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圓覺

十二圓覺

十二圓覺,是密教崇奉的著名菩薩群體。《圓覺經》說,十二位菩薩向佛祖請問修行法門,佛為說大乘圓覺清淨境界修行法。十二圓覺依次是:1.文殊菩薩 2.普賢菩薩 3.普眼菩薩(觀音菩薩) 4 .金剛藏菩薩(佛教說是現在世賢劫十六尊之一,密教中的護法佛之一) 5.彌勒菩薩 6.清淨慧菩薩(寓意脫離煩惱、六根清淨,從而獲得般若智慧) 7.威德自在菩薩(寓意有大威力足以降伏惡魔、有大慈德可以救助眾生) 8.辨音菩薩(擅以音聲傳播佛法、教化眾生) 9.淨諸業障菩薩(能除掉種種阻礙解脫的惡因惡果) 10.普覺菩薩 11.圓覺菩薩 12.賢善首菩薩。

十二圓覺畫像

圓覺菩薩圓覺菩薩

圓覺者圓滿之覺性也。一切有情皆有本覺真心。自無始以來,常住清淨,昭昭不昧,了了常知。《圓覺經》中,釋尊對圓覺菩薩說示善男子!無上法王有大陀羅尼門,名為圓覺。流出一切清淨、真如、菩提、涅磐及波羅密,教授菩薩。其形象,左手持秋葉,右手執盛露盤。所謂終日圓覺而未嘗圓覺者為凡夫,欲證圓覺而未極圓覺者為菩薩,具足圓覺而住持圓覺者為如來,離圓覺無六道,舍圓覺無三乘,非圓覺無如來,泯圓覺無真法。

文殊菩薩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

音譯作文殊師利、曼殊室利,意譯為妙德、妙吉祥、妙樂、法王子。為我國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常侍釋迦佛之左。顯智、慧、證三德。在過去世,他曾為七佛之師,其銳利的智慧,被喻為三世諸佛成道之母。因而有“三世覺母妙吉祥”的尊號。《文殊師利佛土嚴淨經》謂此菩薩自那由他阿僧祗劫以來,發十八種大願嚴淨國土,當來成佛名普現如來。在密教中,此菩薩密號吉祥金剛,三昧耶形為青蓮花上金剛杵。

普賢菩薩普賢菩薩

普賢菩薩

音譯作三曼多跋陀羅菩薩,意譯為遍吉菩薩。為我國四大菩薩之一,常侍釋迦佛之右,顯理、定、行三德,為諸佛之本源,亦為一切法之體性。《華嚴經》普賢行願品卷四十說普賢菩薩有十種廣大之行願:一、禮敬諸佛、二、稱讚如來、三、廣修供養、四、懺悔業障、五、隨喜功德、六、請轉法輪、七、請佛住世、八、常隨學佛、九、恆順眾生、十、普皆回向在密教中,此菩薩密號普攝金剛,三昧耶形為劍形。

威德自在菩薩威德自在菩薩

威德自在菩薩

可畏為威,可愛為德。法華嘉祥疏七曰:畏則為威,愛則為德,又折伏為威,攝受為德。威德自在菩薩的含義是德性的成就,自然解脫自在而威儀莊嚴。其形象左手施願印,右手托如意珠。此菩薩乃以菩提心中之如意寶珠施一切眾生無畏滿其所願也。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普覺菩薩

普乃普遍,覺有覺察、覺悟二義。覺察乃察知惡事也,覺悟乃開悟真理也。聖者能覺知煩惱障而不受其害,故稱之為覺;無明之昏暗如睡眠,但聖慧乍起則朗然如得寐,故名為覺。釋尊在《圓覺經》中為普賢菩薩說示欲求圓覺,應除作、任、止、滅四種病相,以及去除諸病,求證圓悟之道。其形象,左手蓮花指,右手施願印。

辯音菩薩辯音菩薩

辯音菩薩

佛以一音遍於萬類。此菩薩善能辨別隨類圓音,故名辯音。釋尊在《圓覺經》中為辨音菩薩說示一切諸菩薩,無礙清淨覺,皆依禪定生,所謂奢摩他,三摩提禪那,三法漸次修。有二十五種。十方諸如來,三世修行者,無不因此法而得成菩提。……其形象,左手施願印,右手持鈴。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金剛藏菩薩

音譯作縛日羅孽羅姿,意譯為金剛胎。藏即名為堅,是故堅如金剛名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余善根中,其力最上,狀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金剛藏者,謂佛所說等覺菩薩修因感果法,以其破惑之智最為堅利,能斷極後微細無名之感,故名等覺菩薩,為金剛心是也。在密教中此菩薩密號持教金剛、主驗金剛,三昧耶形為四個獨股杵作井狀,表示萬智攝於四智中。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淨諸業障乃消除一切煩惱業苦之謂。《圓覺經》中,釋尊為淨諸業障菩薩說示覺性本淨,但由眾生無始以來,妄執有我、人、眾生、壽命,認四顛倒為實我體,妄生嗔愛,生妄業道,不能入於清淨覺海。此菩薩及諸眷屬皆是大慈悲拔苦除障門。其形象,左手持如意幢,右手施願印。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清淨慧菩薩

音譯作尾戌馱摩帝,相當於大日經密印品之生念處菩薩。大日經疏十三謂此菩薩得大自在,同佛境界,從法而生,故稱法生,即從自性清淨之法而生之意。釋尊在《圓覺經》中為其示說圓滿菩提性,無取亦無證,無菩薩眾生……未世諸眾生,心不生虛妄,佛說如是人,現世即菩薩。供養恆沙佛,功德已圓滿,雖有多方便,皆名隨順智。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賢善首菩薩

賢而行善乃賢善。調柔善順曰賢,賢之與善義意無別。賢則亞聖,善則順理。首是頭首。欲使萬善齊興,俱順真理成正因位。亞次聖果者必籍經教流通,經教流通是賢善之首故。《圓覺經》賢善首篇曰:“是經唯顯如來境界,唯佛如來能盡宣說。”其形象,左手施願印,右手持寶鏡。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普眼菩薩

普遍觀察一切眾生謂之普眼,大日經疏五曰:如來究竟觀察十緣生句,得成此普眼蓮華,故名觀自在。約如來之行,故名菩薩。《圓覺經》中,釋尊為普眼菩薩說示修習圓覺,應當正念遠離諸幻,先依奢摩他行,堅持淨戒,宴坐靜觀身心幻垢,入法二空,乃至幻滅垢盡,一切清淨,覺性平等不動。其形象右手施願印,左手舒掌置於心中,內有一眼,表擇法眼。

十二圓覺十二圓覺

彌勒菩薩

音譯作末怛俐耶菩薩,意譯為慈氏。依彌勒上生經、彌勒下生經所載,彌勒出生於婆羅門家庭,後為佛弟子,先佛入滅,以菩薩身為天人說法,住於兜率天。據傳此菩薩欲成熟諸眾生,由初發心既不食肉,以此因緣而名為慈氏。釋尊預言,當其壽四千歲(約人間五十七億六千萬年)盡時,將下生此世,於龍華樹下成佛,分三會說法。稱作一生補處菩薩,亦稱彌勒佛。在密教中此菩薩,密號迅疾金剛。三昧耶形為瓶或塔。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