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傳佛教文化圈

南傳佛教文化圈系指作為南傳佛教傳播腹地的中國雲南以西雙版納為代表,與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國家構成的佛教文化圈。

簡介

南傳佛教文化圈系指作為南傳佛教傳播腹地的中國雲南以西雙版納為代表,與東南亞和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泰國、高棉、寮國等國家構成的佛教文化圈。大約從公元七世紀起,在南傳佛教1300多年的傳播與發展過程中,中國西雙版納景洪與泰國清邁、緬甸景棟、寮國琅勃拉邦成為齊名天下的南傳佛教四大中心之一。對於中國西雙版納來說,被人提到最多的便是旖旎的熱帶風光、熱情好客的傣家人以及全民狂歡的潑水節。其實西雙版納更是一個佛教聖地,南傳佛教對這個民族影響深厚,開著車在版納走一圈,你會發現寺廟遍地都是,可以說是一村一寺。佛寺、佛塔成了傣族民眾生活的中心場地,成為他們心目中的聖殿,佛教建築藝術也成了傣族人民寶貴的文化藝術財富。

多國僧王齊聚西雙版納

2016年2月,來自泰國、寮國、緬甸、高棉、斯里蘭卡、孟加拉國等多國僧王正陸續抵達中國西雙版納,一場史無前例的國際佛教盛會——首屆南傳佛教高峰論壇將於2月18日—2月19日在西雙版納景洪市舉辦。上次多國僧王結集還得追溯到1954年的緬甸仰光,當時,印度、斯里蘭卡、尼泊爾等十多個國家參與集會,與會的高僧達兩千五百人。此後多國僧王參加的佛教盛會鮮有耳聞。此次盛會是新中國首次大型國際南傳佛教盛會,規模之大,範圍之廣,都是絕無僅有的。除多國僧王外、海內外十多個國家的佛學研究人員及上百位高僧陸續抵達西雙版納。僧王在信仰佛教的國家及地區,是國王的國師,也是佛教最高領袖,更是國民的道德標桿與精神導師。就拿信仰佛教的泰國來說,僧王具有極高的地位,國王、僧王、政府首腦構成了泰國社會的三大支柱。僧王雖然由國王任命,但國王覲見僧王時須下跪,各級政府官員更無一例外。僧王在國內的日常生活每天都通過電台、報紙向國內報導。此次多國僧王齊聚版納,足以見盛會之盛,稱得上是史無前例。

本次南傳佛教盛會除高峰論壇外,同時還有帕祜巴和帕松列升座法會。升座是佛教高僧中的一種晉升制度。認定為“帕祜巴”需具有較高的佛教造詣和較強的教務管理能力。此次五位大長老晉升為“帕祜巴”可見其佛教造詣之深。認定為“帕松列”須具有深厚的佛教造詣以及獻身佛教事業的精神,品德高尚,持戒嚴謹,在民眾中要有很深的威望。祜巴龍莊勐大長老是建國以來首位晉升“帕松列”的高僧,其佛教造詣以及威望可見一斑。此次同時六位高僧升座,是新中國首次,在傣族一千三百多年的歷史中,是史無前例的!

本次活動在西雙版納總佛寺和西雙版納萬達國際度假區舉辦,位於西雙版納景洪市的總佛寺,一直以來都是佛教信徒朝聖的中心和拜佛聖地,在東南亞各國都享有崇高的聲譽。總佛寺在700年前被西雙版納宣慰司確定為最高等級的佛寺,發布全境性佛事活動,昭示批准高級僧職,晉升。這座古代傣王族的皇家寺院直到今天都是統管著整個西雙版納州590多座大小寺院。如今的總佛寺已經成為傣族傳統文化中心,是與東南亞佛教國家友好往來的橋樑,是中國南傳上座部佛教向世界展示的視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