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征錄

入選者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人,皆授翰林,入館纂修《明史》。 文運昌明,人才蔚起,熙朝盛典,誠萬古為昭。 其間與選者,承明著作,各有流傳。

古籍簡介

匯征錄》·一卷(兵部侍郎紀昀家藏本),不著撰人名氏。

四庫提要

記康熙十七年薦舉博學鴻詞名氏爵里,及御試中選人數次第。謹案,是年正月,聖祖仁皇帝諭吏部曰:“自古一代之興,必有博學鴻儒,振起文運。闡發經史,潤色詞章,以備顧問著作之選。朕萬幾餘暇,游心文翰,思得博洽之士,用資典學。我朝定鼎以來,崇儒重道,培養人材。四海之廣,豈無奇材碩彥,學問淵通,文藻瑰麗,可以追蹤前喆者。凡有學行兼優,文詞卓越之人,不論已仕未仕,令在京三品以上及科道官員,在外督撫布按,各舉所知,朕將親試錄用。其餘內外各官,果有真知灼見,在內開送吏部,在外開報督撫,代為題薦。務令虛公延訪,期得真才,以副朕求賢右文之意。”尋內外薦一百八十六人,應詔至京者一百四十三人。十八年二月朔,於體仁閣賜宴,試《璿璣玉衡賦》、《省耕詩》。入選者一等二十人,二等三十人,皆授翰林,入館纂修《明史》。其餘現任者回任,候補者歸部,未仕者回籍,年老者命吏部議給職銜。文運昌明,人才蔚起,熙朝盛典,誠萬古為昭。其間與選者,承明著作,各有流傳。即未與選者,亦皆觀感奮興不懈而及於古。其所撰述,今著錄於《四庫》者,尚班班可考。此編雖案牘之文,然觀其所載,亦足以見棫樸菁莪之盛也。惟讀卷諸臣如杜臻、李霨、馮溥、葉方靄俱不載。及年老賜職諸人具有姓名,亦未臚列,則記錄之疏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