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極為常見的疾病。它的局部表現是位於胃十二指腸壁的局限性圓形或橢圓形的缺損。患者有周期性上腹部疼痛、反酸、噯氣等症狀。該病易反覆發作,呈慢性經過,有胃及十二指腸潰瘍2種。十二指腸潰瘍較胃潰瘍多見,據統計前者約占70%,後者約占25%,兩者並存的複合性潰瘍約占5%。胃十二指腸潰瘍出血是因為潰瘍基底部血管被侵蝕破裂所引起。多數為動脈出血。約20%-30%的潰瘍病病人會發生不同程度的出血。其臨床表現取決於失血的量和速度。少量反覆出血,表現為貧血,大便隱血試驗陽性;出血量稍多臨床可出現柏油樣便;大出血是指有明顯胃腸道出血症狀,即大量嘔血和便血,血紅蛋白降低,血壓下降甚或出現休克者。

基本信息

病理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

現在可以肯定,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和胃酸分泌過多有密切關係。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其平均基礎酸分泌量和最大酸分泌量,都較正常人高出1(1/2)~2倍。造成胃酸過多的原因是:①壁細胞多,其數量比正常人約多2倍;②迷走神經亢進,對刺激反應的敏感性較大,實驗證明,較弱的刺激可以引起十二指腸潰瘍病人較多、較快的胃酸分泌;③胃排空過速,在胃內未被食物中和好的酸性胃液進入十二指腸,損傷十二指腸球部黏膜,而胃的排空過速又和迷走神經興奮有關。這樣看來,迷走神經張力過高,以致胃酸分泌量過多,是形成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因素。

與此相反,胃潰瘍病人的平均胃酸分泌量卻較正常人為低。胃酸不高的病人如何會形成胃潰瘍,目前有二種主要的說法:一種是胃黏膜抗力缺陷。胃潰瘍常見於慢性胃炎病人。據報導,胃潰瘍病人分泌鹼性液的胃竇面積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大二倍,是慢性胃炎的好發部位。過多的膽汁反流入胃,是造成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也同時直接損害、破壞了黏膜;再加上其他削弱黏膜抗力的因素:胃壁血液供應較差、粘液分泌不足、黏膜上皮再生能力差等,引起胃黏膜屏障嚴重損害,以致氫離子大量逆向彌散,黏膜出血、糜爛而形成潰瘍。由此可以推想,慢性胃炎和胃潰瘍病人的實際胃酸分泌量,可能並不低,也可能相當多,只不過是氫離子很快地逆向彌散進入黏膜內,不能測出而已。另一種說法是胃排空延遲,以致胃內食物淤積。長時間的食物滯留可以引起胃竇機械性膨脹,並持續與胃竇黏膜相接觸,導致一時性的胃泌素和胃酸的分泌大量增加,損害黏膜而形成潰瘍。由此可見,不論哪一種說法,胃潰瘍的形成仍是胃酸作用的結果,但是和十二指腸潰瘍發生機制是截然不同的。

醫學上歷來把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作為一個疾病來看待。的確,二者無疑有著許多基本共同點:首先是發病都是胃酸作用的結果,都是發生在鄰近於幽門兩側的慢性潰瘍;這種潰瘍都具有不易癒合、癒合後又易於復發的傾向;在疾病過程中都可以引起大出血、急性穿孔、慢性穿透和幽門梗阻等併發症;都有一部分病人需要外科治療,而且一度普遍套用胃大部切除術,都有較好的療效。

