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區[廣東省深圳市]

南山區[廣東省深圳市]

南山區(NanshanDistrict)是中國廣東省深圳市下轄的一個市轄區,於1990年1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成立,地處深圳經濟特區西部,東臨深圳灣,西瀕珠江口,北靠羊台山,南至內伶仃島和大鏟島,與香港元朗隔海相望。面積約182平方公里,下轄8個街道辦事處和116個社區居委會。全區常住人口為110.85萬(2012年)。南山區在深圳市地位舉足輕重,是深圳市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高等教育基地、旅遊基地和西部物流基地。2012年,南山區生產總值突破2800億元。區內旅遊資源豐富,著名景點有宋少帝陵、世界之窗等。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東晉鹹和六年(331年),寶安正式設縣,南山地域屬寶安縣。

深圳南山名稱由來深圳南山名稱由來

唐至德二年(757年),寶安縣治由南頭移到涌(今東莞莞城),後寶安縣更 名為東莞縣,南山地域改屬東莞縣。

宋開寶五年(972年),東莞縣併入增城縣,南山地域屬增城縣。

開寶六年(973年),恢復東莞縣,南山地域屬東莞縣。

萬曆元年(1573年),設定新安縣,新安縣治設於原寶安縣治南頭,南山地域屬新安縣。

康熙五年(1666年),新安縣被裁撤併入東莞縣,南山地域屬東莞縣。康熙八年,新安縣建置得以恢復,南山地域屬新安縣。

民國3年(1914年)1月,新安縣更名為寶安縣,南山地域屬寶安縣。

1979年1月,改寶安縣為深圳市,南山地域屬深圳市

1983年9月,南頭區成立,為縣級建制。

1984年8月,在南頭區析置蛇口區。

1990年9月,南頭區、蛇口區合併成立南山區,上隸深圳市。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南山區位於廣東省深圳經濟特區西部,北緯22°24′-22°39′,東經113°53′-114°1′。行政區域東起車公廟與福田區相鄰,西至南頭安樂村、赤尾村與寶安區毗連,北背羊台山與寶安區接壤,南臨蛇口港、大鏟島和內伶仃島與香港元朗相望。

地形

南山海岸城南山海岸城

南山區地處珠江口東岸,依山傍海,地勢北高南低,平地、台地、山丘相間,從北向南可分為北部山丘盆地區、中部低丘台地區和南部孤丘平地區三級地形,由北向南逐級下降。主要山峰北有羊台山,海拔587米,中部有塘朗山,海拔430米,南有大南山,海拔336米。大部分為山前坡狀台地,台面已微丘陵化, 平緩的崗地相間分布;台地面積占40%,丘陵山地占30%,平地占20%,其餘為灘涂水面。南山區土壤以花崗岩風化土層為主,岩性為含石英砂粒的硬質粘土;谷地為風化土層,上復1~4米厚的沖積和洪積鬆散砂性土,局部夾有砂層透鏡體;沿海灣一帶為濱海平原,地勢較平坦,岩性為淤泥和砂層,因河流沖積和海相沉積而成,厚度一般10~15米,其下為基岩風化土層。南頭半島是本區伸向南海的部分,可分為北部和東南部平原地區以及西南部大南山等山丘,兩個地形小區面積約各占半島面積一半。南頭半島南端從前海到後海有五個海灣,分別為月亮灣、媽灣、赤灣、蛇口港、東角頭港。珠江口中有內伶仃島、大鏟島、小鏟島、 洲島等一系列島嶼。

氣候

深圳南山區深圳南山區

南山區地處亞熱帶,濱臨南海,海岸線長55. 8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四 季溫暖濕潤,雨水充沛,日照充足。全區年平均氣溫22.4℃,最高38.7℃,最低0.2℃;一年中22℃以上時間長達七個月;一月平均氣溫14℃,七月平均氣溫28℃。全區年平均相對濕度79%,年平均日照時數2120.5小時。每年5~9月為雨季,一年中兩次多雨期,一為五六月份的鋒面雨,受海洋季風和低壓槽影響,是全國汛期最早的地區。全年平均降水量1948毫米,平均降水天數150天。常年主導風為東南風,秋冬寒露風對本區影響較大,夏秋季颱風較大,年平均1~3次,陣風最大十二級。

