拉克(Helen Elizabeth Clark)。主席邁克·威廉士(Mike Williams),高級督導戴維·本森。
2、進步聯盟黨(Progressive Party)。現執政黨。由紐西蘭聯盟黨前領袖安德頓於2002年4月組建,在議會中占2席,其中選區議員1席,非選區議員1席。
3、紐西蘭國家黨(National Party)。現主要反對黨。1936年由統一黨和改良黨合併而成。曾多次執政。2002年7月大選中遭受重挫,僅獲得27個席位,比上屆議會減少12個席位。2003年10月,國家黨財政事務發言人唐·布拉什取代英格利希,成為該黨領袖。
4、紐西蘭第一黨(NZ First Party)。1993年7月成立。主要支持者是老年人、中小企業主和低收入選民及毛利人等。1996年12月與國家黨聯合執政。1998年8月,與國家黨的聯盟破裂,成為反對黨。領袖溫斯頓·彼得斯(Winston Peters)。2002年8月大選中,議會席位從上屆的5席增至13席。
5、紐西蘭行動黨(ACT New Zealand)。前身是前工黨政府財長道格拉斯創立的消費者及納稅人協會,1994年11月改為現名,簡稱行動黨(ACT Party)。支持者主要是大財團及富商。領袖羅德尼·海德(Rodney Hide)。
6、綠黨(Green Party)。前身為價值黨(Values Party),於1972年5月成立。1990年5月,價值黨和綠色組織合併,改稱現名。1991年加入聯盟黨。1997年11月,綠黨宣布不再作為聯盟黨成員參加大選。珍妮特·菲茨西蒙斯(Jeanette Fitzsimons)任領袖。
7、紐西蘭聯合未來黨(United Future NZ Party)。前身聯合黨(United NZ Party)於1995年6月成立。2000年11月,與未來黨(Future NZ Party)等政黨合併,改為現名。2002年大選中,該黨議席從1席增至9席。領袖彼得·鄧恩(Peter Dunne)。
8、其他政黨有:太平洋精神黨(Mauri Pacific)、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民主黨(Democratic Party)、基督教遺產黨(Christian Heritage)等。

三、地理

紐西蘭位於太平洋南部,澳大利亞東南方約1,600公里處,介於南極洲和赤道之間,西隔塔斯曼海與澳大利亞相望,北鄰新喀里多尼亞、湯加、斐濟,在南緯34度至47度之間。紐西蘭由北島、南島、斯圖爾特島及其附近一些小島組成,面積27萬多平方公里,專屬經濟區120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6900公里。紐西蘭素以“綠色”著稱。雖然境內多山,山地和丘陵占其總面積75%以上,但這裡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四季溫差不大,植物生長十分茂盛,森林覆蓋率達29%,天然牧場或農場占國土面積的一半。廣袤的森林和牧場使紐西蘭成為名副其實的綠色王國。紐西蘭水力資源豐富,全國80%的電力為水力發電。森林面積約占全國土地面積的29%,生態環境非常好。北島多火山和溫泉,南島多冰河與湖泊。北島第一峰魯阿佩胡火山高2797米,火山上有紐西蘭最大的湖泊陶波湖,面積616平方公里。南島橫跨南緯40°~47°,島上有全國第一峰庫克山。阿爾卑斯山中的弗朗茨·約瑟夫冰川和福克斯冰川,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冰川。山外有一系列冰川湖,其中特阿腦湖面積342平方公里,是紐西蘭第二大湖。蘇瑟蘭瀑布,落差580米,居世界前列。
氣候
紐西蘭屬溫帶海洋性氣候,季節與北半球相反。紐西蘭的12月至2月為夏天,6月至8月為冬天。夏季平均氣溫25攝氏度,冬季10攝氏度,全年溫差一般不超過15度。各地年平均降雨量為400~1200毫米。
環境