但是,根據近年來的大量研究,發現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在疾病過程中每一個環節上,都各有其恆定的特點,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系列的實質區別。如十二指腸潰瘍好發年齡(20~35歲)平均較胃潰瘍(40~50歲)為小。十二指腸潰瘍集中位於一個特定的狹小部位——球部;而胃潰瘍在自賁門到幽門的廣泛部位均可發生。十二指腸潰瘍的起病與精神神經因素比較密切,多見於情緒不穩定的多愁善感者;而胃潰瘍病人多伴有慢性胃炎;“O”型血型者、唾液中無血型抗原者、肝硬變、甲狀旁腺功能亢進者的十二指腸潰瘍病發生率較高;而藥物(阿司匹林、皮質類固醇)所引起的多為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的空腹胃酸、基礎酸分泌量、最大酸分泌量、高峰酸分泌量都明顯高於正常人;而胃潰瘍的胃酸分泌量和正常人相似,甚至較低。在發病機制上,十二指腸潰瘍是迷走神經興奮、胃酸分泌過多所引起;而胃潰瘍或是胃黏膜抗力缺陷,引起氫離子逆向彌散或因胃排空延緩,食物停滯於胃竇,使胃泌素分泌增強的後果。胃潰瘍有惡變可能,而十二指腸潰瘍不會惡變成癌。十二指腸潰瘍對抗酸製劑止痛有良好效果。而在胃潰瘍則療效不明顯。由於以上各方面差異,因而二者對治療方法也有著不同的要求和效果。如十二指腸潰瘍對迷走神經切斷術,效果遠較胃潰瘍為好,這也是選擇外科手術方法所必須考慮到的。總之,綜上所述,從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和治療等各方面,二者是如此的明顯不同,可以認為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是二個不同的疾病。

病因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發生在於十二指腸部位的局限性組織缺失,累及黏膜、黏膜下層和肌層的非特異性潰瘍。其形成的機理是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與十二指腸的抵禦作用之間失去平衡,故屬消化性潰瘍範疇(消化性潰瘍還包括胃潰瘍)。本病是具有反覆發作傾向的一種慢性消化道疾病。

因本病以慢性周期性發作並有節律性的上腹部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故歸屬於中醫“胃脘痛”、“肝胃氣痛”等的範圍。目前多數學者傾向於“胃脘痛”為本病的中醫對應病名。其併發症則與中醫學中的“嘔吐”、“血證”相同。

臨床表現

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臨床表現為上腹部疼痛,可為鈍痛、灼痛脹痛或劇痛,也可表現為僅在飢餓時隱痛不適。典型者表現為輕度或中度劍突下持續性疼痛,可被制酸劑或進食緩解。臨床上約有2/3的疼痛呈節律性:早餐後1~3小時開始出現上腹痛,如不服藥或進食則要持續至午餐後才緩解。食後2~4小時又痛,也須進餐來緩解。約半數患者有午夜痛,病人常可痛醒。節律性疼痛大多持續幾周,隨著緩解數月,可反覆發生。

自我診斷

胃潰瘍據統計,80%以上的胃潰瘍有上腹部疼痛,其疼痛具有下述特點:

①局限性:疼痛常局限在劍突下正中或偏左。

②緩慢性:起病多緩慢,潰瘍癒合後易復發,病程數年或數十年,有時間長達30~50年,但也有少數患者症狀只有數天或數周。

③節律性:疼痛多在飯後0.5~2小時發作,經1~2小時後緩解:

