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圖案

十二生肖亦稱“十二屬相”。古時的術數家用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子為鼠、醜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見《論衡・物勢》和《論衡・言毒》。後以為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如子年生的肖鼠,丑年生的肖牛,彌為“十二生肖”,也叫“十二相屬”。《周書・宇文護傳》:“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趙翼《陔餘叢考》卷三十四謂十二相屬之說起於東漢,漢以前未有言之者。古代有十二生肖俑,也稱“十二支神俑”。代表地支的十二種動物俑,作人身、烏獸頭。始於隋,盛行於唐代。古代用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十二種動物,組成紋飾,稱十二生肖紋樣。起始於隋唐,以後歷代均有,並流傳迄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