自然資源

林業資源

南山區土地總面積15000公頃,林業用地5894公頃,森林復蓋率44%。南山區主要樹種有馬尾松、杉木、厚殼桂、華南栲櫧、林荷、鴨腳木,還有大榕樹、大葉高山榕、鳳尾葵、檳榔等。水果主要有木瓜、楊桃、番石榴、香蕉、橙子、龍眼、荔枝、鳳梨,還有柑桔、柚子、桃、李、柿等。

生物資源

南山海岸線長度55.8公里,幾個海灣不僅具備建設港口碼頭的優質天然條件,而且蘊藏著寶貴的海洋資源,主要水產品有烏魚、石斑魚、黃花魚、馬交、麻蝦、膏蟹、鮮蚝等,鮮蚝和基圍蝦是南山的特產海鮮。南山還有國家級的保護動物(大靈貓、小靈貓、穿山甲、蟒蛇等)。

礦產資源

南山優質花崗岩儲藏量達3000~3500萬立方,石質堅硬、埋藏淺。

水力資源

南山水力資源豐富,區內有橫貫南北的大沙河,還有西麗湖水庫、長嶺皮水庫。

行政區劃

截至2013年,南山區設有南山街道、南頭街道、西麗街道、沙河街道、蛇口街道、招商街道、粵海街道、桃源街道8個街道,社區居委會116個。

人口

2005年末,南山區總人口90.06萬人,其中戶籍人口30.28萬人,暫住人口59.78萬人,人口平均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550人。人口分布不平衡,總體是南密北稀,南部又集中分布於蛇口、南頭、華僑城、沙河、科技園、南油等地。

經濟

綜合

南山區是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基地。2005年,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1380億元。其中,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780億元,占全市的27.6%。轄區擁有科技園、留仙洞工業園等大型高新技術園區及大批高新技術企業。南山區內有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蛇口工業區、華僑城集團、南油集團、深圳大學、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雷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祥智慧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高等職業技術學院和大學城等重要機構和企業,世界500強中的住友株式會社、阿爾卡特、湯姆遜、三星、IBM、三洋、奧林巴斯等50多家跨國集團和一大批國內外知名的高新技術企業在南山投資辦廠或設立研發中心,聚集了包括2000多名博士在內的5萬名高科技人才,已初步形成電子、紡織印染、港口倉儲業、房地產、電力、旅遊、食品、機械加工、生物工程、新型材料等為主體的多元化產業體系。

2012年,南山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829.62億元,比上年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7億元,下降27.5%;第二產業增加值1667.94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1160.71億元,增長13.1%。三次產業比重為0.03:58.95:41.02。人均生產總值256256元/人,增長10.6%,按2012年平均匯率折算為40595美元。全年完成公共財政預算收入88.85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其中各項稅收收入85.07億元,增長13.9%。公共財政預算支出102.81億元,增長11.6%。其中,教育支出24.19億元,增長41.8%;科學技術支出1.51億元,增長35.6%;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5.05億元,增長65.4%;醫療衛生支出6.82億元,增長11.3%;一般公共服務支出6.41億元,增長19.3%。

第一產業

2012年,南山區農業總產值3.05億元,比上年下降1.9%。其中,出口產值209.88萬美元,下降1.6%。全年蔬菜產量30820噸,下降0.1%;水果產量535噸(不含水果加工),其中,荔枝產量490噸,下降2.0%。全年水產總量11368噸,下降2.6%。其中,海洋捕撈6083噸,下降2.0%;海水養殖5285噸,下降3.3%,其中,蚝類3986噸,下降3.1%。全年花卉產量490萬盆,比上年下降4.9%。

第二產業

2012年,南山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10.35億元,比上年增長 10.7%。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4345.37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國有企業產值38.31億元,增長16%;股份制企業產值2206.52億元,增長21.9%;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產值1628.78億元,增長7.1%。分輕重工業看,輕工業產值856.51億元,增長10.4%;重工業產值3488.86億元,增長12.9%,輕重工業產值比例為1:4.07。規模以上工業產值中,通訊設備、計算機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值2714.47億元,比上年增長22%,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比重62.5%。全年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4176.58億元,比上年增長11.3%。其中,出口交貨值1459.41億元,增長7.6%,占規模以上工業銷售產值比重34.9%,比上年降低1.2個百分點。工業產品銷售率96.12%,比上年下降0.96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391%;實現利稅總額增長4.6%;實現利潤總額下降2.7%;工業全員勞動生產率44.64萬元/人,增長14.2%。全年建築業增加值52.88億元,比上年增長7.6%,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9%。