疼痛呈周期性反覆發作,發作期可持續數天至數月。胃潰瘍疼痛的規律是進食一疼痛一緩解。疼痛的性質常為隱痛、燒灼樣痛、鈍痛、飢餓痛、劇痛;疼痛程度一般較輕,在疼痛區有壓痛點:用鹼性藥物可緩解。其他症狀有噯氣、反酸、燒心等胃潰瘍的不同併發症可出現不同的症狀。①出血:出血是胃潰瘍的常見併發症之一,是由於血管受到潰瘍的侵蝕、破裂所致的損傷血管的大小不同所見症狀不同,如毛細血管受損時,只在大便中發現隱血;較大血管損傷時,則可見黑便、嘔血;出血後上腹部疼痛減輕或消失。②穿孔:胃潰瘍在病變深達漿膜層時,可產生急性瀰漫性腹膜炎,表現為突然上腹部劇痛、噁心、嘔吐,腹壁呈板狀強直,有明顯壓痛及反跳痛,部分患者表現為休克狀態。③幽門梗阻:幽門潰瘍可造成暫時幽門梗阻;潰瘍的癒合會引起持久性、器質性幽門狹窄。其臨床表現是:上腹疼痛,脹滿不適,飯後加重,常伴有蠕動波、蠕動音、振水音;後期可大量嘔吐隔宿食物,氣味酸臭;嘔吐後上述症狀可以減輕或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 十二指腸潰瘍至少90%的病例有上腹部疼痛的表現,疼痛多在兩餐之間發生,即上午11:00時,下午4:00時左右,進餐後消失,與飲食有明顯的相關性和節律性。另外,典型的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常在凌晨1:00-2:00點鐘疼痛,其後症狀逐漸消失。因為胃酸分泌一般在夜間最高。進食或服用制酸藥物後疼痛可緩解。"疼痛一進食一緩解"的發作規律以及飢餓痛和半夜痛是自我診斷十二指腸潰瘍的線索。疼痛部位多出現在中上腹部、臍上方或在臍上偏右處。疼痛多呈鈍痛、灼痛或飢餓樣痛。x線胃腸鋇餐檢查或纖維內鏡檢查可幫助確診。

發病特點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
①慢性過程呈反覆發作,病史可達幾年甚或十幾年。

②發作呈周期性,與緩解期相互交替。過去發作期可長達數周或數月,現因有效治療而顯著縮短。緩解期亦可長短不一,短的僅幾周或幾個月,長的可達幾年。

熱鎮痛藥及消炎藥物誘發。③發作有季節性,多在秋冬或冬春之交發病,可因不良精神情緒或解

④多發於中青年男性。

部分病例可無上述典型的疼痛,而僅表現為無規律性較含糊的上腹隱痛不適,伴腹脹、厭食、噯氣等症狀。隨著病情的發展,可因併發症的出現而發生症狀的改變。一般來說,十二指腸潰瘍具有上腹疼痛而部位不很確定的特點。如果疼痛加劇而部位固定,放射至背部,不能被制酸劑緩解,常提示後壁有慢性穿孔;突然發生劇烈腹痛且迅速蔓延及全腹時應考慮有急性穿孔;有突然眩暈者說明可能並發出血。

症狀

典型表現

胃十二指腸潰瘍 胃十二指腸潰瘍

消化性潰瘍主要症狀為上腹疼痛或消化不良。疼痛位於上腹部中線偏右部位,較為局限。患者常常將疼痛描述為“咬蝕樣”(gnawing)或“飢餓樣”。疼痛具有明顯的節律性可因進食食物或服用抗酸藥而緩解,常在餐後1~3h(飲食刺激胃酸持續分泌3~4h而食物完全從胃排空約2h)再發患者常在凌晨1:00~3:00點於睡眠中疼醒,尤其是對那些睡前吃零食者。疼痛可向右季肋區或右背部放射,若無合併症很少發生放射性疼痛。持續的後背痛常預示後壁潰瘍的穿透。

潰瘍病疼痛的另一個主要特點是它的周期性,即間隔數周到數月常可復發加重期腹痛常每天發作,持續數周后緩解,直至下一次復發。發病多在秋末春初。由於進食常可緩解疼痛,十二指腸患者常喜歡吃零食,其體重常略高於正常人。如腹痛明顯加劇並擴散至全腹部,常提示潰瘍已經穿孔,常隨之很快出現腸鳴音消失及大面積的反跳痛;同樣,疼痛失去正常的節律而轉變為持續性疼痛常提示穿透可能。某些慢性十二指腸潰瘍患者,可出現“口腔內湧水症狀”(water-brash),即口腔內突然充滿清亮、無色無味的液體(如唾液)。這與胃食管反流導致的胃內容物流入口腔不同(胃內容物有色且有酸苦味),不應將兩者混淆。胃食管反流症狀如反酸、燒心等在潰瘍病患者中並不少見,尤其見於那些合併不同程度胃排空障礙的患者。不過,燒心乃是胃食管反流的表現,而非十二指腸潰瘍的表現。體格檢查一般無異常發現。在急性潰瘍發作期,可出現上腹部輕壓痛,壓痛點常位於上腹正中偏右2.5cm或更多。檢查大便潛血是必要的,如發現潛血,應進一步檢查,不宜延遲。