紐西蘭約於一億年前與大陸分離,從而使許多原始的動植物得以在孤立的環境中存活和演化。除了獨特的植物和動物之外,這裡還有地形多變的壯麗自然景觀。紐西蘭從岡瓦納古陸(Gondwanaland)分離之後,這些原始的物種便在這塊獨立的土地上演化和繁衍,著名的自然學家大衛·貝拉米(David Bellamy)稱這裡是“摩亞方舟”(Moa's Ark),此名稱來自紐西蘭所特有的巨大步行鳥“摩亞”(moa,又名恐鳥),但現在已絕種。自從人類開始在紐西蘭定居以來,短短1000多年的時間已經使許多原生物種消失,但近年來紐西蘭政府加大了自然保護的力度,情況已經有很大的改善。保護措施包括消滅野生動物保護區的有害生物、建立了13座國家公園、3座海洋公園、數百座自然保護區和生態區、1個海洋與濕地保護網路,以及保護特別的河流與湖泊。紐西蘭總計約有30%的國土為保護區。另外,像kakapo鸚鵡、垂耳鴉、幾維鳥和大蜥蜴等珍稀與瀕危物種的研究和管理計畫也開始執行。
植物
雖然經過人類1000多年的砍伐,紐西蘭仍有四分之一的國土仍是茂密的森林――大部份位於高原地區。這些地區大都屬於國家公園和森林公園,禁止開發,您可以盡情享受其中的野趣。紐西蘭森林的特點是溫和、常綠的雨林,其中有巨大的樹蕨、藤類和附生植物――看起來很符合一般叢林的模樣。巨大的貝殼杉是世界上最大的植物之一,目前生長在相對較小的北島凹地與科羅曼德爾半島。
動物
紐西蘭是罕見鳥類的天堂。最著名的是不會飛的奇異鳥,紐西蘭的非正式國家標誌。其它不會飛的鳥還有威卡秧雞(WEKA)及瀕臨滅絕的kakapo鸚鵡,這是全世界最大的鸚鵡,它只能爬到低矮的灌木或較小的樹上。另一種奇特的鳥類是好奇心很重的啄羊鸚鵡(原生高地鸚鵡),這種鸚鵡會飛,以不怕人類和大膽的個性而聞名。
國家公園
北島
艾格蒙特國家公園 Egmont National Park
烏雷威拉國家公園 Te Urewera National Park
東加里羅國家公園 Tongariro National Park
旺加努伊國家公園 Whanganui National Park
南島
阿貝爾·塔斯曼國家公園 Abel Tasman National Park
亞瑟隘口國家公園 Arthur’s Pass National Park
庫克山國家公園 Aoraki/Mount Cook National Park
峽灣國家公園 Fiordland National Park
卡胡朗吉國家公園 Kahurangi National Park
阿斯派靈山國家公園 Mt. Aspiring National Park
尼爾森湖國家公園 Nelson Lakes National Park
帕帕羅瓦國家公園 Paparoa National Park
西區國家公園 Westland/Tai Poutini National Park
斯圖爾特島
雷奇歐拉國家公園 Rakiura National Park

四、經濟

紐西蘭是一個現代、繁榮的已開發國家。2006年國內生產總值為1038.73億美元(2006年,世界第53名);人均29,698美元(世界第27名);人類發展指數為0.943(高,世界第19名,有所上升)。
畜牧業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紐西蘭農牧產品出口量占其出口總量的50%,羊肉、奶製品和粗羊毛的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紐西蘭還是世界上最大的鹿茸生產國和出口國,生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30%。礦藏主要有煤、金、鐵礦、天然氣,還有銀、錳、鎢、磷酸鹽、石油等,但儲量不大。石油儲量3000萬噸,天然氣儲量為1700億立方米。森林資源豐富,森林面積810萬公頃,占全國土地面積的30%,其中630萬公頃為天然林,180萬公頃為人造林,主要產品有原木、圓木、木漿、紙及木板等。漁產豐富。工業以農林牧產品加工為主,主要有奶製品、毛毯、食品、釀酒、皮革、菸草、造紙和木材加工等輕工業,產品主要供出口。