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機大轟炸[軍事事件]

千機大轟炸[軍事事件]
千機大轟炸[軍事事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1942 1945 1945

簡介

所謂“千機大轟炸”,就是指二戰期間,英美盟軍的戰略空軍出動千架次以上的戰略轟炸機對德國本土進行的戰略大轟炸。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英美空軍對德國本土及其占領區進行了為期 5 年的 戰略轟炸。這是軍事歷史上規模最大,時間最長的空中進攻。
1939 年 9 月德國侵占波蘭英國於 1940 年 1 月開始對德進行試探性戰 略轟炸,但規模很小。1942 年 8 月美國第 8 航空隊進駐英國後,開始了英美 聯合實施轟炸。英美對德戰略轟炸可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 1940 年 5 月至 1942 年底止,歷時 2 年零 7 個月。大部分 時間是英國單獨實施轟炸。
1940 年及 1941 年英國轟炸德國的主要目標是石油和航空工業,英國選 中 10 個飛機製造廠作為目標,但飛機只能到達其中的 3 個;想在 6 個月內使 德國失去 50 萬噸石油的生產能力,也遠未能做到。從 1941 年 7 月開始,英 國開始用主要力量轟炸位於鐵路樞紐的城市。曾對德國魯爾區的埃森、科隆、 杜伊斯堡、杜塞道夫等城市進行夜間照明轟炸,並組織了 3 次“千機轟炸”, 轟炸科隆、埃森和不萊梅。使用的飛機除轟炸機外,還有殲擊航空兵的飛機 和陸軍的飛機。其中最大的一次使用的 1046 架飛機空襲科降,投彈 1455 噸。 美國第 8 航空隊於 1942 年 8 月 17 日開始參加對西歐的戰略轟炸。但未
轟炸德國本土,只到達德國占領的法、比、荷地區。投彈量只有 1500 噸。 第一階段戰略轟炸,規模和強度都不夠大,所以戰果不顯著,對德國的工業生產和人民心理上的影響都很小。
第二階段,從 1943 年 1 月至 1944 年 1 月止。這一階段英美有了統一的 作戰目標,加強了對德的戰略轟炸的協調。
英美在 1943 年 1 月卡薩布蘭卡會議上,確定了戰勝德國的作戰方針,決 定開闢第二戰場,要求兩國空軍“消滅和瓦解德國的軍事工業和經濟系統, 摧毀德國的民氣,使其武裝抵抗能力降到最低的程度”。規定轟炸的優先順 序為:潛艇工業、航空工業、交通運輸系統、石油工業、其他軍事工業。但 是英美雙方對如何執行這一決定,卻存在很大的分歧。英國人主張夜間面積 轟炸,美國人則認為應該選擇為數不多的重要工業目標,加以徹底摧毀,這 要比對許多工業目標給予低度破壞的效果好。美國為此制定了一個“直射” 行動計畫,包括 6 個目標系統的 76 個目標,預定從 1943 年 6 月至 1944 年 4 月間使德國的潛艇生產和飛機生產減少 2/3 以上。
在 1943 年中,英國空軍首先對德國比斯開灣沿岸的潛艇基地發動一次空 中戰役,以後又進行了魯爾戰役、漢堡戰役、柏林戰役三次摧毀城市的空中 戰役。
在此期間,美國第 8 航空隊還對德國航空工業、滾珠軸承工廠進行了轟 炸。
1943 年 9 月 27 日,盟軍占領義大利福賈機場,11 月美國第 15 航空隊和 英空軍第 205 轟炸航空兵群進駐義大利。此時德國本土及其占領區全在英美 飛機航程之內。美國又把新研製的 P—51 遠程殲擊機投入作戰,減少了轟炸 機的戰損率。1943 年,英美在空戰中擊落、擊傷德機共 10661 架。
第三階段,從 1944 年 2 月至 6 月止。這個階段,英美空軍為配合諾曼第 登入(“霸王”行動)轟炸了德國航空工業和運輸系統,奪取了戰役和戰略 制空權。
2 月 20 日至 25 日,美空軍集中突擊德國航空工業,共投彈 4000 噸,德 各飛機工廠的廠房被毀面積達 75%。3—4 月繼續對飛機工廠和機場大規模轟 炸。對 V—1 飛彈發射陣地進行廣泛的突擊。2 月至 6 月對柏林、萊比錫、法 蘭克福、紐倫堡等地都進行了大規模空襲。
第四階段,從 1944 年 7 月至翌年 4 月 16 日止。為最後的戰略轟炸階段。 在此期間,集中轟炸了德國的石油工業,交通運輸系統和兵工廠。同時也對 大城市進行了猛烈轟炸。這個階段雖然只有 9 個半月,投彈量卻相當於前幾 年的總和,轟炸效果十分明顯。
隨著盟軍在西歐的挺進,1945 年 1 月起減少了對石油工業的轟炸,加強 了對交通線的攻擊,不但轟炸鐵路樞紐,行進中的列車及公路上的汽車也受 到襲擊。對大城市的轟炸也沒有停止。3 月 11 日,1078 架飛機對埃森投彈4000 噸。12 日,1118 架飛機對多特蒙德投彈 5000 噸。德國已經焦頭爛額, 前方後方均遭嚴重打擊,戰爭機器已無法運轉。1945 年 4 月 16 日,美國駐 歐戰略航空兵司令斯帕茨宣告對德國的空中進攻結束。
歷時 5 年的對德戰略轟炸中,英美聯合進行 44.4 萬次轟炸,出動轟炸機144 萬餘架次,殲擊機 268 萬架次,投彈 270 萬噸。其中投在德國本土 136 萬噸。美國損失飛機 1.8 萬架,英國損失 2.2 萬架,死亡人數英美各 7.9 萬 人。德國損失飛機 57385 架。德國在轟炸中遭到的損失是嚴重的,僅就城市 被毀來看,據美國統計,從 1939 年 10 月至 1945 年 5 月,英美對 61 個 10 萬人以上的城市投彈 50 萬噸以上。這些城市人口共 2500 萬人,占總人口的 32%。炸死 30 萬人,傷 78 萬人,無家可歸者 750 萬人,毀房 360萬戶,占 全國住房的 20%。按照德國空軍部的記錄,德國人民死於轟炸者逾 25 萬人, 重傷者 30.5 萬人,但西德統計局 1956 年發表的數字為平民死亡 57 萬人,傷 88.5 萬人,還不包括警察、民防人員、外籍工人及戰俘在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