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於3月5日在京開幕,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中央領導參加會議。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就一定能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基本信息

會議介紹

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十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

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京開幕

報告全文分3部分:

一、2008年工作回顧

二、2009年工作總體部署

三、2009年主要任務

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這是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步入會場。

3月5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新華社記者 樊如鈞攝

3月5日9時,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新華社記者 黃敬文攝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作政府工作報告

(新華社北京3月5日電) 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5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就一定能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氣氛莊嚴熱烈。萬人大禮堂里燈火輝煌,主席台帷幕中央國徽高懸,10面鮮艷的紅旗分列兩側。近3000名全國人大代表,肩負人民重託,出席今天的盛會。會議由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吳邦國主持。

大會主席團常務主席、執行主席王兆國路甬祥烏雲其木格韓啟德華建敏陳至立周鐵農李建國司馬義·鐵力瓦爾地蔣樹聲陳昌智嚴雋琪桑國衛在主席台執行主席席就座。 胡錦濤、溫家寶、賈慶林、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和大會主席團成員在主席台就座。 上午9時,吳邦國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開幕。隨後,全體起立,高唱國歌。

溫家寶代表國務院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共分三個部分:一、2008年工作回顧;二、2009年工作總體部署;三、2009年主要任務。

溫家寶在回顧一年來的工作時說,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拚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溫家寶從三個方面總結了一年來的主要工作:及時果斷調整巨觀經濟政策,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家寶在報告2009年工作總體部署時說,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 溫家寶說,2009年的政府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畫。要著力抓好七方面工作: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提高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 溫家寶還就國防和軍隊建設,香港、澳門和台灣問題以及我國的外交政策作了闡述。 溫家寶報告過程中,會場多次響起熱烈掌聲。

根據會議議程,大會印發了國務院關於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執行情況與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畫草案的報告、關於2008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9年中央和地方預算草案的報告,提請審查批准。

今天在主席台就座的還有:王剛王樂泉王岐山回良玉劉淇劉雲山劉延東李源潮汪洋張高麗張德江俞正聲徐才厚郭伯雄薄熙來何勇令計畫王滬寧梁光烈馬凱孟建柱戴秉國王勝俊曹建明廖暉杜青林白立忱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黃孟復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錢運錄孫家正李金華鄭萬通鄧朴方萬鋼林文漪厲無畏羅富和陳宗興王志珍徐匡迪,以及中央軍委委員陳炳德李繼耐廖錫龍常萬全靖志遠吳勝利許其亮等。 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曾蔭權、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列席會議並在主席台就座。 出席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的政協委員列席大會。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解放軍及武警部隊、各人民團體的有關負責人列席或旁聽了大會。 各國駐華使節旁聽了大會。

工作回顧

2008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經受住了歷史罕見的重大挑戰和考驗。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全國各族人民迎難而上,奮力拚搏,戰勝各種艱難險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國民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超過30萬億元,比上年增長9%;物價總水平漲幅得到控制;財政收入6.13萬億元,增長19.5%;糧食連續五年增產,總產量10570億斤,創歷史最高水平。

改革開放深入推進。財稅、金融、價格、行政管理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取得新突破。進出口貿易總額2.56萬億美元,增長17.8%。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924億美元。

社會事業加快發展,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城鎮新增就業1113萬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4761元,實際增長8.4%和8%。

全面奪取抗擊特大自然災害的重大勝利。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圓滿完成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

這些成就,標誌著我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邁出新的堅實步伐,極大地增強了全國各族人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力量,必將激勵我們在新的歷史征程上繼續奮勇前進。一年來,我們做了以下主要工作:

1、及時果斷調整巨觀經濟政策,全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統籌經濟社會發展,全面加強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

3、積極推進改革開放,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總體部署

溫家寶總理做報告溫家寶總理做報告

今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關鍵之年,也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最為困難的一年,改革發展穩定的任務十分繁重。

綜觀國際國內形勢,我國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挑戰與機遇並存,困難與希望同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和長期向好的趨勢沒有改變。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條件、有能力克服困難,戰勝挑戰。