農業高度機械化。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燕麥、水果等。糧食不能自給,需從澳大利亞進口。畜牧業發達,是紐西蘭經濟的基礎。畜牧業用地為1352萬公頃,占國土面積的一半。乳製品與肉類是新最重要的出口產品。粗羊毛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占世界總產量的25%。紐西蘭漁產豐富,是世界第四大專屬經濟區,200海里專屬經濟區內捕魚潛力每年約50萬噸。除了主要產業食物加工業(肉類與乳品)與工業之外,紐西蘭的食物加工技術、電訊、塑膠、紡織、林木製品、電子、登山用品與服飾等方面的競爭力也越來越來強。近年來,特殊生活風格用品的業者,如帆船,也在急速增長。紐西蘭的股票指數NZX上各式各樣的公司,正反映了這些產業。

五、文化

毛利文化
紐西蘭400萬人口中約15%是毛利後裔,或是屬於某個部落。毛利人藉由華卡帕帕(whaKapapa,系譜圖)可追溯到乘著瓦卡(waka,獨木舟)橫渡遼闊的太平洋而來的祖先。
毛利人有著豐富又活潑的文化,保留了他們長久以來與精神和自然世界的連結。他們以自己特別的“米希”(mihi,問候)方式透過來傳承自己的家世。毛利人在米希中說出他們的“芒加”(maunga,山)、“阿瓦”(awa,河)、“瑪雷”(marae,會堂)、“瓦卡”、“尹維”(iwi,部落)和“提布那”(tipuna,重要的祖先)的名字。
毛利人有一種獨特的舞蹈,被稱為“哈卡”(Haka),這種舞蹈來源於古毛利土著武士的站舞,男女舞蹈的具體方式有所不同。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在每次開場比賽前,總是集體表演這種舞蹈,用以鼓舞士氣。
紐西蘭約四分之一的毛利人使用“蒂雷歐毛利語”(Te reo Maori)。使用這種語言的人大約有一半不到二十五歲。這是種玻里尼西亞語言(類似其它大洋洲語,如夏威夷語和大溪地語),有一種獨特的詩感和音樂性。毛利語是紐西蘭的官方語言之一。
kiwi
kiwi除了用來稱呼奇異鳥,這個詞還用來稱呼紐西蘭人,最早可追溯至第一次世界大戰,這是當年紐西蘭士兵的綽號。在國際貨幣市場上,紐西蘭的基本貨幣單位——紐西蘭元,也常被稱為“奇異”,因為錢幣一面上頭的有隻奇異鳥。而最著名的“奇異”可能是美味的奇異果。奇異果原產於中國,移植到紐西蘭時被稱為“中國醋栗”。但是紐西蘭果農在大量出口這種水果時,為它取名為奇異果,現在已聞名全世界。
葡萄酒 
紐西蘭的主要葡萄栽種地是在乾燥、陽光普照的東部地區,其中包括吉斯伯恩(Gisborne)、霍克灣(Hawke’s Bay)和馬爾堡(Marlborough)三個主要地區。其它主要地區還有奧克蘭(Auckland)、馬丁堡(Martinborough)、尼爾森(Nelson)和中奧塔哥(Central Otago)。這些地區位於緯度36至45度之間,縱長1600公里。類似於北半球從波爾多(緯度在44至46度之間)到南邊的西班牙。在這樣一個氣候與土質都十分合適的地區栽種葡萄,結果就發展出種種不同的風格。紐西蘭的品酒觀光越來越受重視,業者常鼓勵遊客沿著“經典紐西蘭美酒公路”(Classic New Zealand Wine Trail)探訪酒莊,參與活動。幾個主要產酒區每年都會舉辦美酒與美食節,而且大多數酒莊開放遊客品酒。不少大型酒莊還兼經營餐廳與咖啡館,並提供零售和網上銷售。
藝術
紐西蘭的藝術與文化得自於各個種族,產生了結合毛利人、歐洲人、亞洲人和大洋洲人的特質。紐西蘭的藝術圈反映了這種融合。紐西蘭最有價值的繪畫中,有些是由查爾斯·高第(Charles Goldie)於十九世紀所畫的毛利人畫像。畫家柯林·麥卡宏(Colin McCahon)的作品使用了文字、基督教肖像與毛利語言以及神話,他被許多人認為是紐西蘭最偉大的藝術家。許多藝廊除了展出這些作品,還有其它藝術家的作品,如雷爾夫·哈特雷(Ralph Hotere)和葛雷姆·希尼(Grahame Sydney)。