第三產業

2012年,南山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542.28億元,比上年增長17.0%。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472.5億元,增長17.5%;住宿餐飲業零售額69.78億元,增長13.1%。在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中,限額以上商業零售額 246.6億元,增長1.6%;限額以下商業和個體戶零售額225.9億元,增長42%。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商品銷售總額1224.26億元,比上年增長32.1%。其中,十大類商品銷售情況為:石油及製品類下降4.7%;汽車類下降5.4%;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下降4.2%;中西藥品類下降3.7%;通訊器材類下降7.1%;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下降59.3%;化工材料及製品類下降7.5%;日用品類增長6.1%;金屬材料類增長40.3%;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下降8.6%。南山區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118.19億元,增長6.0%;批發和零售業增加值176.95億元,增長14.1%;住宿和餐飲業增加值31.66億元,增長5.4%;金融業增加值140.89億元,增長15.8%;房地產業增加值205.38億元,增長15.3%;其他服務業增加值487.64億元,增長13.7%。

交通簡介

南山區擁有發達的立體交通網路。陸上有橫貫特區、通往廣州、東莞等地的深南大道、濱海大道、北環路、平南鐵路和廣深高速公路;海上每天有數十班次往返蛇口至香港的飛翔船和開往廣州、珠海、中山等地的定期航班;以蛇口港、赤灣港、媽灣港和東角頭港為主體的深圳西部港口群,2005年貨櫃吞吐量達838.6萬標箱,占深圳港的52%。空中運輸方面有直升機場和距南山僅10公里的深圳國際機場。深港西部通道的貫通和南坪快速、南光高速、廣深沿江高速的建設,將使南山連通珠三角和香港的核心節點位置更加突出,成為物流、人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散的黃金口岸。2005年全區鐵路貨物周轉量為4086萬噸公里,公路貨物周轉量為5.61億噸公里,水運貨物周轉量為109.73億噸公里。

社會事業

衛生

2012年末,南山區擁有衛生醫療機構368個,比上年增長7.3%;其中,醫院 13家,比上年增加1家。全區擁有衛生技術人員6204人,比上年增長0.3%。衛生機構擁有床位2239張,增長3.3%。全年總診療人次1067.2萬人次,其中:門診量889.7萬人次,急診人次64.9萬人次。全區收治住院人數91045人,增長3.0%,病床使用率86.7%。

科技

2012年末,南山區累計有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996家,占全市總量的39%。全年專利申請量達21063件,下降1.4%。其中發明專利12013件,占57%,實用新型專利5889件,占28%,外觀專利3161件,占15%。全年全區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350億元,增長11.1%,占全市的25.9%。

文化

南山區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月亮灣新石器時代人類遺址證明,至少在6000年前深圳已有先民繁衍生息;曾入選"

中國考古十大新發現"的屋背嶺墓葬群,表明商時期的嶺南文化與中原文化同樣輝煌。自331年東晉在南頭古城一帶設立東官郡以來,至上世紀50年代,這裡長期作為歷代郡治或縣治所在地,被譽為"深港歷史之根"。1979年,蛇口的第一聲開山炮響,拉開了中國改革開放的序幕。

南山區屋背嶺商代遺址,則是嶺南地區發現最大的商時期墓葬群。遺址位於南山區桃源街道辦福光村村北,1400多平方米的範圍內密集排列著商時期的94座墓葬,發掘出土200餘件珍貴文物,被列入2001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屋背嶺遺址既有中原文化的痕跡,又有嶺南文化的特性,證明了早在3000多年前嶺南地區就有了自己獨特的文明存在。

南山在中古至近代一直是個移民區,南山人在語言、生活習俗方面有別於粵北的"客家"人,他們的祖先多數來自中州,"避地嶺表"的北方移民。這裡的民俗風情多屬嶺南文化的範疇,也有少數客家村落,尚存客家習俗。南山區的民族主要是漢族,常用的文字為漢字,主要語言有客家話和廣州話兩種。 南山區大部分地區是粵語區;西麗街和南山街部分地區講客家話。

2012年,南山區全區文藝作品共獲得獎項52個,其中國家級獎項2個,省級獎項6個,市級獎項44個。全年共舉辦各類文化活動4404場,比上年增加412場,其中,電影2002場,占45.5%;講座1529場,占34.7%;演出373場,占8.5%;展覽45場,占1%;其他文化活動455場,占10.3%。全區年末擁有公共圖書館98座,與上年持平;公共圖書館總藏量149萬冊(件),增長8.8%。全區擁有區級及以上博物館、紀念館6座;民眾藝術、文化館1座。全區擁有社區文體設施348處,比上年增加5處。

