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工坪鄉

千工坪鄉

千工坪鎮位於鳳凰縣境中部,距縣城15公里,東與吉信鎮毗鄰,南與沱江鎮相聯,西與廖家橋鎮、麻沖鄉交界,北與山江鎮相接,下沱公路、吉(信)山(江)公路、千(工坪)麻(沖)公路匯交與此,素有“兩山”南大門之稱,轄區內有全縣最大的水庫長潭崗水庫,自然資源、旅遊資源獨特。全鎮屬於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灰岩廣布,天坑溶洞眾多,平均海拔420米,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是個水源貧乏的鄉鎮。

基本信息

基本概括

千工坪鄉位於鳳凰縣境中部,縣城西北方15公里,“全鄉縱橫十餘里,為廳中最寬之地”,素有“兩山”東大門之稱,是鳳凰古城、沱江河上游重點生態保護鄉。全鄉境內屬於我縣最典型的“卡斯特”地貌,石灰岩廣布,天坑溶洞眾多,平均海拔420米,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是個水源貧乏的鄉鎮。全鄉總面積62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積13200畝,其中稻田10523畝,旱土2697畝。轄15個村,94個村民小組,3037戶,13651人。共有黨支部19個,黨員372人。

區劃人口

2015年12月區劃調整後,全鎮總面積115平方公里,區域面積全縣居第四位,耕地面積28981畝,其中稻田17645畝,旱土11336畝;轄18個行政村,1個社區,152個村民小組,5308戶,24877人。全鎮99%人口為苗族,是個典型的苗族聚居鄉鎮,擁有濃厚的苗族文化底蘊,並有“苗鄉腹地”的美譽。

設施建設

全鄉已修通公路14個村,通電15個村,通閉路電視8個村。有普通中學1所,中心完小1所,村國小15所,在校中小學生總數2221人。

產業開發

岩板井、桐木等村獼猴桃基地200畝;塘公坨、報子洞、高坳、牛岩、新坪等村的巨森蘋果及金水梨基地各1000畝:亥沖村的優質高產大棚蔬菜基地100畝;通板村特種山雞養殖1000羽,勝花、塘公坨等村的長潭崗水庫網箱養魚:全鄉的1500畝優質烤菸。今年,累計已有15000多人次接受了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的培訓,使不少農民掌握了2種以上的專業種養或加工新技術。全鄉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萬畝,比上年增加30%,蔬菜種植戶達5000多戶,比上年增加20%,菜農人均純收入達8020元。

地理環境

境內屬“卡斯特”地貌,石灰岩廣布,天坑溶洞眾多,平均海拔420米,氣候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全年平均氣溫15.2℃-15.5℃,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是鳳凰縣最少雨的鄉鎮。交通便利,鳳臘公路與吉山公路交叉貫穿全境,千工坪鄉通車裡程46.5公里。農作物播種面積17769畝,糧食總產量836噸,工農業總產值1703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629元。2005年調整產業結構,逐步形成水果、蔬菜和菸葉專業村,其中實現交售菸葉38萬斤,產值176萬元。

人口數據

千工坪鄉人口數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2482
6626
5856
家庭戶戶數 2928
家庭戶總人口(總) 12431
家庭戶男 6590
家庭戶女 5841
0-14歲(總) 3509
0-14歲男 1851
0-14歲女 1658
15-64歲(總) 8226
15-64歲男 4399
15-64歲女 3827
65歲及以上(總) 747
65歲及以上男 376
65歲及以上女 371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2325

湖南湘西州鳳凰縣的鄉鎮

鳳凰縣地處湖南省西部邊緣,全縣總面積1751.10平方公里,南北長66公里,東西寬50公里。全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多年平均降雨量1308.1毫米,平均年日照為1266.3小時,年平均氣溫15.9°C。

都里鄉[鳳凰縣]| 官莊鄉[鳳凰縣]| 林峰鄉| 米良鄉| 落潮井鄉| 新場鄉 | 茨岩鄉| 三拱橋鄉| 竿子坪鄉| 麻沖鄉 | 千工坪鄉| 木里鄉| 兩林鄉 | 柳薄鄉| 水打田鄉

廖家橋鎮| 木江坪鎮| 阿拉營鎮 | 茶田鎮| 吉信鎮 | 山江鎮| 臘爾山鎮| 禾庫鎮| 沱江鎮[鳳凰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