文學
有許多紐西蘭作家將毛利文化與傳說寫進英文文學作品中。凱莉·胡姆(Keri Hulme)以極具創意的小說《The Bone People》而獲得權威的布克文學獎的肯定。也有作家結了兩種文化,創造出別具特色的紐西蘭文學,其中包括派翠西亞·葛雷絲(Patricia Grace)、維提·伊希瑪埃拉(Witi Ihimaera)和洪內·圖華雷(Hone Tuwhare)。艾倫·杜夫(Alan Duff)以著作《戰士奇兵》(Once Were Warriors)而聞名,並由導演李·塔瑪胡里(Lee Tamahori,007電影《誰與爭鋒》的導演)於2002年搬上大銀幕。
影視
好萊塢有史以來的最大製作,《魔戒》是由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在紐西蘭拍攝,紐西蘭的地方電影工業隨著這部巨片的成功而持續成長中。這個三部曲的頭兩部共得到六座奧斯卡獎,而第三部《王者歸來》也已於2003年12月上映。紐西蘭的風景出現在這系列電影中,而許多取景地位於紐西蘭的國家公園與保護區內。
根據維提·伊希瑪埃拉原著小說改編,由妮基·卡羅(Niki Caro)執導的電影《鯨騎士》(Whale Rider)在2002年的多倫多國際影展里令觀眾大為驚艷,並得到觀眾票選最佳電影。這部片描繪了一個小毛利村落的生活,並加入了梅塔回提(Mai Tawhiti)的表演,他們是一個卡帕哈卡(kapa haka,表演藝術)團體。《鯨騎士》拍攝地點在東部地區吉斯伯恩的一個小村莊,這裡也是全世界最早看到一天日出的地方。
《鯨騎士》是凱薩·卡斯特-休伊斯(keisha Castle-Hughes)的處女作,但是因為她在這部電影的精彩演出,她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提名,並成為歷史上獲得該獎項提名最年輕的演員。
紐西蘭影壇最近的大製作有彼得·傑克遜重拍的巨片《金剛》,該片於2005年12月上映。出生於紐西蘭的安德魯·亞當森以卡通片《史瑞克》而聞名,他導演拍攝了《納尼亞傳奇》(The Lion,the Witch and the Wardrobe),根據利維斯(C. S. Levis)奇幻小說《納尼亞故事集》(Narnia)改編而成,這部電影也在2005年12月上映。該片在紐西蘭著很多名的地點選景,包括了奧克蘭的伍德山森林(Woodhill Forest),坎特伯雷的羊群山車站(FLOCK Hill Station)和鄧特倫(Duntroon)附近的大象岩石區(Elephant Rocks)。
音樂
紐西蘭的音樂也吸引了全世界的注意。幾個樂團如達桑氏(The Datsuns)、The D4、大洋洲人(pacifier)和阿尼卡摩瓦(Anika Moa),都與國際唱片公司簽了約。默瓦娜·瑪妮亞波脫(Moana Maniapoto)和她的部族樂團(The Tribe)以毛利原音贏得國外的讚譽。除了流行樂團“擁擠之屋”(Crowed House)的團長尼爾·芬(Neil Finn)之外,紐西蘭歌劇歌手丹·奇里·蒂·卡那瓦(Dame Kiri Te Kanawa)和丹·瑪維那·梅傑(Dame Malvina Major)都在國外演出。少女歌手海莉(Hayley Westenra)的專輯《純淨》(Pure),發行第一周就登上英國古典排行榜第一名,賣得比著名男高音帕華洛帝和波伽利的專輯還好。
橄欖球
橄欖球是紐西蘭最受歡迎、影響最大的體育運動,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因其一身全黑色的標誌性隊服而被稱為“全黑隊”(All Blacks)。紐西蘭國家隊曾經奪取過橄欖球世界盃冠軍,並且長期名列世界前茅。2007年9月28日,來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還專門與紐西蘭海軍舉行了一場橄欖球友誼賽。

六、教育