非典型表現

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中非典型病例十分常見。事實上,“典型表現”僅見於少數病例,而非衡量的尺度。因此,單純依靠病史和體格檢查來診斷或鑑別十二指腸潰瘍並不可靠。許多患者沒有明確的腹痛或疼痛定位,模糊患者可完全沒症狀或僅主訴“消化不良”或隱隱的消化不良症狀。這些症狀非常不特異,很大部分並非潰瘍所致。不足1%的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及稍高比例的球後及空腸潰瘍的發病與潛在的高胃酸分泌狀態有關,例如Zollinger-Ellison綜合徵、胃竇曠置綜合徵、系統性肥大細胞貯積症、粒細胞性白血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或小腸切除術後。臨床提示可能存在這種病變的表現有:腹瀉體重下降、胃內pH持續接近1.0。有明確的高胃酸表現而無其他症狀時,還需測定空腹血清胃泌素及血鈣輔助診斷,這些檢查在臨床實踐中用得很少,且如果沒有對胃酸分泌進行仔細研究,常很難作出解釋。

導致原因

1、胃十二指腸潰瘍是指胃、十二指腸黏膜(即內壁)發生破潰。

2、精神緊張、生活起居、飲食不規律、食物不潔以及神經功能失調等原因可導致胃、十二指腸抵抗力降低,加之胃所分泌的胃酸及消化酶過多,侵蝕了胃、十二指腸的表面,造成潰瘍。潰瘍的疼痛,是胃酸對破潰的黏膜表面發生刺激作用所造成的。

3、大量吸菸的人和胃酸分泌過多的人特別容易罹患此病。

4、典型的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長期、慢性、周期性、節律性上腹痛,與飲食密切相關。十二指腸潰瘍多有飢餓痛及夜間痛,進食可緩解;而胃潰瘍則為進食後痛。胃潰瘍的疼痛部位多位於上腹正中及左上腹,而十二指腸潰瘍則位於右上腹,當潰瘍位於後壁時,可表現為背部痛,上消化道出血(嘔血、黑便)及胃穿孔為其合併症。

5、十二指腸潰瘍的主要症狀通常是在上腹部中央某一個小區域中發生反覆性的劇痛。有時當潰瘍在十二指腸後壁上時,會感覺疼痛是來自背後。疼痛可以在睡前和午夜現,這叫"夜間痛"。這種像是"飢餓病"的典型十二指腸潰瘍相反,疼痛發生在進餐之後。

早期徵象

十二指腸潰瘍是常見的一種消化道疾病,儘管病因比較複雜,但學者們認為與心理因素有密切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馬格尼研究後指出,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的個性特徵是依賴、神經質和焦慮。對此,已得到醫學界的廣泛承認。

有人對一組用胃鏡檢查確診的十二指腸潰瘍病人進行研究,發現這些病人情緒大都不能穩定,常為自以為不該做而做了的事感到緊張(占72.5%),他們還經常為自己的健康狀況擔憂,或無緣無故地懷疑自己患上了什麼病(占88.24%),遇到難堪的經歷後則會在很長時間內感到難受(占82.35%)。上述情況在和其他人員進行對比時,有非常顯著的差別。

還有人發現,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常常將自己的情緒壓抑在內心裡,不讓其表現出來,卻又長時間忘不掉,因而他們的內心充滿著矛盾與不安。

依懶性也是十二指腸潰瘍病患者的一大心理特徵,他們往往缺乏主見,遇事緊張、驚慌,自己對完成某項工作總感到有壓力,喜歡依賴於別人,附屬於別人之下,以為這樣才有安全感。這種依賴性還表現在主觀努力性差,進取心理不強烈等。

發現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上述心理特徵有雙重重大意義,一是可以幫助一部分病患者早期接受檢查確診;二是可以告誡已被確診為十二指腸潰瘍的病人,要想讓病情痊癒,克服和糾正依賴、神經質和焦慮心理是十分重要的一點。

臨床發現,十二指腸潰瘍的男女發病串差異明顯,二者之比為3.9-8.5:1,而80%發生在40歲以下,尤其以男青年為最多。這是為什麼呢?