教育

南山區是深圳市教育科研基地。深圳大學、深圳虛擬大學園、深圳高職院、深港產學研基地等一大批教育科研基地落戶南山。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科學院等一大批著名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入駐深圳大學城。全市11所高等院校已有8所駐紮南山,在校學生45000餘人。

2012年末,南山區各級各類中國小校達67所,與上年持平;其中,公辦學校53所,民辦學校14所;畢業生23418人,在校學生112873人,分別比上年增長2.8%、3.3%;招生數28255人,比上年增長4.6%。全區擁有幼稚園171所,比上年增加4所;在園兒童39450人,增長1.9%。有國小37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73285人,增長3.9%。有普通中學29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37641人,增長1.9%。有中等職業學校1所,與上年持平,在校學生1947人,增長4.9%。

旅遊

錦繡中華錦繡中華

南山區是深圳市旅遊基地。擁有世界之窗、歡樂谷、錦繡中華,華僑城,中山公園,海上世界、新安古城、青青世界、野生動物園、南頭古城等主題公園和著名景點,形成了主題公園游、都市觀光游、歷史古蹟游、度假休閒遊、郊野生態游等多種旅遊產品互補並存的格局。每年都吸引著大量的海內外遊客前來南山觀光、休閒、度假。2005年,全區共接待中外旅客人數達1117萬人次。當前,南山區正與法國企業洽談投資西麗"未來樂園"大型遊樂項目。2009年上半年,南山區共接待海內外遊客超過500萬人次,旅遊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不斷提高。

主題公園

南山區的主題公園有世界之窗、歡樂谷、海洋世界,錦繡中華等。

歡樂谷歡樂谷

世界之窗坐落於美麗的南山華僑城,於1994年6月18日開業。是一個集世界奇觀、歷史遺蹟、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於一體的大型主題公園。世界之窗建有世界各地共118個微縮景觀,其中包括埃及金字塔和卡爾納克神廟、高棉吳哥窟、美國大峽谷、巴黎凱旋門、印度泰姬陵、比薩斜塔等。歡樂谷也坐落於南山華僑城,毗鄰世界之窗和錦繡中華。

深圳歡樂谷,位於深圳華僑城杜鵑山,是繼錦繡中華、中國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後興建的國內新一代大型旅遊主題公園了,是首批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占地面積35萬平方米,總投資17億元人民幣,是一座融參與性、觀賞性、娛樂性、趣味性於一體的中國現代主題樂園。全園共分八大主題區:西班牙廣場、卡通城、冒險山、歡樂島、金礦鎮、香格里拉森林、颶風灣、陽光海岸,加上獨具特色的瑪雅水公園,有100多個項目。

宋少帝陵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 宋少帝陵坐落於蛇口赤灣小南山。南宋時元兵南下,宋兵敗於新會崖山,左丞相陸秀夫抱少帝趙昺投海殉國。1911年香港趙氏後裔修了此墓。1963年被赤灣駐軍發現,花崗岩墓碑正中楷書"大宋祥慶少帝之陵"兩旁刻有一副對聯:"黃裔於今延宋祀,赤灣以此築皇陵"。1982年列為深圳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1984年蛇口旅遊公司和香港趙氏家族曾捐資修繕擴建,並築公路直達陵前。

南山公園

南山公園位於深圳市南頭半島,主峰高336米,登高遠望,整個深圳灣畔盡收眼底;遠可觀深圳中心區樓群,香港流浮山脈,如林高樓;遠可視南山半島,寶安新城,人們可以登山、觀景,按規劃公園規劃景區共9個,以線串點,緊扣公園主題而定,具體有南山明燈、天街攬勝、龜壽齊天、石景賞析、花溪幽谷、荔香徐來、萬木競秀、西隅閒趣、獨立景點等,目前已經成為深圳西部重要景點。

此外,南山區的度假休閒樂園有青青世界、深圳野生動物園等;歷史古蹟有南頭古城、天后宮等;還有海上世界、深圳灣大橋等都市旅遊景點。

政治

姓名 職務
余新國 區委副書記、區長
羅育德 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

王東

副區長
劉鳳俊
副區長
曹賽先 副區長
黃雪平 副區長
紀震 副區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