紐西蘭的教育體制被視為世界上最好的教育體制之一,他們通過學校、大學、技工學院和其它教育機構提供高質量教育,紐西蘭的教育體系源於英國的傳統教育體制,全國實行統一的教育體系,教育經費開支占政府開支第三位。
早期幼兒教育
不是義務教育,而是在嬰幼兒上學前的照顧,早期幼兒教育服務包括幼稚園、託兒所、遊樂中心、家庭日托、兒童看護中心及社區遊樂園。幼稚園(每周)5.00 - 10.00 新元。
中國小教育
在紐西蘭,6至16歲的孩子都必須接受國小、中學和高中義務教育,全國有66萬中小學生就讀與2,800多所國立中國小,政府每年對中國小教育的投入達20億紐西蘭元,紐西蘭的大多數孩子5歲開始上學,19歲以前在公立學校(政府撥款)上學為免費教育,接受特殊教育的學生(有殘疾、學習和行為障礙)年齡延長到二十一歲,公立學校由紐西蘭政府提供經費並且遍布紐西蘭各地。
高等教育
上完中學的學生可以繼續接受高等教育和培訓,這可以在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大學和私立培訓機構進行,學生需要為他們的高等教育繳納學費。大約800多家私立培訓機構提供範圍廣泛的學習計畫,其中的某些課程可獲得全國學歷認可。
紐西蘭各大學名稱及所在地
奧克蘭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Auckland - 奧克蘭
奧克蘭理工大學 Auck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 奧克蘭
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 惠靈頓
梅西大學 Massey University - 北帕莫斯頓、奧克蘭、惠靈頓
坎特伯雷大學 University of Canterbury - 基督城
林肯大學 Lincoln University - 基督城
奧塔哥大學 University of Otago - 達尼丁
懷卡托大學 The University of Waikato - 哈密爾頓
生活及住宿費因所在城市及居住環境不同而異,一般每年約為9000至11000新元。課程學習研究生以攻讀課程為主,積累一定學分後即可獲得研究生文憑或碩士學位,只要有良好的大學畢業背景(中國正規大學畢業亦可)和良好英文水平,則不難報讀碩士研究生課程,這種課程的另一個突出優點是可以跨學科選讀,例如原來是理工或文科大學畢業的,也可以改讀商科,而以課題研究為主的研究生必須從事大量研究並遞交高水平的論文後才可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文憑課程一般為一年到一年半,碩士課程一般為一年半到兩年,博士課程需要二年到三年時間。為幫助經濟條件較差的學生完成學業,政府制訂了免息學生貸款政策,該政策使得學生可以從政府獲得足以支付學雜費的貸款和用於支付日常生活的學生津貼,當然,申請人必須是紐西蘭公民或者有紐西蘭的永居簽證,其中,學生津貼不需要歸還,學生貸款待學生畢業找到工作後,根據收入的多少逐步償還給政府。

七、外交

紐西蘭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是維護世界,特別是太平洋地區的和平,以保障紐西蘭的主權與安全;促進紐西蘭經濟繁榮及與其他國家的經濟貿易關係。
與中國關係
1972年12月22日,紐西蘭與中國建交以來,兩國友好合作關係不斷發展。1999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對紐西蘭進行國事訪問,這是中國國家元首首次訪問紐西蘭。2000年11月,總督博伊斯訪問中國。2001年4月,紐西蘭總理克拉克訪華。2003年10月,胡錦濤主席對紐西蘭進行國事訪問。2005年5月,吳邦國委員長對紐西蘭進行友好訪問。2005年5月,紐西蘭總理克拉克對中國進行工作訪問。2006年4月,溫家寶總理對紐西蘭進行正式訪問,兩國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定和檔案。近年來,雙邊經貿關係發展迅速。中國目前是紐西蘭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2005年,中新雙邊貿易額達26.8億美元。紐西蘭是第一個承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已開發國家,也是第一個與中國開展雙邊自由貿易協定談判的已開發國家。2004年12月,中國——紐西蘭自由貿易區談判正式啟動。