我們的信心和力量,來自中央對形勢的科學判斷和準確把握;來自已經制定並實施的應對挑戰、著眼長遠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來自工業化、城鎮化快速推進中的基礎設施建設、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升級、環境保護、生態建設和社會事業發展等方面的巨大需求;來自充裕的資金、豐富的勞動力資源等要素支撐;來自運行穩健的金融體系、活力增強的各類企業和富於彈性的巨觀調控政策;來自改革開放30年建立的物質、科技基礎和體制條件;來自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和制度優勢、和諧安定的社會環境以及全國上下促進科學發展的積極性、創造性;來自中華民族堅忍不拔、發憤圖強的偉大精神力量。

只要我們緊緊依靠黨的領導和全國各族人民,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就一定能夠把國際金融危機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程度,就一定能夠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著力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著力轉變發展方式、加快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著力深化改革、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和諧,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

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這裡要著重說明,提出8%左右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目標,綜合考慮了發展的需要和可能。在我們這樣一個13億人口的開發中國家,要擴大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維護社會穩定,就必須保持一定的經濟成長速度。只要政策對頭,措施得當,落實有力,就有可能實現這一目標。

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必須把握好以下原則:一是擴內需、保增長。堅持把扭轉經濟增速下滑趨勢作為巨觀調控最重要的目標,把擴大國內需求作為促進經濟成長的長期戰略方針和根本著力點,增加有效需求,加強薄弱環節,充分發揮內需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經濟成長的主導作用。

二是調結構、上水平。堅持把推進經濟結構調整和自主創新作為轉變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變壓力為動力,堅定不移地保護和發展先進生產力,淘汰落後產能,整合生產要素,拓展發展空間,實現保增長和調結構、增效益相統一,增強國民經濟整體素質和發展後勁。

三是抓改革、增活力。堅持把深化改革開放作為促進科學發展的根本動力,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力度,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造活力。

四是重民生、促和諧。越是困難的時候,越要關注民生,越要促進社會和諧穩定。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實行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把促進增長與擴大就業、改善民生緊密結合起來,讓人民民眾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主要任務

今年的政府工作,要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為主線,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全面實施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一攬子計畫。

大規模增加政府投資,實施總額4萬億元的兩年投資計畫,其中中央政府擬新增1.18萬億元,實行結構性減稅,擴大國內需求;大範圍實施調整振興產業規劃,提高國民經濟整體競爭力。大力推進自主創新,加強科技支撐,增強發展後勁;大幅度提高社會保障水平,擴大城鄉就業,促進社會事業發展。以實施一攬子計畫為重點,今年要著力抓好以下七方面工作:

1、加強和改善巨觀調控,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

2、積極擴大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增強內需對經濟成長的拉動作用

3、鞏固和加強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

4、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

5、繼續深化改革開放,進一步完善有利於科學發展的體制機制

6、大力發展社會事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7、推進政府自身建設,提高駕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能力

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全面貫徹民族區域自治法,確保中央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政策措施落到實處。繼續加大對人口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推進興邊富民行動覆蓋所有邊境縣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邊境團場。支持牧區和少數民族聚居山區加快發展。堅定不移地維護民族團結,進一步構建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全面貫徹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民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認真貫徹黨的僑務政策,支持海外僑胞、歸僑僑眷關心和參與祖國現代化建設與和平統一大業。

過去的一年,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人民解放軍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領土完整,支持國家現代化建設,完成急難險重任務,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一年,要著眼全面履行新世紀新階段軍隊歷史使命,推進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紮實推進機械化條件下軍事訓練向信息化條件下軍事訓練轉變,不斷提高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軍事任務的能力。全面提高武器裝備和後勤保障的現代化水平。

完善軍民結合、寓軍於民的國防科研和武器裝備生產體系、軍隊人才培養體系和軍隊保障體系。積極穩妥地推進軍隊改革,增強軍隊建設的生機與活力。加強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建設,增強執勤、處置突發事件、反恐、維穩能力。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鞏固發展軍政軍民團結。

各位代表!

我們將堅定不移地貫徹“一國兩制”、“港人治港”、“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全力支持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保持繁榮穩定。進一步加強內地與港澳的合作,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發展。

加快推進與港澳地區貨物貿易的人民幣結算試點。不斷拓展粵港澳三地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加快推動港珠澳大橋、港深機場鐵路廣深港高速鐵路等基礎設施建設。擴大內地服務業對港澳的開放。採取有效措施支持港澳在內地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緩解經營困難。