胃酸過多是病因之一。有人指出:“沒有胃酸,即沒有潰瘍”,多數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胃酸分泌增加。胃酸是由胃的壁細胞分泌的,正常情況下的男性為10億,而女性僅為8億,壁細胞總數的增加與胃酸分泌的增高成正比,這就是男性易患潰瘍的先天條件。

胃酸的分泌是定時定量的,但如果飲食無節制,暴飲暴食,或空腹時間過長,情緒激動,過度疲勞,菸酒刺激,都可使胃酸分泌過多,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男青年正好符合這些條件。

發病機制

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機制比較複雜,但可概括為兩種力量之間的抗衡,一是損傷黏膜的侵襲力,二是黏膜自身的防衛力,侵襲力過強、防衛力過低或侵襲力超過防衛力時,就會產生潰瘍。所謂損傷黏膜的侵襲力,主要是指胃酸/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特別是胃酸,其他如膽鹽、胰酶、某些化學藥品、乙醇等,也具有侵襲作用。黏膜防衛因子主要包括黏膜屏障、粘液HCO3-屏障,前列腺素的細胞保護、細胞更新、表皮生長因子和黏膜血流量等,均能促進損傷黏膜的修復。正常時胃酸並不損傷黏膜,只有在黏膜因某種情況發生病損後胃酸/胃蛋白酶才起自身消化作用,從而導致潰瘍病的發生。

(1)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作用:在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過程中,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襲力起主要作用。十二指腸潰瘍時有過多的胃酸進入十二指腸球部,不能很好地被正常生理功能所中和,導致十二指腸的過度酸負荷,這是十二指腸潰瘍發生的重要因素。

(2)黏膜防衛力量削弱:黏膜防衛力量的削弱主要是由幽門螺鏇桿菌感染引起的。十二指腸球炎也可直接破壞黏膜屏障,從而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

(3)血液循環:黏膜良好的血液循環,是提供豐富的營養和去除有害代謝物質的一個重要保證,對保護黏膜的完整性起重要作用。十二指腸球部的血液供應與胃小彎一樣,直接由左胃動脈分出來的終端小動脈所供應,在黏膜與相鄰的血管網溝通較少,故血液供應相對較差,當黏膜有炎症水腫時更易受壓迫而發生微循環障礙,助長黏膜的缺血性損傷,極易受胃酸之侵襲而發生潰瘍。

治療

對頑固十二指腸潰瘍的手術方法,在我國當前普遍採用的是胃大部切除術;而據國外文獻報導,近年來更多地採用了迷走神經切斷術,二者都有良好效果。

手術方法

胃潰瘍首選手術是胃大部切除術(以畢Ⅰ式為佳)。高位胃潰瘍可作曠置式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經切斷加幽門成形術。潰瘍已惡變應按胃癌手術要求作根治性胃切除手術。

