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園村

千斤園村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國營大老嶺林場東北與興山交界的結合部。隸屬於大老嶺林場,實行場帶村的管理體制,國家的惠農政策也沒能在千斤園農業村得到完全落實。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千斤園村位於湖北省宜昌市國營大老嶺林場東北與興山交界的結合部,距林場場部25km,分別與興山縣水月寺鎮福堂坪村、峽口鎮黃家河村接壤,總面積10115畝,平均海拔1050米,下轄3個村民小組,因盛產茶葉每畝“千斤”而得名,但由於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經濟發展緩慢。

人口資源

 千斤園村耕地面積182.36畝,山林519.5畝,退耕還林地104.8畝。現有茶葉58.7畝,天麻15畝,薇菜3畝,全胡3畝。耕地中立地條件較好的集中在長沖河灣和小南河至三組大灣。其中水田因產量較低,多改為旱地或做它用,目前保存面積約12畝,自留山以馬尾松林針闊混交林為主。
千斤園農業村總人口435人,現有常住村民39戶,120人。其性別結構為女性61人,男性59人;文化程度結構為高中以上14人,國中41人,國小65人;年齡結構為61以上20人,51至60歲14人,31至50歲46人,18至30歲28人,18以下12人。

社會經濟

千斤園村主要經濟來源為種養業,主要農作物有玉米、水稻、土豆和紅薯等,經濟林以茶葉為主。2006年社會總產值32.5萬元,其中農業產值11.95萬元,占總產值的36%;林業產值6.6萬元,占總產值的20.3%;牧業產值8.5萬元,占總產值的26.9%;其他產值5.45萬元,占16.8%。人均糧食350 kg,人均純收入1515元。

基礎設施

千斤園農業村隸屬於大老嶺林場,實行場帶村的管理體制,因為管理體制的特殊性,長期以來千斤園農業村沒有納入鄉村建設規劃,國家的惠農政策也沒能在千斤園農業村得到完全落實。村民的勞務收入很低,村級組織建設、基礎設施建設處於落後狀態。
公路建設方面目前僅有大(大老嶺)嵐(興山縣高嵐鎮)路穿越農業村,二組農戶與公路平均距離約200米,三組不通公路。飲水設施建設也嚴重滯後於發展需要,部分村民採用木槽或水管引水,但其取水源地因為分散而不統一,有些污染較為嚴重。部分村民仍然是“看得到溪溝卻喝不到水”,依然以肩挑背扛的方式取水以維持基本需求。移動和聯通信號覆蓋全村,但信號質量較差。無電信光纜,無廣播和有線電視,村民主要靠衛星鍋或室外天線接收電視信號。其他基礎設施建設如醫療衛生、文化活動基本空白,教育培訓、農技扶持也缺少扶持和引導。
農耕生產方面,依然以原始傳統的耕作方式為主,科技含量低下,技能培訓任務重。牛耕地做為一種替換勞力的使用方式一直存在。在玉米生產方面,引用了周邊以營養缽育苗、薄膜覆蓋增溫促產的生產方式,但其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力依然存在。化肥使用頻率和使用量不算太大,在玉米和水稻生產上用得較為廣泛。其它作物生產如辣椒豆類、茄類、青菜類、紅苕主要施用欄肥或草木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