偉大祖國永遠是香港、澳門的堅強後盾。我們堅信,香港、澳門同胞一定能夠克服面臨的困難,開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過去的一年,對台工作取得重要進展,台灣局勢發生積極變化,兩岸關係取得重大突破。兩岸協商在“九二共識”基礎上得到恢復,全面直接雙向“三通”已經實現。兩岸同胞往來更頻繁、經濟聯繫更密切、文化交流更活躍、共同利益更廣泛,兩岸關係開始步入和平發展軌道。

新的一年裡,我們要繼續堅持發展兩岸關係、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牢牢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主題,積極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努力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我們要繼續全面加強兩岸經濟合作,共同應對金融危機。積極推進兩岸金融合作,支持在大陸的台資企業發展,對符合條件的提供融資服務,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加強兩岸雙向投資和產業合作,拓展和深化農業合作。支持海峽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資相對集中地區的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兩岸經濟關係正常化,推動簽定綜合性經濟合作協定,逐步建立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要加強兩岸人員往來,擴大社會各界交流,大力弘揚中華文化,鞏固兩岸精神紐帶。

要在一個中國原則的基礎上,努力增強兩岸雙方政治互信。在此基礎上,我們願意通過協商對台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作出合情合理安排,探討兩岸政治、軍事問題,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創造條件。我們堅信,有兩岸中華兒女團結奮鬥,就一定能夠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各位代表!

過去的一年,外交工作取得顯著成就。我們與國際社會攜手應對金融危機。成功舉辦亞歐首腦會議,增進亞歐國家間的政治互信與務實合作。積極推進雙邊、多邊外交,在全球和地區熱點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堅定維護國家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保障我國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權益。

全方位外交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際地位和影響空前提高。新的一年,我們將繼續高舉和平、發展、合作的旗幟,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堅持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堅持推進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友好交往,為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我們將繼續深化與各方的務實合作,共同遏制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促進世界經濟儘快復甦。我們將繼續從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出發,為妥善解決熱點問題和全球性問題作出新的貢獻。中國政府和人民願同各國政府和人民一道,共同應對風險挑戰,共同分享發展機遇,努力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

各位代表!

我們面臨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我們肩負的責任重大而光榮。讓我們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領導下,堅定必勝信心,勇敢面對挑戰,紮實工作,銳意進取,創造無愧於時代、無愧於歷史、無愧於人民的新業績,奮力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偉大事業推向前進,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

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閉幕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圓滿完成各項議程後,今天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閉幕。

上午9點整,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閉幕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2103名全國政協委員出席大會。 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全國政協副主席王剛、廖暉、杜青林、帕巴拉·格列朗傑、白立忱、陳奎元、阿不來提·阿不都熱西提、李兆焯、黃孟復、董建華、張梅穎、張榕明、錢運錄、孫家正、李金華、鄭萬通、鄧朴方、萬鋼、林文漪、厲無畏、羅富和、陳宗興、王志珍在主席台前排就座。 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賀國強、周永康等在主席台就座。 賈慶林主持大會。

會議通過了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關於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的決議、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提案委員會關於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提案審查情況的報告、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政治決議。 賈慶林在講話中總結了這次大會的主要成果。

他指出,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形勢下召開的。這是一次堅定信心謀發展、群策群力促和諧的大會,是一次發揚民主聚共識、加強團結鼓實勁的大會。廣大政協委員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圍繞維護社會和諧穩定這一大局,緊密聯繫實際,積極協商討論,提出了許多真知灼見,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和依據。

賈慶林指出:今年是應對國際國內環境重大挑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實現新發展的關鍵一年。人民政協的各級組織、各參加單位和廣大政協委員要認真學習、宣傳和貫徹全國兩會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共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分析判斷上來、統一到中共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目標作出積極貢獻。

賈慶林強調,要不斷夯實團結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堅定不移地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前進方向、共同的奮鬥目標,確保人民政協事業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要緊緊圍繞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履行職能,精心選擇課題,深入調查研究,搞好協商議政,增強建言獻策的預見性、針對性和有效性。要堅持以人為本、履職為民,始終重視民生,時刻關注民生,協助黨和政府協調好、解決好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重大問題,努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要切實發揮政協委員的主體作用,尊重委員首創精神,維護委員民主權利,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委員發揮作用的新思路、新載體和新機制,引導廣大委員深入實際、走向基層、貼近民眾,在報效國家、服務人民的偉大實踐中施展才華、建功立業。

