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
1955~1958年南京博物院 4次發掘北陰陽營遺址。該遺址第2和第3層是商周青銅時代的湖熟文化遺存。第4層為新石器時代遺存,最初把它歸屬於青蓮崗文化,後又有人定為青蓮崗文化江南類型北陰陽營期,但存在較大爭議。1979年學術界定名為北陰陽營文化。它以北陰陽營遺址第4層西部墓地的253座墓和東部的居址為典型遺存。同類遺存見於江蘇江寧太崗寺、卸甲甸、廟山,江浦蔣城子,安徽滁縣朱勤大山等地。文化特徵主要反映在陶器上,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灰陶次之。三足器、圈足器普遍。有富於特色的牛鼻式器、角狀把手、彎屈的器足。部分陶器施加紅衣。有少量彩陶,大都先抹橙色或白色陶衣,再以紅彩或黑彩繪成寬頻、網狀、十字、圓圈等簡單紋樣,其中有很少的在內壁畫彩。代表性器形有罐式鼎、雙耳罐、三足、高柄豆、圜底缽、圈足碗等。石器大都磨製精細,多見舌形穿孔石斧,其他如環狀大石斧、穿孔石鋤、七孔石刀、長條拱背或帶脊的石錛、楔形鑿,也各具特點。玉石和瑪瑙裝飾品豐富,有、璜、管、珠、墜飾等。
居址和生產在北陰陽營遺址東部,發現一處長方形居住面殘跡,面積為7米×5米。有橢圓形大灶坑(或火塘),久經燒用,坑壁堅硬。居住遺蹟附近分布有許多廢棄的灰坑。
在居住區里,還可以找到一些大大小小的房子遺蹟。這些營造簡陋的房屋最大的一處面積為35平方米,小的還不到10平方米。屋內地面用火燒烤過,牆壁用竹、木編織,塗以草泥(為了讓其堅固且防止潮濕)。並且屋內一般都有一個灶坑、灶穴,附近還有用來放置廢物的灰坑。房子的外面有橢圓形或長方形的炊煮食物用的火塘。
從大量石器工具和廟山遺址陶器上的稻殼印痕可知,當時的經濟生活以農業為主。從出土的獸骨得知,家畜有狗和豬。從骨鏃、石球、陶彈丸等工具和鹿、水獺、黿和龜類遺骸說明,漁獵是輔助性的經濟部門。陶器製作處於手制輪修階段,胎壁較厚。石器的磨光和穿孔技術較高。石料多從附近的紫金山(鐘山)取得,有兩件穿孔斧的質料屬於鐵礦石。制玉工藝較發達,使用蛇紋石、透閃石、陽起石、石英和瑪瑙石等,成品都是小件裝飾品。埋葬習俗和社會形態北陰陽營遺址西部為一片集中的墓地,面積約700平方米,清理出墓葬253座,分布密集,上下疊壓多的達4層。未發現墓坑和葬具。盛行單人一次葬,絕大多數頭向東北,以仰身直肢葬為主,個別為屈肢葬。有二次葬墓19座,墓中亂骨成堆。沒有發現男女合葬墓。大部分墓中有數量不等的隨葬品,多數在10件以內,有一座墓內陶器和玉管等多至40件,另有幾座還用一、二件豬下顎骨隨葬。器物的組合,常見的是錛、斧、鼎、缽、豆、罐、璜、等。陶器和石器無固定位置。裝飾品中,放在耳邊,璜置於頸下,管、墜等位於胸間;瑪瑙石子含在死者口中或放在陶罐里,可能有原始信仰的用意。
根據生產水平、未發現成年男女合葬墓及隨葬品數量有所差別等情況,北陰陽營文化大致處於母系氏族社會末期,但已孕育著父系氏族社會的萌芽(見中國古代墓葬制度)。
在北陰陽營遺址東部的兩座灰坑中,發現了腰沿釜、雞冠耳夾砂紅陶罐等早於北陰陽營文化的遺存。東部較晚的13座墓中的出土物接近於太湖地區的崧澤文化。在另一灰坑中則發現袋足、大口圜底籃紋缸等遺物,年代約與更晚的良渚文化相當。這些為探討北陰陽營文化的來龍去脈和確立寧鎮地區新石器時代文化的序列,提供了重要線索。北陰陽營文化與東鄰的馬家浜文化後期遺存,與西邊的安徽潛山薛家崗遺址,與北部邳縣劉林遺址的大汶口文化遺存,都有一定的聯繫。
經濟狀況
從安慶順江而下,到蕪湖、南京、鎮江一帶,公元前 3000 多年前的農業經濟和物質文化,是由以北陰陽營氏族為代表的先民創造的。北陰陽營文化以 20 世紀 50 年代發掘的南京市北陰陽營遺址命名,主要分布在薛家崗文化以東的南京、鎮江地區的河旁台地和丘陵上,向西到巢湖東岸與薛家崗氏族為鄰,向東到太湖西部常州一帶與崧澤文化相接,主要遺址還有江蘇江寧太崗寺、卸甲甸、廟山,江浦蔣城子,安徽滁縣朱勤大山等。在上述各遺址中,發現了大量石制生產工具。石器都磨製得很精細,多見舌形穿孔石斧,環狀大石斧、穿孔石鋤、長條形拱背或帶脊的石錛、楔形鑿,也有與薛家崗文化相近的七孔石刀。從豐富的生產工具和廟山遺址陶器上的稻殼印痕可知,農業經濟是這一地區氏族部落的主要經濟活動,水稻是主要的農作物。從出土的動物骨骼可以看出,狗和豬是普遍飼養的家畜,豬下顎骨在不少墓葬中都有發現。
由於寧鎮地區既有密集的河流湖泊,又多丘陵林莽,採集和漁獵是農業經濟的輔助手段。北陰陽營等遺址有數量較多的骨鏃、石球、陶彈丸等狩獵工具,也出土了一定數量的鹿、水獺、黿和龜類遺骸。
手工業生產的發展主要在制陶和石器製作兩個方面體現出來。制陶工藝比較先進,陶器以夾砂紅陶和泥質紅陶為主,其次是灰陶,三足器、圈足器十分普遍。一些陶器的牛鼻式■耳、角狀把手和彎曲的器足表現出與周圍地區制陶工藝不同的特色。部分陶器施加紅衣。有少量彩陶,大都先抹橙色或白色陶衣,再以紅彩或黑彩繪成寬頻、網狀、十字、圓圈等簡單紋樣,其中有少量器物在內壁畫彩。代表性的陶器有罐式鼎、雙耳罐、三足盉、高 柄豆、圜底缽、圈足碗等。總的看來,陶器尚處於手制並經慢輪修整階段,胎壁較厚,造型也比較簡單。
石器的磨光和穿孔技術較高,據勘察,石料多從遺址附近的紫金山及其它山嶺取得。有兩件穿孔石斧是用鐵礦石製作的。大多數石器都磨製得非常光潔。制玉工藝同樣比較先進,使用蛇紋石、透閃石、陽起石、石英和瑪瑙等製作出豐富的裝飾品,有玦、璜、管、珠、墜等各種飾件,玉器的拋光和鑽孔技術在長江下游諸氏族部落中居突出的地位。
在北陰陽營遺址的 253 座墓葬中,東部較晚的 13 座墓出土物品與太湖地區的崧澤文化出土物品很接近,一些灰坑中還發現了良渚文化的遺物,說明北陰陽營文化與崧澤文化、良渚文化聯繫密切,晚期受到更為先進的良渚文化強烈影響,或者融入良渚文化,共同進入奴隸制的青銅時代。