飲食調理

1.烹調要恰當:以蒸、燒、炒、燉等方法為準。煎、炸、煙燻等烹製的菜不易消化,在胃內停留時間較長,影響潰瘍面的癒合。
2.不吃刺激性大的食物:禁吃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如肉湯、生蔥、生蒜、濃縮果汁、咖啡、酒、濃茶等,以及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的食物。甜食可增加胃酸分泌,刺激潰瘍面加重病情;過熱食物也會刺激潰瘍面,引起疼痛,甚至使潰瘍面血管擴張而引起出血;辛辣食物刺激潰瘍面,使胃酸分泌增加;過冷、過硬的食物不易消化,可加重病情。另外,潰瘍病人還應戒菸,因菸草中的尼古丁能改變胃液的酸鹼度,擾亂胃幽門正常活動,誘發或加重潰瘍病。
3.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如稀飯、細麵條、奶、軟米飯、豆漿、雞蛋、瘦肉、豆腐和豆製品;富含維生素A、B族維生素、維生素C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這些食物可以增強機體抵抗力,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組織和促進潰瘍癒合。
4.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的芹菜、韭菜、豆芽、火腿、臘肉、魚乾及各種粗糧。這些食物不僅粗糙不易消化,而月還會引起胃液大量分泌,加重胃的負擔,但經過加工製成菜泥等易消化的食物後則可以食用。
5.制訂合理的飲食制度:吃飯定時定量,細嚼慢咽,少說話,不看書報,不看電視,保持精神愉快。在潰瘍活動期,以進食流質或半流質、易消化、富有營養的食物為好。
6.多吃潤腸食物:為避免病人大便乾燥,還需要吃些瓊脂、香蕉、蜂蜜等能潤腸的食物,這對潰瘍病人很重要。

食療方法

1.雞蛋 1 個,打入碗中,用筷子攪勻,用滾燙的開水沖熟後即可食用。開水沖雞蛋質地柔軟容易被胃消化吸收,可大大減輕胃的負擔,有利於潰瘍病灶癒合。雞蛋黃中含有卵磷脂(卵磷脂產品),可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層疏水層,對胃黏膜有很強的保護作用和抵抗有害因子入侵的防禦作用。
2.取 2 千克馬鈴薯,去芽眼,切碎,搗成泥,裝入布袋,放在 1000 毫升的清水中反覆揉搓,生出一種白色粉質液體,把液體倒入鐵鍋熬乾,使漿汁變成一種黑色膜狀物,取出研末,每次飯前服 3 克,每日 3 次。適用於胃潰瘍
3.新鮮捲心菜適量,洗淨搗汁,每次 150 毫升,日服 2 次。適用於胃潰瘍未出血時。
4.紅茶 10 克,開水沖泡,加入蜂蜜、白糖各適量,代茶飲用,每日 3 次。適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5.取番茄汁、馬鈴薯汁各 150 毫升,混勻後服,早晚各 1 次。適用於胃潰瘍。