賈慶林最後說,今年,我們將迎來中華人民共和國60華誕,也將迎來人民政協成立60周年。六十年風雨,一甲子輝煌。60年來,人民政協與祖國和人民風雨同舟、甘苦與共,與共和國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展望未來,偉大祖國前程似錦,人民政協前景廣闊。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信心、振奮精神,凝聚力量、迎難而上,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共同奮鬥。

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部門負責人列席閉幕會。各國駐華使節應邀旁聽閉幕會。 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閉幕。

大會閉幕

http://www.china.com.cn/guoqing/2011-12/29/content_24283984.htm與會人員

3月13日上午,北京。人民大會堂前,紅旗迎風獵獵。來自各地的全國人大代表早早地從各駐地匯聚到這裡,出席十一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閉幕大會。

中國來說,這是平常的一天,又是一個歷史性時刻。

今年的會議,是在我們面臨前所未有困難和挑戰的特殊背景下召開的: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使得連續5年保持兩位數的經濟增速出現了持續下滑的勢頭;外貿出口急劇萎縮,工業生產困難重重,就業問題十分嚴峻;社會保障、教育、醫療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亟待解決……

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之際,抓住機遇,迎難而上,開拓進取,最大限度減輕國際金融危機帶來的不利影響,努力實現新的發展,這是中國當前面臨的首要任務,是會議要解決的中心問題,也是中外媒體聚焦大會最大的關注點。

“今年會議的主題相當突出,就是保增長。”重慶來的楊慶育是最早抵達人民大會堂的代表之一。“保增長是當前首要任務,經濟‘止滑促增’是當前的關鍵工作,要把思想統一到中央決策上來。”面對提問的記者,他這樣表達他的感受。

閉幕大會9時整正式開始。萬人大禮堂內,代表們一次次按下表決器,政府工作報告、計畫報告、預算報告、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兩高”工作報告依次通過。

這一刻,人們凝望北京,世界矚目中國。這些報告,聚焦一個共同的主題: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努力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擴內需、保增長,調結構、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諧,會議決定採取的這些措施,力度之大,速度之快,出拳之重,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讓世界增強了信心。

13億人的共同意志和共同行動,是攻難克艱的強大力量源泉。過去9天裡,在一個個交流的場合,在一個個審議的會場,肩負著重託的2900多名人民代表集思廣益,群策群力。智慧的涓涓細流,匯成江河。會議期間,黨和國家領導人與代表們共聚一堂,同商應對危機之策,共謀加快發展良計。民意、民智、民聲在這裡匯集,思路、辦法、策略在這裡形成。

從發揮4萬億元投資的效果,到完善養老、醫療等社會保障,再到解決農民工、大學生就業問題,本次會議上代表們共遞交了518份議案,集中反映了代表們對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關切,對解決好關係人民民眾切身利益重大問題的願望和要求。

9時20分,各項議程完成。全場起立,代表們齊聲高唱雄壯的《義勇軍進行曲》後,會議閉幕。

萬人大禮堂里,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這掌聲,是信心,更蘊含著堅定的力量……

一次提振信心、團結奮進的大會,一次群策群力、凝聚共識的大會。

“形勢雖然十分嚴峻,但我們所處的戰略機遇期並沒有改變,我們還有集中人力物力財力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健全完善的金融體系,有潛力巨大的內需市場,對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我們充滿信心。”走出人民大會堂,來自安徽陳樹隆代表說,“我們既要增強危機意識、憂患意識,更要增強機遇意識、發展意識,搶抓機遇,加快發展!”

來自瀋陽的工人高級技師徐強代表說:“我們要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關鍵是要振奮精神,提升民族信心,困難是可以戰勝的!”他說,危機對我國經濟雖有很多影響,但會議提出了很多應對的措施,比如技術改造、調整振興規劃,將給企業騰飛帶來機遇。

農民工康厚明代表說,黨中央、國務院和全國人民都關心農民工,尤其是總理報告中對農民工就業、社保和子女上學問題做了詳細闡述,“這說明國家有決心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吃了定心丸。”

“今年會議我有三大收穫:信心、能力、條件。”站在台階上,來自山東常德傳代表舉起三根手指頭告訴記者,“只要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一系列部署要求,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狠抓落實,我們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有條件實現今年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目標。當前最緊迫的,是要把兩會精神落實到本崗位、本行業,變成全體人民的堅定信心、戰勝危機的強大動力,再創新的輝煌。”

奮進的號角,在春天吹響。一個充滿智慧和力量的民族,邁著堅毅的步伐,踏上新的征程……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