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依託長江江海轉運主樞紐港——南京港、龍潭港,規劃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與南京空港樞紐經濟區、南京高鐵樞紐經濟區是南京高起點規劃建設的三大樞紐經濟區,三大樞紐經濟區與江北新區、東南科技創新示範帶是南京發展空間戰略的“一區一帶三樞紐”。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建設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構建“一帶兩核三區”的海港樞紐經濟區。圍繞長江航運物流發展帶,建設龍潭海港樞紐經濟區(155平方公里)和下關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6平方公里)兩個核心區,以及江北(40平方公里)、七壩(46平方公里)、濱江(51平方公里)三個海港樞紐經濟區。

發展沿革

2015年5月,《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發展規劃》通過專家評審,根據該規劃,除了港口和產業功能板塊之外,海港樞紐經濟區還規劃了29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板塊,重點建設生產性配套和生活性配套,打造臨港新城區。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發展規劃總圖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發展規劃總圖

2015年7月9日,南京市委、市政府日前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樞紐型經濟建設的意見》,要求圍繞祿口機場、南京南站和南京港打造三大新的經濟成長點。  

空間布局

依託長江江海轉運主樞紐港,建設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在產業發展、城市空間、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四規合一的基礎上,構建 “一帶兩核三區”的海港樞紐經濟區,規劃總面積300平方公里。即圍繞長江航運物流發展帶,建設龍潭海港樞紐經濟區(155平方公里)和下關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6平方公里)兩個核心區,以及江北(40平方公里)、七壩(46平方公里)、濱江(51平方公里)三個海港樞紐經濟區。

一帶 ——長江航運物流發展帶。是打造長江航運物流中心的空間載體,也是建設海港樞紐經濟區的核心地帶。立足資源條件,以港口、物流園區、沿江經濟開發區為依託,布局“兩核三區”。

兩核 ——龍潭海港樞紐經濟區:以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為依託,由大龍潭港區(龍潭、新生圩、馬渡三大港區)和棲霞郵輪國際碼頭共同構成,具備公鐵水無縫銜接和綜合運輸體系的國際航運物流功能集聚區和核心門戶區。下關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以南京下關濱江商務區為依託,建設航運管理機構集中功能片區、航運物流總部功能片區、航運商務配套功能片區、航運物流研發功能片區等功能區,具備高端航運物流服務功能的集聚區。

三區 ——江北海港樞紐經濟區:以南京化學工業園區為依託,由西壩港區和八卦洲貨櫃作業區共同構成,具備公鐵水管無縫銜接的長江流域最大的化學產品交易集散中心。七壩海港樞紐經濟區:以浦口經濟開發區為依託,由七壩港區、物流園區和產業園區共同構成,具備公鐵水無縫銜接的江北地區現代化航運物流樞紐。濱江海港樞紐經濟區:以南京江寧濱江經濟開發區為依託,由銅井港區、物流園區和產業園區共同構成,具備公鐵水無縫銜接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集聚區。  

功能產業

核心功能:交通樞紐功能、港航服務功能、產業集聚功能、港產城聯動功能。

重點產業:現代港口物流業、現代航運服務業、綜合保稅區現代服務業及高端裝備製造業;推動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升級,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  

定位目標

戰略定位

長江流域重要的江海轉運綜合樞紐、長江經濟帶上重要的新興產業集聚區、南京發展樞紐型經濟的核心載體。  

發展目標

立足南京,服務長江流域,輻射中西部,建設一個與全球物流鏈便捷對接,服務高效、產業高端、環境生態的海港樞紐經濟區。

近期(2017年):加快完善港口基礎設施建設和近洋航線的開闢,突破鐵水聯運瓶頸,打通國際物流通道,通過綜保區和港口的聯動發展,積極推進港產城融合發展,初步形成港產城一體化發展的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雛形。

中期(2020年):實現江港向海港轉型,引入龍頭物流企業,逐步發展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的服務功能,基本建成連線世界、服務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江海轉運樞紐,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基本成型,基本實現港產城一體化的發展格局。到2020年,海港樞紐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以高於全市GDP增速10個百分點左右的較高速度加快發展。

遠期(2030年):完善提升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的服務功能,建成連線世界、服務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江海轉運樞紐和南京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同時,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成型,建成國際化、現代化、綜合性的海港樞紐新城。  

發展思路

國際化前瞻性戰略——呼應國家產業發展戰略,搶占國際產業發展先機;

層次化跨越式戰略——港產城分階段聯動推進,交通成為區域發展動力;

集群化競爭性戰略——轉型升級高端引進並重,大力發展兩大重要集群;

集約化系統性戰略——產業布局系統規劃實施,集約有序發展樞紐經濟。  

規劃建設

以長江-12.5米深水航道疏浚延伸至南京為契機,依託南京江海轉運主樞紐港,建設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在產業發展、城市空間、土地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四規合一的基礎上,構建“一帶兩核三區”的海港樞紐經濟區。圍繞長江航運物流發展帶,建設龍潭海港樞紐經濟區和下關長江國際航運物流服務集聚區兩個核心區,以及江北、七壩、濱江三個海港樞紐經濟區,規劃總面積為300平方公里。發揮交通樞紐、港航服務、產業集聚、港產聯動四大功能。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現代航運服務業、綜合保稅區現代服務業及高端裝備製造業;推動石油化工向精細化工升級,發展新材料、新能源等新興產業。立足南京,服務長江流域,輻射中西部,建設一個與全球物流鏈便捷對接,服務高效、產業高端、環境生態的海港樞紐經濟區。到2020年,基本建成連線世界、服務長江中上游地區的江海轉運樞紐,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基本成型,基本實現港產城一體化的發展格局,海港樞紐經濟區地區生產總值以高於全市GDP增速10個百分點左右的較高速度加快發展。  

南京海港樞紐經濟區將依託南京捷運S5號線,重點推進商業綜合體的開發,建設商務服務區、特色小鎮、生活社區等。同時依託區域內的水系,建設公共休閒區域,打造城市客廳。區域內的龍岸花園經濟適用房項目於2014年竣工交付15.6萬平方米,先期安置了2400戶拆遷居民。項目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入住戶數約8100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