八、其它

旅遊
紐西蘭旅遊業的歷史十分久遠。紐西蘭旅遊局是全世界最早成立觀光機構的國家,它剛於2001年歡渡一百周年慶。紐西蘭政府於1901年2月1日成立全球第一個致力於旅遊業的政府部門,這是明智的投資。成立之初只有五千名國外觀光客,如今每年有230多萬名來自海外的遊客拜訪紐西蘭,旅遊業也成為紐西蘭最大的外匯來源之一。旅遊業每年為紐西蘭帶來超過六十六億紐幣的收入,這個數字仍在快速成長中。澳洲是紐西蘭旅遊的最大市場,每年約有87.5萬遊客來自澳大利亞。至2005年10月為止,紐西蘭過去十二個月內的到訪人數比去年同期成長3%。
澳大利亞 884,056;加拿大 44,277;中國大陸 100,844;德國 58,807;香港特別行政區 24,256;;印度 20,210;日本 141,291;韓國 109,244;馬來西亞 21,258;荷蘭 26,798;北歐地區 29,343;新加坡 29,300;中國台灣 28,585;泰國 17,998;英國 289,324;美國 224,285;總計 2,049,876。
*所有數據統計期限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9月,來源:Statistics New Zealand
住宿
紐西蘭可以為您提供多種不同檔次的住宿選擇,從豪華賓館到別致的鄉村度假別墅,再到溫馨的背包旅館,應有盡有。特別是在紐西蘭夏天的旅遊旺季:12月至次年2月,最好提前預定最初兩晚的住宿。請到當地遊客信息中心,安排以後的旅行。
Qualmark住宿評估系統:
Qualmark是紐西蘭的住宿質量評估系統。帶有Qualmark標誌的旅館每年都要經過專業評估員的評估。
1星級:可以接受。能符合住客的最低需要。屬基本滿足住宿要求的整潔和舒適的住宿環境。
2星級:不錯。有些服務及設施超出住客基本需要。
3星級:很好。設施與服務完備,達到好至非常好的服務標準。
4星級:優異。設施與服務完備,一貫保持高水平服務。
5星級:頂級。屬紐西蘭最高水準。
applied for:表明某個旅館尚未經過評估和/或尚未評定級別。
著裝
紐西蘭北部為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最溫暖的月份為12月、1月和2月;最冷的月份為6月、7月和8月。在夏季,平均最高氣溫在攝氏20度至30度之間;冬季為攝氏10度至15度之間。大多數場合中,可著隨意的休閒服裝。大多數餐廳和宵夜場所都接納著便裝的客人。男士一般無需穿西裝、打領帶,只有大城市中的少數頂級正式餐廳和酒吧例外。夏天時應帶一件輕便的外套或厚運動衫,以防天氣轉涼或是登上海拔較高的地區時氣溫降低。這裡有時會下雨,所以請攜帶輕便的防水外套或夾克。如果是在5月至9月期間到訪,請帶保暖的冬衣,並多穿幾件衣服。
飲食
紐西蘭的“環太平洋”料理風格是受到歐洲、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玻利尼西亞、日本和越南所影響。全國各地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這種結合各地特色的料理,令人垂涎三尺。如果想品嘗地道的紐西蘭風格,可點羊肉、豬肉、鹿肉、鮭魚、小龍蝦、布拉夫牡蠣、鮑魚、貽貝、扇貝、甘薯、奇異果和樹番茄(tamarillo)等烹製的菜品,還有最具代表性的紐西蘭甜點“帕洛娃”(pavlova),這是以白奶油和新鮮水果或漿果鋪在蛋白霜上製成的。除了大城市裡少數高級豪華餐廳之外,現代潮流走向更輕鬆的咖啡――酒吧式餐飲風格。異國料理包括日式、印度式、清真式、意式、墨西哥式、中式、馬來西亞式和泰式。全紐西蘭共有900多家亞洲料理餐廳。到了紐西蘭,千萬別忘了多嘗嘗紐西蘭的葡萄酒。