注意

十二指腸潰瘍的飲食禁忌:
1.忌飲酒、濃茶和咖啡。特別是酒,它其中含有的乙醇可以直接刺激胃腸黏膜,會使潰瘍惡化。
2.忌冰凍和過熱飲食。飲食溫度適中,飲茶、湯不宜過熱。
3.忌飲食無律無度。宜少吃多餐,避免飢餓痛,疼痛時可吃一兩塊蘇打餅乾。
4.忌食太葷、太油和煎炸的食物。飲食中以易消化食物為主,肉類炒煮要熟,蔬菜不要半生。
5.忌食多量味素、酸辣及過鹹的食物。飲食以清淡為主,味重會刺激胃酸分泌,少量的生薑和胡椒,可暖胃和增強胃黏膜的保護作用。
少量多餐
一天三餐以上,比如六小餐,只要你覺得舒服就行。睡前忌進食,飲食不宜過多過飽,以免胃竇部擴張過度而增加胃酸的分泌。
注意營養均衡
食物要選富有營養、易消化的細軟食物為主,多吃含植物蛋白、維生素多的食物。過度食用某種食物或飲料,可能使潰瘍更嚴重。你可以吃煮熟的粟子、白米粥、羊奶、酸酪乳、白乳酪、開菲乳。如果症狀嚴重,吃一些軟性食物,例如米湯、酪梨、香焦、馬鈴薯、南瓜類。將所有蔬菜攪碎,再烹調。偶爾,吃一些蒸熟的蔬菜,例如紅蘿蔔及綠花椰菜。
增加纖維察的攝取
見前一節胃炎的食療。
嘗試嬰兒食品
若潰瘍出血,可吃嬰兒食物,並添加較溫和的纖維,例如guar樹膠及洋車前子。這些食物均易消化、有營養.且無化學成分。
喝萊汁
新鮮的卷心萊汁富含促進產生粘蛋白細胞生長的谷氨醯胺,有益於保護胃黏膜。菜汁製成後立即喝下,勿貯存。潰瘍痛時可喝一大杯,以稀釋胃酸,並將它衝下胃及十二指腸。
避免刺激性食物
避免刺激性調味晶或辛辣飲料,假使大蒜或香檳使你的胃有如火燒,則應禁吃這些食物。會刺激胃的食物,因人而異,但辛辣食物顯然對許多病人不利。
避免使用牛奶
長期以來,牛奶一直被視為極佳的胃酸緩衝劑,可用來終解潰瘍。但現在牛奶的反效果已經被證實。它雖可暫時緩衝胃酸,但稍後,牛奶里的鈣和蛋白質會刺激更多的胃酸分泌,使胃更不舒服。杏仁奶是不錯的代替品。
避免高脂肪食物
高脂肪食物、酒、糖類、朱古力會使括約肌放鬆,造成回流,所以如果你有胃灼熱的症狀,就應避免這些食物。此外,少吃不易消化或較粗糙的東西,柑橘類果汁、番茄製品、咖啡、酒類以及所有會直接刺激食道的食物最好避免食用。
細曰慢曰助消化
細嚼慢咽對消化有絕對的幫助,這不是說你需要特別長的時間吃飯,而是徹底咀嚼食物,用餐時避免有壓力,可以使你的消化作用有一個好的開始。
勿服用鐵質補充物
你若有胃潰瘍,服用鐵質補充物可能引起嚴重的反胃。補充營養素
①麩胺硫胺
每天500毫克,空腹使用。幫助胃潰瘍復原。
②果膠
用量依產品指示。實驗顯示果膠對十二指腸潰瘍有益。
③維生素E及鋅
維生素E每天400IU,漸增。鋅每天50—80毫克,它們能增加粘蛋白的產生,保護胃黏膜及止痛。
④蘆薈汁
每天120cc,它能止痛及加速復原。
⑤蛋白質分解酵素
兩餐之間使用,分解殘留於結腸的食物,並幫助減少發炎。注意:勿使用含鹽酸的品牌。
⑥維生索A乳劑或膠囊
用量5000IU,一個月後降至2500IU。保護胃腸黏膜,幫助潰瘍復原。
保健藥膳
①生婪木瓜湯
生薑30克,木瓜500克,紅棗30枚,醋50毫升。將上4味一起用沙鍋文火燉熟。每日1劑,分3次食用,連服3-4劑。
功效健脾化瘀,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症。
②鮮姜煨豬肚
鮮姜250克,豬肚1個,醬油適量。將豬肚洗淨,裝入切成片的鮮姜,紮好,放沙鍋內文火煨熟,去姜,豬肚切絲。豬肚絲拌醬油及調料吃,並可飲湯。每個豬肚分3日吃完,可連吃10個。
功效溫中健脾,適用於胃潰瘍症。
③馬鈐薯蜜膏
鮮馬鈐薯1000克,蜂蜜適量。將鮮馬鈐薯洗淨,用絞肉機加工搗爛,再用潔淨紗布攪取汁,放鍋中以大火燒沸,後改文火煎熬,濃縮至粘稠時加一倍量的蜂蜜,再煎至粘稠如膏狀停火,冷卻裝瓶。空腹服用,每次1湯匙,每日2次,20天為1個療程。
功效和胃調中。適用於胃、十二指腸潰瘍等症。治療中忌辣椒、蔥、醋、酒等刺激性食物。
④包心菜粥
包心菜500克,粳米50克。先將包心菜水煮半小時,撈出菜後,人粳米煮粥。溫熱服,每日服2次。
功效緩急止痛。適用於胃脘拘急疼痛,對胃、十二指腸潰瘍有止痛和促進潰瘍癒合作用。
天然藥草
可使用月桂果、洋甘菊茶、貓薄荷茶、金印草根、沒藥、鼠尾草、滑榆。番椒對潰瘍尤佳,可用於止血。
家庭治療措施
心理調遣
緊張與焦慮會使潰瘍更嚴重。許多人面臨極度的工作壓力時,原來的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將愈演愈烈。其實,生活中並沒有那么多事情壓迫我們,關鍵看我們如何去理解及應對。專家建議當你感到緊張和焦慮時:1、放下手邊工作,想像愉快的事情。2、緩緩地深呼吸數次。3、運動,適度運動是對付焦慮的好辦法。4、練習冥想、瑜伽、聽輕音樂,這些都是很好的放鬆法。
胃十二指腸潰瘍
適當發泄情緒