休閒
紐西蘭有十四家度假莊園名列“小而美旅館世界排名”(Small Luxury Hotels of the World)之中。此外,還有其它許多遍布紐西蘭精緻旅館提供高品質的住宿,通常位於人煙罕至的地區。現在越來越多住宿地點提供Spa。
由於紐西蘭地處環太平洋火線(Pacific Rim of Fire)上,因此到處都有地熱溫泉。數百年來,這些溫泉地是當地毛利人的最愛,而當歐洲人開始注重礦泉的養身功效之後,也開始流行來這裡。羅托魯阿以間歇泉和沸泥塘而聞名,是紐西蘭最著名的溫泉鄉。羅托魯阿許多旅館和汽車旅館擁有自己的天然溫泉池,在玻里尼西亞溫泉(Polynesian Spa),您還可以從數座池中,挑選不同溫度和礦物成分的池。位於基督城北方的漢默溫泉(Hammer Springs)是紐西蘭的主要高原溫泉度假區。漢泉漢泉提供溫泉池、Spa和各種冒險與休閒活動。
演出
大部份城市都有一流的音樂會與演出。劇院、管弦樂、芭蕾舞、搖滾與爵士樂都可欣賞到。
航班
紐西蘭航空公司已於2006年11月開通了奧克蘭至中國上海的直飛航線,並計畫在2008年7月18日開通奧克蘭和北京之間的直飛航線,每周兩個航班。
但現在如果從北京等地方走,需要轉機,北方一般從首爾或者東京轉機,乘坐大韓,韓亞,或者日航。南方可以從香港,上海或者新加坡轉機,乘坐國泰,紐航或者新航。
飛行時間:
上海:約11.45小時;
北京:約14小時。
國際機場
紐西蘭的國際機場位於奧克蘭、惠靈頓和基督城。某些從澳洲來的航班也會降落在哈密爾頓、北帕默斯頓、皇后鎮和達尼丁。
貨幣
攜入或攜出紐西蘭的外國貨幣金額並無限制。不過攜入或攜出超過10,000紐西蘭元的現金必需填交“攜帶現金報告表”(Border Cash Report)。 外國貨幣可輕易在銀行、部份旅館、國際機場和大城市中設的兌換處兌換為紐西蘭貨幣。所有主要信用卡都可以在紐西蘭使用。旅館、銀行和部分商店可接受旅行支票。
銀行
紐西蘭的銀行營業時間為周一至周五早上9:30至下午4:30。許多地方設有自動櫃員機(ATM),如銀行、主要購物街和購物商場。只要您有國際信用卡和自動櫃員機卡的四位數密碼,就可以用來提款。請在您所在國銀行申請。
貨物與服務稅
所有商品與服務的標價中均含12.5%的貨物與服務稅(GST)。遊客不可要求退稅,但如果商家將高額貨品郵寄到購買者所在國,則可以免稅(GST)。
小費與服務費
紐西蘭人一般服務不收小費――即便在餐廳或酒吧也不用。不過,如果遊客享受額外的特殊服務或為了表示謝意,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付額外的小費。紐西蘭的旅館與餐館的帳單不另收服務費。
旅行支票
紐西蘭元的旅行支票沒有銷售。想要來紐西蘭旅遊的國際遊客攜帶旅行支票,在未來要攜帶是主要貨幣類型的旅遊支票。來到紐西蘭地區旅遊,可以購買到澳幣的旅行支票。
遊客信息中心
在紐西蘭自己開車旅遊,會有多種旅遊方式與景點的選擇。為協助遊客,紐西蘭遊客信息中心(VIN)應運而生。所有中心都有醒目的標誌和綠色的“i”。遊客信息中心是官方認可的機構,提供準確的紐西蘭旅遊信息,分布於紐西蘭的94個地點。中心工作人員的知識豐富,可提供客觀和準確的旅遊信息。服務內容包括:住宿、交通(航空、公路、鐵路及輪渡)、景點和活動的信息,並代辦預訂:行程計畫與建議,禮品、紀念品、郵票和電話卡,餐廳信息,各地活動與娛樂,地圖與遊覽手冊。
紐西蘭旅遊獎
“紐西蘭旅遊獎”(New Zealand Tourism Awards)表明該獎項的獲得者可以提供最獨特、高品質的旅遊體驗。請注意旅遊獎的銀蕨(koru)標誌。看到這個標誌,意味著您可以得到紐西蘭最好的旅遊產品、體驗和服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