部分證據顯示,受挫折而未發泄情緒者,較可能發生潰瘍。因此適當的發泄,可平伏不良的情緒,減少胃酸的分泌,減少潰瘍發生的基礎。

使用抗酸劑
治療消化性潰瘍常用抗酸劑,最好能在進食約1—2小時後服藥,此時正是胃酸最高峰,正好起到抗酸作用,如能夠在晚上9~10點臨睡前再服一次則效果更佳。這或許無法治癒潰瘍,但它確實能緩解症狀。
謹慎使用止痛劑
胃痛時忌用解熱鎮痛片,應按時、慎重服藥。解熱鎮痛片含乙醯水楊酸、非那西丁、咖啡因,對胃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並能促進胃酸分泌,造成胃酸再次對黏膜及潰瘍產生強烈的刺激,使胃腸炎症加重,甚至潰瘍出血,等於抱薪救火,越治越痛。此外,阿司匹林及關節炎使用的類固醇及非類固醇的消炎藥都很傷胃,均可能導致胃潰瘍。保泰松、消炎痛、利血平、強的松、甲苯磺丁脲等同樣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應在醫生指導下慎重服用。
服用抗生素
事實上,許多潰瘍病例是細菌引起,這種細菌叫幽門螺鏇桿菌(Helicobacterpylori),只要服用兩個星期的抗生素,就可以打敗這些細菌,而且通常痊癒後即不再復發。
使用甘草保護胃
如果胃痛不是幽門螺鏇桿菌引起的,那么你可以使用甘草。甘草不會殺死細菌或解除胃酸,它的作用是增加粘液分泌細胞,給胃壁加上一層保護膜。已有多種甘草萃取物被拿來減輕胃痛,包括十二指腸和胃的潰瘍,只是有一些副作用。
治療胃病良方——簿荷油
薄荷葉子中含有一種油脂,十八世紀起就被人拿來治療消化道方面的病痛。它的主要成分是薄荷腦,具有放鬆?具有化道肌肉的功能。如果你直接吞下薄荷油,它會放鬆食道和胃之間的肌肉,造成胃灼熱。因此你最好服用薄荷膠囊,讓藥丸更深入消化道時才溶解釋出薄荷油。薄荷膠囊應空腹服用,才不會因先消化食物而拖延了藥囊進入腸胃道的時間。注意,你有膽囊或膽管方面的毛病,則應避免使用薄荷油。
止痛良藥-姜
姜是印第安人拿來治療腸胃不適、胃腸脹氣和關節炎等發炎毛病的傳統藥方。姜粉可達到使胃平靜的作用。每次服用的分量約在半茶匙到一茶匙間(1~2克),如有必要,可以每天服用。
適當的運動
適當的運動是增加胃腸蠕動的好辦法,能有效地促進胃排空,有利於潰瘍的修復和胃腸的適當修養,從而促進疾病的痊癒。
戒菸
抽菸會促進潰瘍發作。雖然尚無證據顯示抽菸引起潰瘍,但不抽菸的人,其潰瘍較容易復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